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拳頭收回來,才能更有力地打出去

在近幾年做教練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種極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大致分為兩類情況。

一類是學員平時完全不運動,做一個卷腹,或者一個臀橋,就全身疼痛。這類人平時上下班全靠交通工具,工作之余基本是“躺平”狀態,心肺功能、體脂率等身體指標越來越差。

另一類是學員瘋狂運動,有的學員甚至為了方便自己訓練,直接開了家健身工作室,50多歲的年紀每天訓練兩次。起初身體感覺越來越好,但一年半以后,由于甲狀腺功能減退,她胖了好幾圈。原因是運動強度過大造成了身體內分泌紊亂。

要么幾乎不運動,要么過猶不及,這兩類極端情況帶來的負面效果,印證了我們在勸別人休息時常說的一句話:“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

那么,怎樣休息才是科學的、有效的?

我們來看一個概念——超量恢復。

超量恢復是運動學的基礎理論,指的是運動員或普通人在經過一次訓練后,體能水平會逐漸下降,之后經過飲食和睡眠的恢復,體能水平逐漸上升,甚至超過原先體能水平的情況。

如圖1-2所示,在訓練后,我們的體能會下降,身體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體能狀態,然后逐漸超過之前的體能水平,獲得超量恢復。如果沒有繼續加大訓練量,我們的體能水平又會回歸原本的狀態,喪失“超量恢復效應”。

圖1-2 超量恢復示意圖

(注:本圖選自Tudor O.Bompa, G.Gregory Haff.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5th ed.

假如我們不等身體恢復好就繼續訓練,體能水平就只會進一步下降,這種情況就是過度訓練。

超量恢復和過度訓練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就在于身體恢復得是否充分(見圖1-3)。

當我們持續、規律地運動時,如果沒有足夠充分的恢復時間,我們的身體機能就不會逐步上升,反而可能逐步下降(見圖1-4),其表現包括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疲憊、訓練時興奮度不足、運動表現下降、性欲下降、睡眠質量差等。

圖1-3 整體訓練效果

(注:本圖選自Tudor O.Bompa, G.Gregory Haff.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5th ed.

圖1-4 過度訓練的后果

(注:本圖選自Tudor O.Bompa, G.Gregory Haff.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5th ed.

這個原理同樣可以被應用到我們的精力管理中。

用超量恢復的方式,讓精力始終處在盈余狀態,而不是入不敷出狀態,這是讓人變得更強大、精力始終充沛的關鍵。

《狀態的科學:怎樣穩扎穩打地持續進步》(Peak Performance: Elevate Your Game, Avoid Burnout, and Thrive with the New Science of Success)一書的兩位作者布拉德·斯圖爾伯格(Brad Stulberg)和史蒂夫·馬格內斯(Steve Magness)為了了解怎樣才能更好地休息和工作,研究了各領域的巔峰表現者可持續的做法。他們發現了一個公式:成長=壓力+休息。這也同樣印證了超量恢復的重要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扶绥县| 黄大仙区| 辉县市| 噶尔县| 勃利县| 吉林省| 从化市| 塔城市| 崇左市| 耿马| 白银市| 鸡泽县| 赣榆县| 灵宝市| 泽库县| 南通市| 阳谷县| 绥棱县| 镇安县| 苏尼特左旗| 四平市| 包头市| 满洲里市| 维西| 江山市| 中宁县| 古丈县| 铁岭县| 荔波县| 通江县| 肥西县| 曲松县| 福清市| 横山县| 虎林市| 雷山县| 宜黄县| 永昌县| 神木县|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