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在我讀大學及研究生時,學校要求我收集且研讀數不盡的專業書籍。大部分教科書內容我記不清了,但我記得一些概念——一些成為臨床心理學博士必備的基礎概念,包括同理心、移情作用、治療合作關系,以及依附理論。

通過我自身經驗和體驗,這些概念深深刻印在我的腦海里。但是我學校里的老師并不看重經驗和體驗,他們更看重事實和知識。我回顧過去在學校的學習,不禁思考,如果生活的經驗成為學校教導的重心和基石的話,那學習過程將會變得多么豐富有趣。

我記得有一堂課,教授強調體驗式學習。教授帶給我們一份心理治療師的研究報告,是關于人們為什么想要成為心理治療師——因為治療師可以行使權力,可以愛,可以成為一個殉道者,可以成為一個偷窺狂,或是成為一個圣人。論文的作者指出,所有列出的理由的背后是治療師都有被壓抑的病態心理。但是我們的教授不這么認為,他認為成為心理治療師的學習是體驗式的,而不是照本宣科的。

每個星期,同學們要角色扮演,演出我們想當治療師的理由,并且夸張表現角色個性。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體驗式培訓,這項練習讓我體驗到體驗式培訓方法對個人成長的幫助。這激發出我對體驗式學習的興趣。

我深刻地記得我的一個同學,珍,她太過投入地演出偷窺狂,經常要換“個案學生”,因為她留不住她的“個案學生”,我們都無法忍受她的偷窺傾向。然而,通過這個夸張的演示過程,珍獲得一個難得的機會,對自我有了深刻體悟。她的頓悟是顯而易見的。

有時候,在夸張演出角色的時候,同學的行為會突然發生翻轉。約翰,我的另一個同學,他想當治療師的理由是為了愛,然而在練習過程中突然變得充滿敵意。

教授安排的練習是用來提升體驗式學習效果的——體驗我們內心想成為治療師是渴望得到什么,這些動機對于成為治療師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處的。現在,數十年過去,我對這項練習仍然歷歷在目。

好的。我們回到當下。我花了超過40年的時間在心理治療和心理教育的最前線奮斗,我對于經驗體驗這個最高指導原則的概念依然保持熱忱。我邀請你與我一同踏上旅程,探索體驗式方法。

首先,當你在治療個案時,花些時間寫下你的量身定制目標。你的計劃是依據研究生教育而得來的嗎?是傳授知識給別人嗎?是教導理論嗎?還是無窮盡的詮釋?你的個案需要知識、理論、詮釋,還是需要生生不息的體驗?

你跟家人、朋友、同事溝通時又是怎樣的呢?他們從知識、理論和詮釋里獲益良多嗎?溝通這三個方面是簡單明了、直接明確的;同時,與之并行的是誘發概念體驗的另一個全新世界。當概念需要被體驗到時,溝通應該選擇哪種最佳途徑呢?

我們研究一下概念的世界。我們如何定義一個概念?什么是事實?事實是由客觀的數據組成的,它們是具體的實相。你正在閱讀這些文字,這是一個事實。理解它們,這是一個概念。概念是抽象的,一種想法由許多不同特質建構而成。事實是客觀的單位,它們存在于“左腦”,是意識的部分。

概念存在于主觀的宇宙中,它們是一種便利建構,一種相輔相成的元素混合。概念是元素群組,就像纖維肌痛綜合征(fibromyalgia)或是梅尼埃?。∕eniere's),它們有許多癥狀,而不是一種具體疾病。概念是模糊的、無定形的,帶有啟發潛力的通用特質,就像簡化假設或統整原則一樣。

我們知道一個事實,我們“直覺體驗”到一個概念。在馬丁·布伯(Martin Buber,哲學家、翻譯家)的說法里,事實是我與它(I-It),概念是我與你(I-Thou)。通過強化事件,我們體驗到概念。概念可以用一般性的說法描述;它們存在于“右腦”,帶有朦朧美感。

開放性、自覺性、外向性、一致性和精神性,這些都是概念。希望、堅強、保護、自我覺察,這些也是概念。冷漠、懶惰、沒安全感、自卑,這些還是概念。有些概念是好的,有些概念是壞的。治療師的工作是增強正向的概念,修正沒用的、負面的概念。治療師也需要一些方法,幫助個案體驗好的、積極的、正向的概念。

有一個事實世界,也有一個概念世界。有一個時間與空間的現實世界,也有一個個人體驗的主觀世界??茖W用來解釋和組織事實,藝術用來探索與活化概念。事實改變我們計算事物的方式,將評估的需求降到最低。概念的體現方式,改變我們體驗事物的感受。事實闡明客觀表征,與外在世界有關;體驗與感受是全然主觀的,與內心世界有關。事實傳遞信息,藝術產生深刻體驗。化驗畫作上的顏料成分組成,畫作就成為科學的范圍。藝術就是要站在畢加索的畫作前,體驗一個屏息呼吸、嘆為觀止的驚艷時刻。邀請你去感受一個驚奇時刻,這是藝術的范疇;解釋那個驚奇,這是科學的任務。藝術總是帶有朦朧美感,這對誘發、刺激產生我們想要的效果是必要的。藝術是喚醒感受,而不是告知事實。如果藝術僅僅是告知信息,那體驗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相似地,心理治療是一種朦朧美感情境,我們引導個案去感受和體驗,讓他們發現“生活原來可以不一樣”。咨詢室是概念的戲院空間。心理治療是一種喚醒深刻體驗感受的應用藝術。

科學可以被看成有一層層的進展。最底層是物理。在物理的上面是化學,然后是生物學。再上面是社會科學。相似地,概念體現也有一層層架構。概念是由彼此互相連接的元素所建構的,包括想法、感覺、回憶、感情、感受、行動、態度、社會情境、習慣和關系模式等。就像我們要讓水凝固結成冰,需要使溫度保持在0℃以下一樣,概念是通過參考經驗、獨特的情感沖擊引起的經驗轉換提煉而成的。這些轉換是在重要的關系或強化的情境中,通過嚴格考驗、鍛煉、磨煉而聚合發生的。

概念是“狀態”的基石,而“狀態”可以形成身份認同?!拔抑赖赖铝夹臉藴省保@是一個事實?!拔铱梢猿蔀橛辛夹?、有道德的人”,這是一個概念?!拔覔碛辛夹?、道德”,這是一種“狀態”?!拔沂莻€有良心、有道德的人”,這是一種身份認同。還有一些額外的切換點我們可以運用,比如“我將會成為有良心的人”,這是一個承諾?!拔蚁胍蔀橛辛夹牡娜恕保@是一個動機。

這本書里有四個核心主張。第一個主張,概念、“狀態”和身份認同,必須通過經驗被消化吸收;它們必須被真實感受到。第二個主張,數據可以獲取生生不息的“狀態”,提升治療師的專業能力。第三個主張,“治療師的狀態”會影響個案產生“好的狀態”。第四個主張,治療師所處的狀態就像一個國度一樣,其中可以孕育構建出獨一無二的治療方式。

米爾頓·艾瑞克森是我的精神導師,他是善于誘發“狀態”的催眠治療大師。在人際互動情境里,艾瑞克森醫師通過體驗傳達概念,而不去談論事實。事實可以從書本上學習;而“狀態”必須通過親身體驗誘發出來。責任感、創造力、投入參與、連接或是臨在,這些東西無法用照本宣科的教導學習到。當你體驗到一個笑話的笑點時,就會產生幽默感;這是無法從照本宣科的教導里獲得的結果。

動力是一種“狀態”。它是通過體驗式的方法刺激、啟動、運作的。通過重大感動人心時刻的催化,進而產生經驗轉換。我們無法用演算的方法教導一個人產生動力,因為動力是一種朦朧的“狀態”。而當結果是一種具體的事實時,演算才派得上用場。誘發動力的溝通策略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溝通可以是傳遞信息或傳達概念。事實和概念是彼此互不相關的個體,各自從不同的渠道取得:有個渠道是事實的教育,另一個渠道是誘發概念和伴隨而來的“狀態”。

概念溝通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社交/心理的一部分。遠古時代,原始人類所用的原始語言是概念化的,而不是事實。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也是用概念來溝通。概念觸碰到大腦的某個地方,是原始生物早期發展的地方;概念觸及大腦的原始層面,我們假設所有不好的心理模式都存在于那里。問題儲存在大腦的生物邊緣共振區域,即情感或社交中心。如果問題儲存在前額皮質,也就是邏輯理性中心,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一個操作使用手冊就足夠了。然而情況并非如此,我們必須讓概念溝通生龍活虎般呈現,好的“狀態”和身份認同才能被感受到。我們是依據生活經驗來雕塑我們的大腦的。

歡迎來到概念溝通及體驗式學習的世界。

杰弗瑞·薩德博士
(Jeffrey K. Zeig,Ph.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钦县| 达孜县| 安康市| 凭祥市| 博湖县| 梅河口市| 雷州市| 乌鲁木齐县| 昭觉县| 同仁县| 横山县| 额尔古纳市| 小金县| 林周县| 南宁市| 贵定县| 彰武县| 通道| 牟定县| 克山县| 石城县| 龙江县| 临泽县| 宁强县| 海口市| 长泰县| 团风县| 临颍县| 新竹市| 金塔县| 宿州市| 海宁市| 康乐县| 株洲市| 翼城县| 云龙县| 米泉市| 化隆| 临泉县| 塔河县|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