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慈不掌兵
- 挽唐,從安史之亂開始
- 不會飛的虎皮鸚鵡
- 2477字
- 2024-11-04 11:40:00
城樓上密密麻麻的士兵都把脖子伸的老長,看著他們曾經尊敬的統帥此刻在城下循循善誘。
人人心情復雜。
哥舒翰的話說到了不少士兵心坎里。
“永王意思是?”止住淚水的高適問道。
“我想一觀兩位箭法誰更出彩。”李璘淡淡說道。
“永王——”高適立刻明悟,他十分吃驚,“你——”
“我同意。”王思禮立刻下了決心,他從來都不是優柔寡斷之人。
“取我箭來!”他悄悄對親兵說道。
高適閉上眼,咬牙道:“也把我的取來吧。”
城墻下,哥舒翰只看到李璘三人在說話,但聽不到說的什么。
“你們考慮的如何了?”他問道。
回應他的是無數雙情緒復雜的眼睛,沒有人出聲。
“永王,你既為行軍司馬,你發話吧。”
寂靜片刻后,哥舒翰不想等了,催促道:“若不開城門投降,我們準備強攻了,到時候你就真的死路一條了!”
“聒噪!”
李璘叱道。他看到王思禮與高適已經悄悄備好了彎弓射箭的姿勢。
“哥舒翰!請去下面代我潼關袍澤向封常清、高仙芝問好!”
“還等什么?”
李璘陡然喊道。
話音剛落,王思禮與高適的箭幾乎同時射出,帶著不可阻擋之勢,泛起破空聲,呼嘯著沖向哥舒翰。
“不好。”
身經百戰的哥舒翰在李璘說出最后那句話的時候,意識到了不對,正要準備躲避。
但,來不及了。
“嗖!”
兩箭同時而至,一箭射中哥舒翰腦袋,一箭射中其胸口。
“你們——”
哥舒翰只來得及說出這兩字,想要再說些什么,卻一頭栽倒,墜落馬下,氣息全無。
“二位好箭法!”李璘大聲稱贊。
高適與王思禮瞬間淚流滿面。
當遠處的崔乾佑與安慶緒反應過來時,哥舒翰已成為了一具尸體。
“好狗膽!”
安慶緒氣急敗壞,前腳任命的宰相后腳被殺于兩軍陣前,如何向向安祿山交代?
唯有屠城方能出口惡氣。
“崔將軍,不惜代價準備攻城吧,我不想再等了。”
“正有此意。”崔乾佑冷酷說道。
確實沒時間了。
據史思明送來的八百里加急軍情報知,李光弼與郭子儀已知靈寶大敗、潼關告急一事,可能有收兵回援潼關的舉動。
再拖數日,萬一那兩位的援軍到來,這潼關必然是打不下來了。
李璘瞇眼遠遠看著安慶緒與崔乾佑,對王思禮和高適說道:“賊軍很快要部署攻城了。”
“我們退無可退了。”他平靜道:“河北的援軍即使趕來,最快也得十幾日,我們需要死守。”
“我會挑五十精兵,由信得過的人帶著,破城前,前往長安取楊國忠狗頭。”王思禮緊接著說道。
他改了主意,不愿意領兵親去長安了,他決定在此戰斗至最后一刻。
高適淚中帶著笑,深吸一口氣,吐出一字,“戰!”
叛軍開始集結陣型,看那陣勢要不了片刻,就會準備攻城。
沖在最前方的是由雜兵俘虜構成的仆從軍,真正的精銳在后方壓陣。
云梯、投石車、轒辒車、沖車等攻城物資應有盡有。
趁著這個間隙,李璘在城墻門樓上大喊,“所有人聽著,愿意投降的可從城樓上吊著繩子下去,愿意死戰不退的留下來。”
“本王不留怯戰之兵,也不愿殺之,你們走吧。”
這番話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所有守軍。
“永王,怎能如此?不可婦人之仁!”王思禮疑惑之余表達了反對。
高適也十分驚訝,這就是永王的治軍手段嗎?這個時候以仁治軍?真是糊涂啊。
李璘無視王思禮的勸諫,只道:“放心,我心中有數。”
“哎。”王思禮一聲長嘆,不說話了。
由他折騰吧,反正都得死。
不多時,約八百多名士兵陸陸續續走到城墻前的空地上,他們目光躲閃,低著頭,步履緩慢。
這些人為了活命也罷,對大唐失望也好,選擇了投降。
這個數字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還有嗎?猶豫不決的快點出來,等叛軍殺過來,你們再投降就來不及了。”李璘繼續喊了一嗓子。
他看得出來有些士兵仍然猶豫。
“我明白了。”一直默默注視這一切的王思禮向高適解釋道:“永王擔心這些有異心的人臨陣倒戈亂軍心,還白白浪費馬糧。”
高適點點頭,“像是那么回事,永王有諸葛之風。”
隨著李璘的再次鼓動,嘩啦啦又出來了一些人,約莫五百之數。
“很好。”李璘正色道:“脫掉鎧甲、放下軍械、還回財物。本王可不允許你們帶著我大唐的東西逃命。”
“繩子已經備好,二十人一組,有序從城墻下去吧。”
一千三百余名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舍不得手中的財物。
武器倒是沒什么值得留戀,被隨意丟在地上。
“快點!”李璘臉色一變,催促了一聲。
許多士兵只好照做,依依不舍的放下背上背著的、手里拿著的財物。
但還有一些士兵緊緊握著,沒有絲毫要松手的意思。
“嘖嘖嘖。”
李璘嘆了口氣,在眾人的注視中,長吸一口氣。
接著,眼睛盯著不遠處的角落,手大力往下一揮。
“殺!”
他的話音剛落,四周瞬間冒出數百名手持連弩和推著弩車的士兵。
“嗖嗖嗖!”
“永王,你要做什么!”
“不好!”
成千上百的弩箭齊發,如此近距離之下,毫無防備的一千三百名士兵轉瞬間被殺了個精光。
有的士兵甚至都來不及發出哀嚎聲。
李璘的心砰砰直跳,劇烈顫抖。
“我沒做錯,我沒做錯。”他在心里給自己打氣。
強行鎮定下來后,他看著這支弩營的領頭軍官贊賞道:“做的不錯,現在起,你是弩營校尉了。”
該軍官叫梁丘杰,寒士出身,屢第不中后投筆從戎,知兵法,不畏戰。
可惜因心高氣傲,不肯趨炎附勢,十年來也只是個隊正。
李璘在營中走訪時得知了此人情況,一番交談后,看出來其是個人才,多次交談后,打算委以重任。
斷糧那日,李璘秘密找到梁丘杰,又找了四名經他長期觀察后,認為的靠譜隊正,告知了自己心中的計劃。
再讓五人挑選數百名信得過的士兵,能夠堅定不移的執行軍令,這才有了此刻這場驚心動魄的屠殺。
所有目睹這一幕的士兵乃至王思禮、高適都目瞪口呆,嘴巴張的大大的,說不出半個字來。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李璘看著滿地的尸體淡淡說道:“那些布匹綢緞浸染了鮮血,也不要緊,還能用。”
“來人,把那些尸體存放到地窖陰涼處。”他又吩咐道:“財物重新分下去,弩營重賞。”
到現在,王思禮和高適才明白了李璘的真正打算。
這些尸體將是馬肉消耗完后的軍糧。
吃叛徒總好過吃戰死的將士軀體。
真是一石四鳥,既消除了內部隱患,又節省了軍糧,還開拓了軍糧,更是極大凝聚了軍心。
高適有些遲疑,“真......要這么做?”
“我同意。”王思禮一臉苦笑,“馬肉吃完還能吃什么?吃土嗎?”
“永王哪里是諸葛,他是白起啊。”他感嘆道。
高適重重點頭,從這一刻起,他對李璘幾乎心服口服。
士兵們剛把現場清理干凈,城墻外,叛軍的呼聲四起。
攻城之戰再度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