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道經(七)

本篇也是由道推論及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為進的思想主張。老子認為:天地由于“無私”而長存永在,人間“圣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

老子用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說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己(“身先”、“身存”)是統一的,利他往往能轉化為利己,老子想以此說服人們都來利他,這種謙退無私的精神,有它積極的意義。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評析

這一篇,老子再一次歌頌天地。天地是客觀存在的自然,是“道”所產生并依“道”的規律運行而存在,從而真正地體現“道”。老子贊美天地,同時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觀念中,所謂人道,以天道為依歸,是天道在具體問題上的具體運用。這一點,是老子經常發揮的觀點,在本篇里,他就表達了這種觀點。接下來,老子以“圣人”來說明人道的問題。圣人是處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統治者,對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養性,而且要切實效法天地的無私無為。對天地來說,“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對圣人來說,“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不自生故能長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說明對立著的雙方在互相轉化。

老子為道

眾生本來不想要統治者自上而下的教化,他們從來都是“作焉而不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耙磺斜娚揪咦愕佬摹薄5牵娚恢约罕揪叩佬?,本來是“道”,卻妄認肉身我為真我,才會產生一種心理錯覺,總希望生便有,為便恃,功成便居。過去的人認為這是“業障”,非要把這種“妄心”除去不可,認為除去了這個東西便得“道”了,這才把三家原典作品全解成道德教訓、人生準則。他們不知眾生的這些心本是非因緣、非自然的妄幻錯覺,根本不用去除,真的去除反而糟了,“道”會因此而呆滯。

但是,眾生的認假作真,“美之為美”、“善之為善”的妄念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與“佛、圣人”救度他們的力量是一樣大的。這種“妄”與“幻”如果得不到一定的控制,道也會呆滯。這樣,在這個“宇宙—生命”系統中就需要有一種與眾生心力相對立的力量,這就是三家原典作家提出的“圣人”、“天尊”、“佛”之類的生命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同于一般的眾生,“眾生”是業報身,他們是自身。他們無形無相,存在于一切眾生的心中、行為中,隨順一切眾生的行為心念發揮著他們的作用。把因眾生的“妄”、“幻”之念可能造成的“道”的呆滯,滅于無形之中,讓“妄”與“幻”既要存在,但也要隨緣消失。這樣,“道”就永遠鮮活了。

這是老子的愿力,也是“宇宙—生命”系統運動的必然規律。那么,這也就是老子“外其身而身存”的真實存在狀態。

老子、釋迦牟尼不是神,他們是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們不過是選擇了與“道”同體的生命存在方式。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令一切眾生更自由、更生氣勃勃、更能充分展示自己生命的活力。與此同時,使“宇宙—生命”系統靈光不滅,進而使一切生命都如自己一樣,自由、活潑、愉快,創造力無窮,直至另創造一個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鸭山市| 泸西县| 嘉善县| 犍为县| 巴南区| 齐河县| 齐齐哈尔市| 河南省| 股票| 海丰县| 鹤岗市| 浏阳市| 台北县| 阜城县| 谷城县| 阳城县| 衡阳县| 华安县| 扎赉特旗| 武宣县| 龙海市| 太仆寺旗| 昌江| 海口市| 阿鲁科尔沁旗| 柳州市| 方正县| 桃园县| 陇南市| 沙坪坝区| 沾化县| 叶城县| 定安县| 清徐县| 南汇区| 德昌县| 冷水江市| 繁昌县| 庐江县| 铜山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