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立宏
- 千禧巨星從唐人街開始
- 威士無忌
- 2667字
- 2024-11-19 17:46:23
“別走神,輪到我們出場了!”
紐約皇后公園劇場里,凱瑟琳老師做了個深呼吸,指揮棒一動,排練過無數遍的《大篷車》開始了朝氣蓬勃的演繹。
樂團的氛圍、樂團的聲音、樂團的反應程度,此刻都是達到了自身最好的狀態,特別是李文森的爵士鼓,一直保持復雜節拍以及飛快的節奏,同時也能跟其他樂手很好的配合。
凱瑟琳老師不知道的是,現在的這個傳統經典版的《大篷車》對李文森來說已經提不起什么興致了,對比《爆裂鼓手》電影里被改編到面目全非、增添了各種高難節拍變奏的前衛風格元素的《大篷車》,這個傳統標準版本對鼓手的技術要求低太多了。
還好,下面就是鼓手solo。退下,我要開始裝逼了!
看著臺上這個已經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學生正在盡情solo,凱瑟琳老師雖然覺得李文森音樂方面的興趣未免有些過于廣泛,幸好對于爵士鼓的熱情是毋庸置疑的。
有時候她甚至會覺得李文森練習起來甚至有股子瘋魔勁頭,雖然技術還稍顯單薄,那些復雜的復合節奏、節奏套節奏都有欠缺,但是音色控制和力度控制在中學這個階段已經難逢敵手,飆起速度、滾奏起來,甚至不輸給紐約的準職業鼓手了。
至于這段solo,當初第一次排練就驚艷到她,李文森說這是以前看過的天才鼓手巴蒂·瑞奇某場演出的錄影帶,可惜找不到了,這讓凱瑟琳頗為惋惜。
最后一輪疾風暴雨般的滾奏響起,凱瑟琳終于收拾起心神,指揮樂團ending。
紐約皇后公園劇場先是安靜了片刻,緊接著響起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F*ck,我抖腿都跟不上節奏。”
“這首《大篷車》排的不錯啊,有水平!”
“最后這個鼓手solo很棒,又炸又快,節奏控制也很穩。”
“改編很有創造力和活力,我喜歡!”
凱瑟琳臉上紅撲撲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NYSSMA(紐約州學校音樂協會)音樂節她帶學生參加過很多次了,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么熱烈的掌聲。
要知道紐約是世界爵士樂之都,可以說匯聚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爵士樂手,樂手之間也是相輕,雖然評委和觀眾對于這些年輕學生還是很寬容,但是這么熱烈鼓掌還是十分罕見,整個路易斯巴斯德中學爵士樂團更是人人喜上眉梢。
臺下的李港生夫婦也是滿臉驕傲,全然不記得兩年前兒子說要學爵士鼓時兩人是怎么反對的了。
作為最重視教育的華裔家庭,中學是學習的黃金時間,每天抽出時間來排練豈不是會耽擱學業?
況且在他們看來,爵士鼓太過聒噪,遠不如鋼琴優雅,難道逢年過節親戚聚會時讓兒子當眾打一套架子鼓?
不過看到文森學鼓之心日堅,他們也就不多說什么了,后來不知從哪里聽說練鼓損害聽力,還買了耳塞、護腕等防護配件,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不過說實話,這么一套打下來,李文森也真是覺得手腕痛得不行,畢竟自己年紀小、機能弱,控制肌肉這方面肯定不如成年人,上次去醫院,醫生看了眼他手腕上的疙瘩,說再這么練下去遲早腱鞘炎發作。
此前,自己還覺得《爆裂鼓手》里主角練鼓練到手磨出血實在太夸張,現在看來,那個導演應該就是為了突出視覺表現,畢竟腱鞘炎再怎么痛,觀眾也看不出來。
不行,等回家得讓老媽給自己多搽點紅花油,馬上就是春假了,還是要歇一歇,之后也不能再這么拼命練了。
“嗨,你的鼓打得很棒!”正在李文森暢想著春假怎么過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打招呼,定睛一看,面前是一個東亞面容的青年,相貌陽光英俊,個子也很挺拔,留著黎明式的分頭,身邊還站著一位相貌秀氣混血感十足的女生。
看到李文森匆忙答謝的樣子,青年和善地笑了,接著自我介紹:“我是Leehom Wang,華裔,這位是我大學同學,你叫她白小姐就好。”
“立宏你好,白小姐你好,我叫李文森,也是華人,很高興認識你。”李文森非常模式化地自我介紹,別人只覺得他有些華人特有地拘謹內斂,卻不知他心里正涌起驚濤駭浪:
原來你就是王立宏,我之前記錄下的好多歌都是你唱的!
怎么還有好多歌在涌入腦海,你到底紅了多少年啊?
而且長相一點沒變,二哥你吃了多少防腐劑?
咦,為什么我叫他二哥?
結婚要謹慎,離婚更要謹慎,這又是什么亂七八糟的……
王立宏可不知道對面居然在電光火石之間想了那么多,接著說道:“我之前也參加過NYSSMA音樂節,而且也是鼓手,不過以前都是在紐約州的各個學校輪流舉辦的,今年皇后公園劇場剛轉型成非盈利機構,你們算是沾光了,可以有這么好的舞臺。”
李文森卻沒接茬,而是改用國語說:“立宏哥是不是出過唱片?我聽過你的歌。”
接著小聲哼唱:“碰上了Ludwig Beethoven,卻只能搖頭嘆氣。”
“你不管我有多妒忌,也不管我怎么抗議,他永遠是你說不膩的話題。”王立宏小聲接上,眼中滿是笑意,
他雖然兩年前就出道發行了首張專輯《情敵貝多芬》,去年又發了第二張專輯《如果你聽見我的歌》,不過實事求是說雖然靠著優質偶像的長相拿到了十大偶像最佳新人獎,但兩張專輯本身都沒有濺起太大水花,沒想到在紐約居然有人聽過!
什么叫他鄉遇故知(雖然紐約對他來說不算他鄉),王立宏是真的很開心,旁邊的白小姐卻沒那么興奮,而是湊過去跟王立宏耳語了一陣。
王立宏不好意思的說:“我們馬上要去百老匯,快開場了。”
李文森表示理解,交換了聯系方式以后,王白二人匆匆離開。
這時李文森才用手揉了揉發脹的腦袋,王立宏這一波輸出量太大了,專輯就出了這么多,居然還自導自演了部電影?劇情嘛一般般,萬幸女主角很好看……
“文森,剛才那個人是你朋友嗎?”一個拿著小提琴的女生問:“你們剛才是在用中文唱歌吧?”
“嗯,剛認識的,”李文森此時不想聊太多,“美善,我今天有點累了,先回家休息,春假后見”。
河美善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且還跟李文森同班,名字可以看出是韓裔,這并不奇怪,路易斯巴斯德中學傳統上就很受韓裔家長歡迎,反而此時華裔很少見。
在七年級的時候,美善曾在練習室向李文森表白,雖然河同學又美又善,但他還是用《爆裂鼓手》里那套女人會影響自己練鼓的破理由拒絕了她。
真實的原因自己也說不清楚,好像怪夢中總有個模糊的身影,記不起來卻又忘不干凈,有時候一覺起來莫名悵然若失。
美善很傷心,為此他沒少跟韓裔男生打架,還好跟著老豆練過兩年蔡李佛拳,加上打鼓練出的絕世手速絲毫不落下風。
雖然李文森一回家就把自己鎖起來記錄下腦海中那數百首歌,但如此龐大的工程顯然一時半會是做不完的,實在困得受不了,李文森還是只能拋下手里的紙筆沉沉睡下。
第二天醒來,擔心的事情沒發生。
昨天見過王立宏后涌入腦海的巨大信息量依然存在于自己的腦海中,幾乎沒有遺忘。
李文森一邊繼續記錄一邊得出結論:怪夢應該不是什么平行世界,而是未來時空某個人的意識投射到1995年的自己身上,只是存儲在大腦深處,因為沒有真正經歷過,這些不屬于自身的記憶很難主動調取,除非碰到密切相關的人或者事才有可能被動解封。
看來自己確實不該繼續閉門練鼓了,有機會還是要多出去接觸不同的人和事,也許可以更快解開怪夢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