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路障
- 汶川地震之一個人都不能放棄
- 舊城老歌
- 1440字
- 2024-11-28 00:26:42
所有人上了車嚴陣以待,當路過那一個一個大白罐子的時候,我從車縫里看了一眼,管理營的官兵負責守家,并且全部身穿防毒面具和防護服,一直以來我以為里面是汽油。我還在驚訝沒那么夸張吧?旁邊袁世凱班副低著頭說道:“有功夫就休息休息,別到時候掉鏈子。”我回過頭來,總感覺這個班副天生與我八字不合。處處針對我,如果這本書不是為了記錄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事情,我巴不得把他虐待我的事情分百萬字寫進去。
一路的顛簸早就叫人迷失方向了,我只知道肯定是從城市出來了,如果要去四川,從蘭州到四川實際就10多個小時1000多公里,但是因為部分高速由于地震的原因被封,所以走國道繞山路,延長了我們前往災區的時間。
之前沒有什么感覺,直到退伍后,互聯網時代了,再看看當年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災路線,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多么的無知。
車里沒有人說話,在我的記憶里,除了和我一起來的同年兵小董,其他人好像都不怎么愛說話,或者很少說話,只有我們兩個是一道杠的。所以潛意識里會認為班級里的人在排斥我們兩個,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排擠我們兩個,而是排擠我一個。
終于車停了下來,一陣哨聲,身體很自然的動了起來,下車,集合,點名,報數。然后分發糧食,其實就是壓縮餅干和礦泉水。看看現在當兵的孩子受政策影響,已經享受到很好的待遇了。義務兵的津貼就相當于我轉士官的工資了,現在想想,如果不退伍的話,一個月也能拿幾萬塊錢,四期士官也是上士了。達到轉業標準了,不過自己的路終歸是自己走出來的。以后的命運如果你知道了,那就不叫命運了。
簡單的吃過以后,營長命令集體上車,再往前就是碧口鎮了。屬于GS省LN市轄區,位于GS省最南端、與SC省、SX省交界處,地處秦巴山地,是甘肅的南大門地處秦巴山地。當時雨下的越來越大,沒有到災區的時候還在想那邊的災民這個時候怎么辦,不過馬上就到了。也算我們按時抵達了,由于當時汶川地震屬于突發事故,所以我們接到的命令是支援成都軍區。根本沒想到后來的七大軍區和海軍部隊都出動了,我們沿途經過的都是坑坑洼洼的路,車輛顛簸的厲害,班長命令我們把背囊墊到旁邊,這樣緊挨著可以減少顛簸的阻力。
浩浩蕩蕩的車隊從碧口鎮經過,到交界處了才發現所有的路面都因為地震毀了,山上的落石砸的地面全毀,而且還阻礙了交通。營長和團部聯系后,要求所有人背上背囊拿上救災工具,一部分人把車開回去,剩下所有人徒步前進!負重35公斤的背囊,還不算工具,所有人綁著繩子,營長帶頭爬山,后面一長溜的部隊跟著。天還下著雨,泥濘的道路加上沉重的軍靴每走一步感覺就像踩進深坑里,踩進去容易抬起來費勁。但是當時誰也顧不上這么多了,營長和幾個連長在前,教導員和指導員在后面看著就這樣徒步了4個多小時才到青木川,然后聯系了當地政府,當地政府派車我們坐上車繼續趕赴,青木川位于YA市,市區基本還不嚴重,就是人群涌動,都不敢回家。寧愿待在空地上也不愿回家,人群太多,警察和武警組織管理和疏通交通,確保救災車輛能快速通過。在車上班長讓大家趁機好好休息一下,到了目的地就沒有時間休息了。能補充體力盡量補充體力,后面有的忙了。
車輛一路前行,我們也都趁機休息一下,畢竟徒步了4個多小時,早餐還是壓縮餅干和礦泉水,車上吃著。我實在吃不了了,干脆不吃了。先休息休息再說,不知過了多久,車停下來了。說已經到快到綿陽了,不過地震已經把道路摧毀了,綿陽離汶川近,所以屬于重災區。剩下的需要我們自己行動了,營長下車組織動員,簡單講了一下,就命令繼續徒步前進,這個時候周邊的慘像映入眼簾,我才知道了什么叫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