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寨中有官,風水輪流

一天在地里還沒有打點完畢,就聽到隔壁老趙家的牛掉在那坑里,就大家一起去幫忙。

老趙家的老父親也是曾經的老書記,雖然現在已經過世了,但當時在寨子里面也算是兩個書記之一。

姓趙的這個書記據說是一個孤兒,親戚家寄宿長大,所以從小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在公共場合說話聲音比較洪亮,敢大聲的說出來。

他沒有讀過幾學書,也沒有什么文化,但勞動生產隊的時候缺很多的干部,尤其是敢于說話,敢于安排任務的干部,于是他就抓住了這個機會,成了一名干部。

最后,在鄉黨委擔任武裝部長,一直到退休退休時工資八九千,也算是寨子里面的富有人家。

三個女兒,兩個兒子。我說的老趙,就是他的大兒子。與我家是房子接著房子的鄰居,算是鄰居關系處理的也比較融洽。

跟他家的關系還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當時因為我們家的糧食每年都不夠吃,一年種的糧食基本只夠吃半年,所以每年都需要借糧,但是借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春天借100斤的糧食,秋天要還1000斤,所以導致每年糧食都有虧空,都有欠缺,所以跟老趙家的關系是從借糧開始的。

老趙家雖然富有,但是子女都沒有上幾學書,都沒有繼承他的衣缽,所以他的三個女兒外嫁之后,兩個兒子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因為身份的緣故,跟我們的關系還比較融洽。

再加上現在也算是親戚,尤其是小輩之間,所以平時大事小事,我們經常往來吃點好的,或者什么都會叫在一起,甚至晚上無聊,大家都會在一起相互聊天兒。

老趙家也很富有,養了幾十頭牛,牛價好的時候他舍不得賣牛價差,喂不了牛,又賣不出去。他家也有兩個兒子,也不喜歡讀書,他們都出去務工去了,家里面只剩下兩個老人。在寨子里的街坊鄰居住在家里面的,基本上是老年人或者小孩子,這是農村的基本特點。

雖然每家每戶基本上很少種糧食,僅僅種一點自己吃,更多是種一些蔬菜或者水果,每年喂幾只雞,養幾頭豬過年就是基本的種養殖狀況。

老趙為人耿直,沒有他老父親的彎酸。前段時間剛生病住院花費了多錢,差一點沒救活過來。生活一團糟,兩個兒子也不爭氣。

這幾年老趙家也是多災多難,不是他妻子摔倒就是他生病或者家里面養的牛摔倒,生活的各種不如意似乎都不期而至。

據說所他家的房子后面的后山近年來安葬了好幾個不是正常死亡的人,在農村都很重視風水問題。

我們居住的這個村寨,現在叫龍山寨,其實以前不叫這個名字的,以前應該叫官家寨。據說清朝晚年間,住有七八十戶同姓人家,后面因為以安家發生爭吵,兩家長年累月的打架斗毆,相互廝殺,最后該搬走的搬走,僅留下我們這一家一直堅守在這里。所以我一直在想,我們祖祖輩輩幾代人一直在堅守的是什么,是曾經的那一份輝煌,還是那一份刻骨銘心的記憶,還是我族的那一份榮耀,我覺得或許都有一點點兒,但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堅守的是這一塊土地。

說實話,我們這里的土壤也不肥沃,以前這里的土壤種植的糧食基本上養活不了這么多人,所以很多人都搬出去了,但是這里有得天獨失的優勢,這里雖然是半山腰,但是看上去就像一把巨大的座椅,就是座椅的靠背的椅子,就是座椅的位置,坐椅的前方直接停在北盤江岸邊。

我們從爺爺輩基本上是單傳到了我們這一代,才有兩弟兄,并且哥哥也沒有后人。下一輩正好是三弟兄,也算是有一些發展。

其實我已經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了,我只希望我堅守的這一塊土地可以給我更多物質的回報和精神的慰藉,至于下一輩的發展是他們年輕人的事,我不想過多的干預和考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五家渠市| 新营市| 昔阳县| 会昌县| 龙口市| 浦北县| 淳化县| 上饶县| 汾西县| 夹江县| 辉县市| 上饶县| 互助| 视频| 察隅县| 阿克苏市| 乡城县| 肥西县| 浦江县| 手机| 旬阳县| 延长县| 昌宁县| 绥宁县| 十堰市| 鸡泽县| 林口县| 博爱县| 卢湾区| 铜鼓县| 北流市| 庆城县| 徐水县| 田林县| 印江| 周口市| 化隆| 图木舒克市| 南郑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