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基本功: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方法
- 李文勇
- 1821字
- 2024-12-25 16:44:58
像斯坦福人一樣工作:積極規避“心理斜坡”
當這些積壓已久的埋怨、憤怒和憎恨像CPU緩存一樣被一鍵清理之后,給生活帶來的加速效應讓我驚喜到無以復加——久違的快樂、對生活的欣悅全部回來了。一顆心輕舞飛揚。仿佛愛就在自己身上穿梭,而這種神奇的感覺貫穿了日后的整整8年。
——斯坦福心理學家吉姆·丁克奇
黃大姐在擦桌椅,她叫丈夫幫忙移動一把椅子,丈夫卻埋頭看報紙,紋絲不動。黃大姐火上心頭,把抹布往丈夫頭上一扔。丈夫被突如其來的抹布惹火了,過來一腳踢翻了垃圾桶……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突然發火,說話傷人,亂摔東西,這就是“心理斜坡”的最典型表現。
所謂心理斜坡,是指人的感情在外界刺激下產生不同等級的情緒反應時所形成的類似金字塔狀的心理斜面。心理斜坡越大,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轉化。有人把心理斜坡稱為“心理擺規律”,即這一刻還興奮無比,歡快地哼著小曲,過一會兒心理狀態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怒火中燒,吹鼻子瞪眼。就像一個鐘擺,擺動越強烈地偏往正向的人,心理擺朝著“負”向的揮動力就越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喜怒無常”。
身在職場,喜怒無常,陰晴不定,動不動就出現“情緒短路”肯定是不行的。我們知道,用電短路會損壞電器,甚至會釀成火災。情緒短路同樣危害不淺,既傷害別人,影響人際關系,也會傷害自己,危害身心健康。
造成一個人喜怒無常的罪魁禍首,往往是缺少必要的情緒管理能力。要想規避喜怒無常,讓心理斜坡越來越小,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任憑自己的情緒為所欲為,消極地讓情緒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假如有一天,你在工作中和一位同事發生了一點小的爭執,其實這并不是什么嚴重的事情(但當時你被憤怒的情緒沖昏了頭腦,沒有冷靜下來,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于這樣的事情,情緒管理能力不強的人,往往在見到對方對自己橫眉冷對、出言不遜時,當即用比對方惡劣10倍的態度和言語還擊,恨不得一個眼神就將對方“殺死”,一句逞口舌之快的還擊就能讓對方跪地求饒。
但是,善于管理自己情緒的人不會這么做,他們會深吸一口氣,舒緩一下憤怒的內心;或把視線轉向窗外,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局限于當下的小環境;他們還可能及時抽身而出,離開氣氛壓抑的環境。這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積極規避可能出現的心理斜坡,想方設法讓自己恢復理智和平靜。
有些職場中的年輕人總認為,隱藏自己的情緒和真實感受是一種虛偽,做人就應該“真實”一點,開心時想笑就笑,不開心時想叫就叫,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奉行這種情緒管理法則的人,往往在辦公室里哭過、笑過、爭吵過、暴跳過,甚至和上司面對面交鋒過。然而,這樣不但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反而會被人在背后恥笑情緒控制力低下。
一位擅長情緒管理的客服經理說,如果你和別人吵架,別人越生氣,你就越要保持微笑。因為人在生氣的時候,語速會不由自主地加快,雙方都加快語速去說而不是冷靜下來聽,矛盾就會愈演愈烈。而如果你保持微笑,慢慢地說話,對方想快都快不起來,這樣矛盾就不容易被激化。這話其實很有道理,一個懂得控制自我情緒的人,是不會輕易受到對方情緒影響的;相反,他們會用自己的情緒影響對方,成為情緒對抗中的掌控者。
快樂是可以尋找的,情緒是可以管理的。如果你調整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你就是情緒的主人;如果你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你就成了情緒的奴隸。情緒可以決定你的職業命運,決定你的人生幸福,但前提是你要把它掌控好,不讓它成為脫韁的野馬。
曾經位列全美暢銷書排行榜的《情緒智慧》一書,將情商(EQ)與情緒管理畫等號。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觀點,情緒智慧涵蓋了這樣4種能力:覺察自我情緒的能力、妥善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覺察他人情緒的能力。
覺察自我情緒的能力,指的是隨時隨地地覺察自己的情緒,了解自身的情緒狀態;妥善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指的是具備擺脫焦慮、怒氣、灰暗或不安等不良情緒的能力,當情緒低落時,能夠很快走出來,坦然地生活;自我激勵能力,指的是能夠專注自己的目標,善于發揮創造力,懂得克制沖動和延遲滿足,并保持高度的熱忱;覺察他人情緒的能力,指的是具有同理心,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
當一個人具備了以上4種能力時,不良的情緒將不再困擾他,他不但能保持平和的心態生活,還能愉快地與人相處,從而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這4種能力是每個追求成功的人的渴望,但對于大多數職場人而言,當下最首要的任務是學會如何掌控情緒,積極地規避心理斜坡,讓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平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