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奔跑是我的宿命》終于讀完了。從這本書到手,到讀完,整整四天時間。因為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讀起來也頗為輕松。全書共二十二章,總計26萬字,我每天借助余暇,開始閱讀,倦怠時甚至大聲朗讀,按照讀書計劃,完成對故事情節的了解。
說到和這本書的相遇,還是源于電視劇《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和原著幾乎同名,但與原著相比,影視化演繹過程中增加了不少內容。原著敘事平和,沒有電視劇增加的一些人物,如劉經緯、李忠、小邱等。不過,原著的靈魂沒遭到破壞,仍然以勵志為底色,積極向上的力量貫穿始終。
讓我尤為感動的是秀芳、安心母女,她們通過非凡努力,完成了自我超越。一個六旬老太,從200多斤大胖子,通過鍛煉,將臃腫的體態變得瘦下來。她不僅在馬拉松比賽中活力四射,還參加街舞表演,展示老年人獨特的魅力。與同齡老年人相比,秀芳身上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力量,這也感染了意志消沉的女兒安心。安心車禍致殘,幾經掙扎,由自暴自棄開始變得自立自強。他不僅穿上了假肢,而且借助假肢參加馬拉松比賽,并重返工作崗位,當起了舞蹈老師,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富有價值。
同時,書中還描寫了秀麗、若華母女。秀麗是秀芳的親妹妹,和女兒若華的關系擰巴,她們的母女關系一步一步走向分崩離析。后來,若華甚至拒接母親來電,還把母親的微信拉黑,主要原因就是秀麗對若華管教方式出了問題。母女一場,不能動輒道德綁架,施以精神控制。臺灣作家龍應臺說過一段最出名的話: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也就是說,父母和子女早晚是要分開的,那種妄圖一直捆綁下去的做法不僅無法實現,而且還容易引起親人之間產生糾葛。明智的做法就是,祝福孩子們的成長,讓他們勇敢尋找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秀麗非常可悲,沒有擺正母親的位置,越是設法控制若華,若華則越想極力擺脫母親的控制。她們母女之間的親密關系出現問題,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也有很多。成年之后,有的子女,甘愿在外漂泊四海,浪跡天涯,也不愿回家,大抵源于愛的匱乏或者純粹為了擺脫來自父母的精神壓力。
當然,書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林天宇、老王、老老王、秦峰等。他們和安心母女的生活存在交集,以獨特的故事線演繹各自人生。林天宇對安心不離不棄,成了安心的知心愛人。秦峰拋棄安心之后,與甘當“老三”的上司楚志娟也并未攜手未來。最終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如同小丑一樣,讓人可嘆又可笑。老王父子則是勵志故事的老男人版,尤其老老王,已經八十多歲,活力不減,生命不止,運動不息。這種老當益壯的精神令人敬佩!
在完成原著閱讀之后,再次欣賞由此改編的電視劇,我更加覺得原著作家的文筆不俗,對整個故事的構思功力了得。她的文字中透著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讓人不敢沉淪,不愿蹉跎大好時光,應該像主人公秀芳母女那樣不斷奔跑。人生路上遇到的艱難困苦,也許在奔跑的過程中,就會被遠遠甩在身后,不必一直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