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絕處逢生
- 挽唐,從安史之亂開始
- 不會飛的虎皮鸚鵡
- 2403字
- 2024-10-27 11:41:00
王思禮并沒有給邊令誠一個體面的死法。
他命人往邊令誠嘴里灌滿了馬糞,然后幾百名將士輪流用槊、陌刀、橫刀等在邊令誠身上或是捅、或是戳、或是砍和割。
反正怎么隨意怎么來,盡量不傷及要害。
要不是一萬多人執行千刀萬剮之刑會耽擱太多時間,王思禮還真想這么干。
最后,邊令誠氣若游絲之時,王思禮命人又把他嘴里的馬糞清洗了一遍,好讓他能開口說話。
奄奄一息的邊令誠斷斷續續哀求著:“求......求王將.....將軍,饒......命。”
“好,如你所愿。”王思禮淡淡答道,手卻往背后悄悄一伸。
一把大刀赫然遞了過來。
接著,在邊令誠眼睛閃過一道異彩時。
“咔嚓!”
一顆好大的頭顱高高飛起,十分壯觀。
邊令誠的心臟被挖了出來,和頭顱一起被供奉在草草埋葬的封常清、高仙芝墓前。
……
長安,興慶宮。
夕陽西下,晚霞如赤血,升騰著,咆哮著,最終歸于黑暗。
李璘心中盤算著時間,函谷關大敗應該已經發生了。
沒辦法,唯有一聲嘆氣。
有些悲劇可以避免,有些事卻注定要發生。
苦澀中,李璘想到了自救的辦法,就等著李隆基來見他。
他很清楚自己被關在這里,李隆基無論如何都會再來看自己一面,再做最后的決斷。
那是一位父親應有的舉動,哪怕再無情。
以李隆基的英明,也許會想到楊國忠有可能在從中作梗,會不會網開一面?
李璘好想扒開李隆基的心,看看他到底還有沒有一些父子親情存在。
李璘勉強猜對了。
夜幕剛剛降臨的時候,李隆基來了,不過此時已是六月九日。
李隆基帶著陳玄禮和楊玉環以及高力士緩緩進了屋子。
楊國忠倒是沒來,他被李隆基派到中書門下等第一時間送來的軍報。
李隆基要求,出潼關后,軍報每兩個時辰快馬加鞭往長安報一次。
“阿爺,您來了。”李璘低頭恭敬道。
李隆基沒出聲,反倒是眼睛有些紅腫的楊玉環憤恨道:“陳將軍,還等什么?”
什么意思?李璘驚愕,楊玉環要陳玄禮做什么?
陳玄禮沒吭聲,只是看向李隆基,等他發號施令。
這個瞬間,李隆基眉頭緊皺,似乎有些猶豫不決。
“三郎!”楊玉環泫然欲泣,“現在滿長安都快要知道他對你和我的大逆不道之語了。”
“妾……”她終究哭出了聲,“以后還怎么出宮見人?”
“豬狗不如的楊國忠!一定是他攛掇楊玉環唆使圣人斬草除根!”李璘立刻明白了緣由。
此刻他恨不得生啖楊國忠之肉。
“楊玉環啊楊玉環,你太小氣了。”他在心里又嘆氣道,也反復想著自救之法。
生死關頭,他還真想到了,準備找機會開口。
李隆基見楊玉環如此,心里疼惜之余,下了決心。
只見他沖著陳玄禮點了點頭,又道:“十六郎,到下面替朕向你阿娘問好。”
話音剛落,李璘看見陳玄禮拿出了一條白綾。
陳玄禮這是要現在縊死自己!
就是這么緊急。
“要不,老奴來吧。老奴伺候了圣人一輩子,力道掌握合適,好讓永王走的體面些。”高力士也發話了。
我謝謝你啊!
李璘搞不清高力士是真的疼惜自己還是純粹有病。
“也好。”李隆基點頭,接著他準備走出屋子。他不想親眼目睹自己的兒子被縊死,倒是有那么點父子恩情在。
又要殺一個兒子了,他在心里直嘆氣。
可惜了,以前還挺喜歡他的。
沒事,朕兒子多。
他又進行了自我安慰。
“等等!阿爺請留步!”李璘大喊了一聲。
“要說遺言?”李隆基停住腳步,扭頭道:“可以。”
“兒知罪,兒請纓前往潼關戴罪立功。潼關在,兒在,潼關破,兒亡。”李璘懇求道:“請阿爺給兒最后一次機會。”
“朕看你是想借機逃跑,或是煽動哥舒翰做些什么事吧?”李隆基面無表情問道。
“兒不敢,兒整日研讀兵書,只是想幫幫哥舒大帥,說不定能盡一點綿薄之力。”
“天下之大,皆為圣土,兒何處可逃?”
“哥舒翰大帥忠義無二,世人皆知,兒豈敢蠱惑。”李璘恭順答道。
說話的同時,他在心里猜到了哥舒翰恐怕已經出了潼關,不知道現在什么情況了。
所以,李璘現在拼命在心中祈禱著哥舒翰還未出關,只要自己去了潼關,趕上隨軍出征,興許能提醒哥舒翰不中計,保住一些潼關大軍。
“嗯......,讓朕想想。”李隆基又猶豫了。
楊玉環卻不開心了,癟著嘴喊道:“不可,我不同意!三郎!你答應了臣妾的!”
“貴妃,我——”不等李隆基回應,李璘慌忙要進行解釋。
這楊玉環殺心也太重了。
李璘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打斷了。
打斷李璘的是由遠及近,一路跑過來的楊國忠。
他神色慌張,氣喘吁吁道:“圣人!哥舒翰大軍在靈寶幾乎全軍覆沒,十不存一。高適奏報潼關危在旦夕,請求加派大軍支援!”
“另……邊令誠被王思禮當眾殺了!”
“請您速到中書門下議事!他們都在那等著您。”
李隆基手中的拐杖叮咚一聲落在地上。
他幾乎站立不穩,搖搖欲墜。
臉色大變的高力士一把扶住李隆基,關切道:“圣人,您一定要穩住啊,我們稍稍緩緩,就去中書門下。”
楊玉環也一改剛才氣得要死的模樣,臉上恐懼萬分。
她看向李隆基,幾乎要哭出聲,“三郎,怎么辦?”
李隆基閉上眼睛,被高力士扶著顫顫巍巍坐下,努力調整情緒緩解內心的震動。
李璘也心亂如麻,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哥舒翰如此神速,卻也敗的如此快。
潼關,危矣!
高適憑借一萬精兵加幾千殘兵能守住嗎?
歷史已然發生了改變,李璘也不知道后面到底是什么情況。
楊國忠這時無意看到了低著頭不說話的李璘,眉頭一皺,開口道:“圣人,為何還沒處死永王?”
“他散布謠言,該——”
“閉嘴!”正在反思的李隆基被楊國忠打斷了思緒,心中很惱怒。
他十分罕見的對楊國忠不客氣。
想到前幾日也是楊國忠不斷勸自己要讓哥舒翰出關,結果現在卻是大軍慘敗,潼關不穩的結局。
誰能接受?
大好局面,一朝葬送。
自己這個皇帝該何去何從?
壓抑的氣氛中,李隆基睜開眼冷冷道:“放了十六郎,力士扶貴妃休息,楊國忠隨我到中書門下。”
他叫出了楊國忠的全名,上一次這么稱呼是什么時候,已經沒人記得了。
楊國忠知道李隆基生了他的氣,心里十分惶恐,哪里還敢提李璘。
他畢恭畢敬道:“喏。”
李隆基大踏步出門,楊國忠連忙跟著。
楊玉環美眸微不可查的瞥了眼李璘,便由著高力士攙扶離開了。
于是,屋里只余陳玄禮和李璘。
“恭喜永王,鬼門關走一遭的滋味不好受吧?”陳玄禮苦笑道。
“哎......”李璘嘆了口氣,道:“誰知道后面還有什么等著我呢。”
天,要變了。
夜色如墨,月露彎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