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來都來了
- 大明:朕的后院通美洲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54字
- 2024-12-07 08:00:00
一時間萬箭齊發,飛箭密集如雨,普天蓋頭地朝著壕溝這邊射來。
只不過此時那大順軍距離壕溝還有兩三百米,豈是弓箭可以輕易射到的?
便是有些大順軍的士卒距離壕溝夠近,能夠把弓箭射到壕溝,那壕溝里的士兵們也有應對之策,一見對方射箭,早就縮回壕溝之中,把盾牌舉在頭頂上。
如此一來,雖說便是大順軍的士卒們拼命射箭,也難以傷到對方分毫,但好歹也迫使對方停止了射擊,也算是暫且壓制住了壕溝中的明軍。
劉芳亮見狀,自以為此法奏效,當即下令全軍一邊射箭一邊向前推進,待到接近壕溝之時,再發起沖鋒,沖入壕溝之中,將明軍砍殺。
然而那壕溝里的禁軍士兵們可不僅僅是為了躲避大順軍的弓箭才縮回壕溝之中的,更不會如此輕易地被一些弓箭手所壓制。
果然,還不等大順軍向前推進,就聽到壕溝后方的邯鄲城頭上,突然傳來了一陣如同滾雷般的轟鳴。
對于劉芳亮和他手下的這支南路軍而言,這動靜兒可是再熟悉不過了,甚至可以說是刻骨銘心也不為過,畢竟他們可是在這上面吃過大虧,栽過大跟頭的。
劉芳亮聞聲陡然變色,那數萬大順軍士卒也瞬間驚駭萬分地愣在了原地,仰頭望著空中那數百枚的炮彈朝著他們砸落下來,眼中已然寫滿了絕望。
下一瞬,滾滾火焰和硝煙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將大順軍的軍陣瞬間吞噬,而后便是人喊馬嘶,凄厲的慘叫與哀嚎之聲不絕于耳。
一陣寒風吹過,吹散了些許籠罩在站場上的硝煙,呈現出那宛如修羅地獄般慘不忍睹的場面,讓坐在馬上的劉芳亮頓時瞳孔一縮,身子一顫,險些跌下馬來。
此時整個大順軍軍陣的前方早已化作了一片焦土,烏黑的彈坑密密麻麻,遍地都是被烘干的烏黑血跡,以及殘肢斷臂和破碎的尸體。
可若是再將視線稍向后移,便又讓人感覺反倒是那些被炸成碎片的士卒才是幸運的,至少他們還得了個痛快,反觀外圍這些沒有被直接炸死的,卻是一個個都已被炸得缺胳膊少腿,奄奄一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們有的躺在地上已經無力動彈,只能發出痛苦的哀嚎與呻吟,有的已經失去了雙腿,或者索性就只剩下了上半身,在強烈的求生欲促使下艱難地往回爬著,嘴里還不住地乞求著救命。
可此時哪里還會有人顧得上去援救他們?
被嚇傻了的大順軍士兵們此時已經從驚駭之中回過神來,都拼命的往回逃竄,整個軍陣瞬間亂作一團。
劉芳亮也終于回過神來,這恐怖的火炮已經足以證明這支明軍的身份,自己之前的猜測絕非錯覺,這邯鄲城里的守軍正是那沈王朱迥洪的部隊。
想到這里,劉芳亮再不敢有半點兒遲疑,一邊扯著韁繩調轉馬頭,一邊兒高聲呼喝著:“鳴金收兵!鳴金收兵!撤退,快撤退!”
劉芳亮帶著大順軍的殘部狼狽逃竄,一直跑出去了十數里,確認明軍沒有追來之后才敢停下來休息。
他背靠大樹坐在地上,癡癡地望著眼前,感覺好似做了一場噩夢一般,不過轉瞬之間,自己便折損了近萬兵馬,換做是誰,恐怕都是難以接受的。
不過這劉芳亮可不是一個心志脆弱之人,恰恰相反,他跟隨闖王起事,本就是在一次次的挫敗之中成長起來的,又怎么會那么輕易地被打倒呢?
而且,自己定好的作戰計劃,也絕不能敗在自己的手里!
想到這里,劉芳亮的神情再度變得堅毅,他猛然起身,對手下的士卒喝令道:“全軍聽令,繞過邯鄲,隨我奔襲永年,待到攻破廣平府城,大軍三日不封刀,殺個痛快!”
對于大順軍的士卒們而言,沒有什么比“三日不封刀”更能激勵士氣的了,畢竟燒殺搶掠才是他們最熱衷的事情,故而本已士氣低靡到了極點的大順軍,頓時再度鼓舞起了士氣,跟隨劉芳亮,朝著永年縣的廣平府城奔襲而來。
此時身在邯鄲,剛剛擊退了大順軍的李定邊自是早就派人將戰況稟報給了朱振華,派出去的偵察兵也已經探得了大順軍的最新動向,得知大順軍已經繞過邯鄲,朝廣平府城襲來。
朱振華自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就等著劉芳亮前來送死。
不過這一次劉芳亮也算是學聰明了,沒有像之前攻打邯鄲縣城那般,貿然出擊,尤其是聽聞探馬們說,那廣平府城之前,也有一條新挖好的壕溝之后,便更加警覺了起來。
若是那沈王朱迥洪真的已經率軍進入京畿之地,一座小小的邯鄲縣城尚有重兵把守,那這廣平府城想必就更是兵強馬壯,固若金湯了。
不過自己剛剛才豪氣干云地揚言要攻破廣平府城,還向士卒們許諾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如今若是就這么走了,于情于理好像都有點兒說不過去!
而且最主要的是,自己來都來了,不打一打也確實有點不甘心,自己的那些推測雖然不無道理,但也不至于被它嚇倒,萬一這廣平府城中并無沈王朱迥洪的兵馬,外面這條壕溝不過是虛張聲勢,回過頭來豈不后悔?
故而猶豫再三,劉芳亮還是點出了五千兵馬,派他們做為先鋒部隊,攻打廣平府城。
這五千大順軍士兵雖然心里害怕的緊,全憑劉芳亮許給的賞賜才壯著膽子沖向城池,可隨著他們越發接近前方的壕溝,這心中的恐懼,卻是也越來越淡了。
畢竟在之前攻打邯鄲縣城之時,在大順軍距離壕溝尚有一里有余之時,那明軍便已經從壕溝之中冒出頭來,拿著火銃開火射擊。
而如今,他們都已經沖到了壕溝百米之內,卻仍然不見有半個明軍從壕溝之中冒出頭來,想必那壕溝之中八成是沒有明軍埋伏的。
劉芳亮在軍陣后方瞭望,心中自然也是同樣的想法,說不定這條壕溝還真是虛張聲勢,壓根兒就沒有明軍埋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