- 劍橋羅馬騎士等級史
- (澳)凱蘭·達文波特
- 2453字
- 2024-12-17 17:16:44
馬背上的貴族
羅馬人相信,他們的城市在公元前8世紀中期到前6世紀后期曾被7位國王統治過。他們中的第一位是羅慕路斯(公元前752—前716年在位),他擁有一支由300名身手熟練的騎兵組成的部隊,稱為“快馬隊”。(9)按照老普林尼的說法,這些騎兵是騎士等級的前身。(10)關于這個名字的起源流傳著各種故事。有的認為這源于他們的迅捷速度(拉丁語形容詞celer表示“迅捷”);有的認為來自希臘語單詞(坐騎);還有的認為是因為騎兵的指揮官叫Celer,此人曾經奉羅慕路斯的命令殺害了雷慕斯。(11)普林尼等人聲稱“快馬隊”是羅馬騎士的遠祖,這表明后世的羅馬人普遍愿意相信該等級可以上溯到羅馬城本身的建立之初。(12)在李維的史書《自建城以來史》(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City)中,騎兵據說曾經由三個百人隊組成,每隊百名騎兵。根據原先的部落名,他們被稱為拉姆奈斯隊(Ramnes)、提提埃斯隊(Tities)和盧克萊斯隊(Luceres)。(13)據說,羅慕路斯的一位繼承者老塔克文(公元前616—前578年在位)將騎兵百人隊的數字翻番,達到六個,以便應對來自薩賓人的威脅。(14)對軍隊進行最激進的擴張和組織的要算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國王(Servius Tullius,公元前578—前534年在位)。他是傳統上認定的“塞爾維烏斯憲法”的締造者,該法依據財產情況將全體羅馬公民分成193個百人隊,用于兵役目的。(15)這也構成了百人隊大會的基礎,在通過法律、審判死刑案件、宣布議和與開戰時,全體羅馬公民會在這一大會上集結。大會上有18個騎士百人隊,普林尼告訴我們,這一稱號源于他們擁有“軍馬”(militares equi)。(16)這些故事把具體的發展歸功于某個國王,是為了向共和晚期和帝國早期的羅馬人解釋政治和軍事制度的起源。但它們的史實性非常可疑。
那么,對于羅馬的早期歷史,以及騎士在國家中的地位,我們能說些什么呢?古風時代的羅馬無疑由國王統治,即便我們并不接受傳統上的全部七王都是真正的歷史人物(事實上可能要比七人多得多)。(17)拉丁姆和伊特魯里亞的貴族精英是個武士群體,他們的地位和威望來自軍事成就。(18)來自公元前7世紀墓葬的考古學和藝術品證據顯示了騎兵的存在和戰車的使用,盡管后者似乎是用于展示威望,而不是戰斗。(19)這些騎兵貴族按照氏族群體被組織起來。雖然氏族出自具體的城邦,但他們到處流動,在整個地區與其他群體爭奪影響力,就像康奈爾(Cornell)和阿姆斯特朗(Armstrong)所描繪的。(20)羅馬的土著貴族氏族被現代史學家形容為“元貴族”,即共和時代貴族家族的前身。(21)但羅馬的王位不是世襲的,而且常常由并非土生土長的羅馬人擔任。(22)因此,國王是從范圍更廣的地方貴族中選出,而不局限于“元貴族”。國王的首要責任是司法、宗教和戰爭事宜。在自己的氏族群體——他們構成了軍隊——支持下,他控制著羅馬的“對外政策”。(23)在整個公元前6世紀乃至到了公元前5世紀,都有關于這些流動的貴族氏族的證據,從而跨越了傳統上王政和共和時代的分界線(以公元前509年“驅逐國王”為標志)。(24)真正的斷層似乎是國王的消亡,被名為praetor的行政官所取代。貴族氏族的領袖可以通過選舉來爭取這個職位。(25)在公元前5世紀期間,武士精英變得越來越以羅馬為中心,而不是跨地區的,這個變化標志著他們轉變成了羅馬社會等級中的貴族。(26)
這對騎兵有何影響呢?阿爾弗迪(Alf?ldi)認為,羅慕路斯的“快馬隊”就是王政時代羅馬的貴族。(27)不過,鑒于有證據表明拉丁姆存在一個流動和地區性的騎兵貴族,而且軍閥們會對羅馬王位展開爭奪,我們需要更仔細地看待這種說法。羅馬貴族的鞏固用了幾個世紀才完成。“快馬隊”本身顯然是虛構的,就像羅慕路斯和其他早期羅馬的神話一樣。(28)然而,神話背后的動機與現實本身一樣有趣。把“快馬隊”說成是羅馬騎士祖先的傳統很可能產生于公元前2世紀后期,當時騎士等級成為了一個不同于元老的等級。作為該過程的一部分,讓騎士在早期羅馬歷史中擁有自己戲份的故事被創造了出來。(29)如果羅馬騎士真被視為共和國的“第三部分”,就像老普林尼所指出的,那么他們必須從一開始就同元老和人民一起為羅慕路斯而騎。
百人隊大會的情況與此類似,它被歸功于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國王。現在,大部分學者都認同,對羅馬社會如此有條理地組織可能是長期緩慢改變的結果,而不是由某位國王發起的。(30)我們已經指出,公元前5世紀時,騎士精英變得越來越多地在羅馬城中定居下來。作為該過程的一部分,擁有土地成了財富和威望的更重要來源,把流動的氏族群體變成了地主貴族。(31)與這一轉變相對應的是阿姆斯特朗所稱的“基于共同體”的羅馬軍隊(相對于國王的私人軍隊)的形成。(32)因此,基于財產的軍事等級概念很可能源于公元前5世紀末,當時羅馬第一次開始向士兵發餉。(33)在這支軍隊中,新生的富有地主貴族組成了騎兵。(34)那些后來被人和騎士等級聯系起來的身份標志,諸如,特拉比亞袍(trabea)金指環,最初是貴族或元老的特征——也就是說,它們是新的地主貴族的象征。(35)這種解讀保留了阿爾弗迪所說的貴族與騎兵之間的聯系,但將其從王政時代移到了共和早期,即穩定的貴族集團正在羅馬出現的時候。李維和哈利卡納蘇斯的狄俄尼修斯所描繪的百人隊大會中各個百人隊的確切構成無疑與公元前4世紀和前3世紀時共和中期的大會有關。(36)大會的設立后來被歸功于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因為羅馬人習慣于將自己重要的政治和宗教制度與具體的國王及其性格聯系起來。(37)
事實上,從王政時代到共和時代的轉變遠不像公元前509年“驅逐國王”可能暗示的那么突然。關于這一年發生了明確斷裂的觀念源于新“共和國”的理念,即國家屬于全體羅馬公民,個人與集體的“自由”(libertas)受到擁護。(38)相反,轉變要平緩得多。一邊是流動的騎兵精英,由他們中的一員作為國王來統治;一邊是地主貴族,其成員為當選最高行政官而展開競爭,公元前6世紀和前5世紀見證了從前者向后者的轉變。在新共和國中,公民群體就是軍隊,而最富有的公民不可避免地在馬背上服役。這種劃分在財權政治的百人隊大會上被奉為圭臬,百人隊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直到在公元前4世紀或前3世紀的某個時候達到了李維和狄俄尼修斯所描繪的成熟階段。大會代表了軍隊與國家,其中最有特權的成員是名為騎士的富有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