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長江黃河論,震驚朱元璋
- 大明:草民朱元璋,拜見永樂帝
- 神羅公子
- 2019字
- 2024-10-27 23:22:27
“還有誰?還有誰敢反對朕?”朱元璋的聲音如同悶雷般在大殿中回蕩,帶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群臣們紛紛低頭,無人敢直視他的目光。
今日之事太過慘烈,方孝孺的錚錚鐵骨和悲壯結局深深震撼了他們,也讓他們意識到,觸怒這位開國皇帝的后果是多么可怕。
開國皇帝都發話了,他們只好高呼陛下圣明了。
文人在屠刀面前,都是很老實的。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徐長風看著眼前這群瑟瑟發抖的建文舊臣,心中冷笑不已。
這些腐儒,平日里滿口仁義道德,一旦遇到真正強勢的人物,便立刻軟弱得像灘爛泥。
“陛下,”徐長風上前一步,拱手道,“我有一計,可令這些貳臣遺臭萬年!”
朱元璋眉頭一挑,饒有興致地問道:“哦?先生說來聽聽?!?
徐長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朗聲道:“我建議,設立‘貳臣碑’,將這些背主求榮之徒的名字,以及他們所犯下的罪行,全部刻在碑上,傳繳天下,讓天下人唾罵!”
“好!”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椅,大聲贊道,“此計甚妙!就讓方孝孺這老匹夫,居于首位,既然他要誅十族,那就讓他誅十族,遺臭萬年!”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設立貳臣碑,自古以來便有,但像朱元璋這般大張旗鼓,還要將方孝孺置于首位的,卻是聞所未聞。
“陛下,不可啊!”齊泰顫巍巍地站出來,老淚縱橫,“臣等皆是忠心耿耿,為國盡忠,何罪之有?自古刑不上大夫,陛下如此做,豈不是讓人心寒?”
“刑不上大夫?”朱元璋怒極反笑,指著齊泰的鼻子罵道,“朕才死了幾年,你們這些腐儒就敢在朕面前叫囂!新君登基,你們蠱惑新君,來日幼主登基,你們是不是要把朱家江山拱手讓人?!”
朱元璋的話語如同驚雷般,在大殿中回蕩,震得眾人耳膜嗡嗡作響。
大臣們噤若寒蟬,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怒這位暴怒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冷冷地掃視了一眼眾人,繼續說道:“天下想做官的讀書人多了去,就你們做的那些事,一件件數起來,就夠你們遺臭萬年的了!”
“皇爺爺……”朱允炆忍不住開口,想要為齊泰等人求情,“齊先生和黃先生他們,都是為了孫兒……”
“啪!”
朱元璋反手給了朱允炆一巴掌,怒斥道:“為了你?!為了你,你就把自家親叔叔抓的抓,殺的殺?!小十二被逼得自焚,這就是你說的為了你?!”
朱允炆捂著臉,不敢說話。
“要集權,要削藩,要修文,”朱元璋指著朱允炆的鼻子,怒吼道,“小十二封地不過兵馬萬人,怎么影響你的宏圖大計了?!”
“建文帝,無非是讀書讀蠢了的家伙?!毙扉L風在一旁淡淡地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嘲諷,“要說起來,燕王的功績可比你大多了。你在位四年,做的那些事,你自己心里沒點數嗎?還不明白自己輸在哪里?”
朱允炆聞言,頓時漲紅了臉,梗著脖子反駁道:“若再給朕一次機會,朕絕對不會輸!”
“重來你還是會輸!”徐長風毫不留情地打斷了他,“你知曉什么是江山嗎?”
朱允炆愣了一下,下意識地搖了搖頭。
“所謂江山,實指江山,”徐長風指著腳下,緩緩說道,“君不是山,那么臣民就不是江。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人云:‘黃河清,圣人出’,可黃河什么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的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兩岸數省的田地,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為水濁而偏廢。”
朱元璋和朱標聽得眼前一亮,他們都聽出了徐長風話中深意。
“建文帝,你坐在皇位上,不懂這個道理,只用長江而廢黃河,焉能不?。俊毙扉L風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在朱允炆耳邊炸響,“黃河泛濫就要治理黃河,長江決堤就要治理長江!”
朱允炆聽得臉色蒼白,冷汗涔涔而下。
“這樣吧,”徐長風忽然話鋒一轉,笑著說道,“我安排一場教導不同朝代大明皇帝的會議,就回洪武十三年,讓建文帝作為例子,好好地讓大明的皇帝們,學會如何治國!”
朱元璋一聽,頓時來了興趣,撫掌大笑:“好!好!這個主意好!那就辛苦先生了,朕倒要看看,后世的子孫們,能不能吸取教訓,治理好這大明江山!”
朱標深知此時此刻,大殿之上不宜久留,便向朱元璋行了一禮,沉聲道:“父皇,兒臣先命人將這些朝臣安置妥當,您看……”
朱元璋略一擺手,示意朱標看著辦就行,朱標便轉身朝眾臣高聲說道:“諸位大人,今日之事,事關重大,還請諸位先移步偏殿休息片刻,待父皇與皇弟商議完畢,再行召見!”
說罷,便有內侍和錦衣衛上前,半是“邀請”,半是“強制”地將一眾大臣“請”出了奉天殿。
待大殿只剩下他們幾人后,朱允炆失魂落魄地癱坐在龍椅上,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仿佛失去了靈魂的木偶。
徐長風走到他身邊,輕嘆一聲,道:“建文帝,你也不必如此沮喪。你失敗的根源,并非在于你個人能力不足,而是在于你所處的時代,以及你所選擇的道路。”
朱允炆茫然地抬起頭,喃喃自語道:“時代?道路?”
徐長風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你削藩的初衷是好的,但你卻低估了藩王的實力,也高估了朝臣的忠誠。你所選擇的道路,注定是一條充滿荊棘和險阻的道路,最終的結果,也必然是以失敗告終?!?
朱允炆沉默了片刻,像是終于接受了現實,他苦笑著問道:“先生,朕想知道,如果在原本的時間線里,朕的結局是什么?四叔他,真的做的比朕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