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父輩活得不容易——讀《我與父輩》

從圖書館借了閻連科寫的散文集《我與父輩》,斷斷續續完成對本書的閱讀,不妨談談自己的讀后感。

該書扉頁附有作家簡介和照片。從照片來看,我覺得他哪里像個作家?長得憨厚老實,更像耕田犁地的老農,或者就是我的鄰家大叔。他的樸實無華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他的心理距離,就像莫言一樣,其貌不揚,腹內文章錦繡,看來以貌取人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誤判。

對閻連科的了解不太多,只知道他是某知名大學教授,也是著名作家,創作了不少作品、他的創作風格習慣于將現實寓于荒誕,故事情節出奇制勝,讓人印象深刻,在苦笑之后對社會或人生多了幾許感悟。據說,他的一些作品偏離主旋律,一再被禁,或者最終面世也是刪減內容,面目全非。但是,憑獨特的敘述方式他多次獲獎,甚至獲得久負盛名的“卡夫卡小說獎”。

我案頭的這本叫做《我與父輩》的散文集,作家通過講述家族故事,本著來自心與土地的非虛構寫作,文字如同他的容貌一樣樸實、率真,我幾乎一口氣讀完,并感動于文字中飽含的家族親情。當讀到一些細節時,眼角不由濕潤,我覺得迄今為止通過讀書讓我產生共鳴者,委實不多。由此我更加敬佩閻連科的不凡才華和敘述方式。

也許同樣出身農家,也是來自于多子女家庭,而且家境困頓使我和他天然形成一種親切感,書中講述的農家子弟面對困厄時自發抗爭、隱忍讓我感同身受,因此他挨打時我覺得自己身上也隱隱作痛,他茫然無助時,我也是頹然四顧。

這部散文集的結構不復雜,共分四個部分,先后講述了作家本人,父親,大伯父以及四叔的生存故事。每個人的故事結成文字,分作片段若干,不過各個片段之間存在次序上的聯系。

第一部分是作家本人的成長經歷,從進入小學時的爭強好勝,到高考后的無奈敗北,寫的云淡風輕,但是生活的困頓也隱在其中,只是他沒有渲染,而是用生活中的美好一面將其遮掩過去。高考不第,遂入軍旅,由此也成就了一位卓絕的作家。

第二部分敘述的是父親生存故事。作為家中頂梁柱,父親里里外外撐起整個家庭,苦澀的生活并沒有讓他屈服。他為人善良,容不得子女的偷盜行為,當懷疑子女偷人財物,于是動用農村家長常用的管教方式,就是體罰。作家文中敘述到,他被懷疑偷了別人的錢,被父親責罰,被打的滿臉是血。畢竟他沒有偷,性格又倔,于是父親的鞋底更是劈頭蓋臉襲來,直到打暈過去。晚上,父親在床邊幾近哀求問孩子,“到底是不是你偷的?”說明父親下手太重,又覺得冤枉了孩子,但也希望能問出錢的下落,內心矛盾、后悔交織在一起,痛苦萬分。這些描寫很有畫面感,也很傳神,我的眼前頓時出現一位嚴父的高大形象。父親就這么當牛做馬,拉扯著子女長大,但是哮喘病發作,不到花甲就匆忙辭世。父親的死讓作家悔恨不已,錐心記憶在文中體現鮮明:一方面作家認為是中越戰爭消息傳來,他要奔赴戰場,吉兇未卜,父親處于牽掛,驚恐之余哮喘病復發,讓父親成了短壽之人。另一方面,作家處于吝嗇還是別的什么考慮,沒有滿足父親生前看一場電影的愿望,當時只需10元錢,他卻猶猶豫豫沒有找人播放,直到慈父西去,他追悔莫及。在呼天搶地之間,子欲養親已不待,徒增綿綿遺憾。

第三部分是關于大伯的故事。大伯其人,也是作家著墨最多的。大伯一家也是多子女,生活無著,自然也不容易。他農閑之余,外出做點針頭線腦的小生意補貼家用,盡管濟不了多少事,但是在與生活的對抗中,總算舒緩一些壓力。伯父心善,關愛后輩,每次外出歸來,手中總會拿出水果糖或糖豆分給孩子們,因此孩子們對他每次回家翹首以待,這些已經成為抹不去的溫暖記憶。伯父對待別人家的孩子厚道,但對自己家的孩子卻顯得刻薄,每次糖果分發一空,自己的孩子卻沒有了口福,只能遠遠望著別人,眼饞地看著別人品味甘甜。伯父非圣人,能在那么困頓的年代,先人后己,這一風范不是常人能及。為了張羅子女婚事,他不畏嚴冬,上山運送蓋房子的石頭。由于交通不暢,每次來回都要經過結冰的河流,肩扛或推拉石頭的情景,真是遭罪。為了生活體面,有尊嚴,他拼命建成娶親的新房,即使困難再大也設法克服。對于大伯的缺陷,作家也沒有回避。農村生活單調、乏味,使得大伯染上賭博的惡習,一旦賭癮發作,他不顧一家人的死活,欠下累累債務。為了還清債務,不得不和子女一起度過冰河,搬運石頭,獲得微不足道的報酬。而后,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又賭博又輸,后來羞愧之下,服毒自盡,萬幸的是經過搶救,生命繼續延續。劫后余生,他最終心態平和,文中以他的語氣敘述和死亡相伴的生存觀,我覺得很有道理。

第四部分的故事和四叔有關。四叔的生存狀態很有代表性,他漂泊在城市,根植于鄉村,類似奧尼爾筆下的毛猿(Hairy Ape),找不到歸屬感。因為,在農民眼中,他是城里人,自然享福;可是在城里人眼中,他屬于“一頭沉”,老婆孩子都不在身邊,也難以融入城市生活。他在新鄉水泥廠當工人,盡管屬于國家編制,吃的是“商品糧”,可是這一工種不受人待見的。找個城里人結婚,人家嫌這份工作又累又苦,自然不會愿意,于是結婚就成了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只能找個農村老婆,夫妻只能長期兩地分居著,他認為“真的成了‘一頭沉’還不如徹底在家種地算了。及至子女接班,四叔不能繼續駐留城市,只好回到鄉下,他的身份更加尷尬起來。多年的城市生活,讓他不熟悉農家田間操作,和別人沒有共同話題,于是顯得寂寞而落魄。這種精神狀態下,他習慣于酗酒和賭博,每次喝醉參賭,都被人串通騙走不少錢。從四叔身上,我仿佛看到我村那些退休老干部回鄉之后的生活,是的,他們和四叔很像,也是無奈將日子捱過。

讀完這本書,我從閻連科的文字中深受鼓舞,也不覺生活的乏味和困倦。一方面,我贊同書中說的,“誰活著都不容易”。這一樸素的生存觀讓我看到作家成長背后,一條蜿蜒曲折的長路望不見盡頭。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少不了長輩們的期待和呵護,他們參與了我們生命成長過程,也見證這我們的成功和失敗,每個人心中懷有感恩,不忘初心,這才是我們應該遵循的樸素的人生信條。另一方面,我從作家自身的生存經驗中,我體會到真實寫作的魅力。不必做作,不必虛構,我寫我心,這樣的文字更加傳神,也更加感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西县| 含山县| 郑州市| 邵东县| 三原县| 灵宝市| 长汀县| 龙门县| 温宿县| 沂源县| 宁阳县| 沙湾县| 拜城县| 泸溪县| 仙居县| 中西区| 青冈县| 绥宁县| 博爱县| 旺苍县| 莎车县| 长治市| 淳安县| 高台县| 澄城县| 德庆县| 芦溪县| 棋牌| 富源县| 平昌县| 雷州市| 凌海市| 新安县| 大名县| 台山市| 垦利县| 武穴市| 东港市| 乾安县| 陆丰市|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