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夜至中書
- 挽唐,從安史之亂開始
- 不會飛的虎皮鸚鵡
- 2225字
- 2024-10-28 11:40:00
李璘腳步匆匆的回到了永王宅,向宅子門口守著的禁軍出示了陳玄禮的親筆紙條后,禁軍們立刻就走了。
他心情復雜的踏進大門,侯莫陳妃立刻撲上來抱著李璘大哭,“妾差點以為見不到你了,嗚嗚嗚。”
雙胞胎侍女也在身后抹著眼淚,真讓人憐惜。
“沒事了,沒事了,我這不好好回來了。”李璘有些感動,輕聲安慰著幾人。
“餓了沒?”侯莫陳妃關切道:“讓如詩、如畫兩姐妹找點吃的好不好?”
李璘擺了擺手,道:“到里堂,我有事說。”
侯莫陳妃跟著李璘走到了里堂。
只是,李璘張嘴一句就嚇的她花容失色。
“剛才收到緊急軍報,哥舒翰大軍在靈寶幾乎全軍覆沒,潼關難守。”李璘道。
“怎么會......?”侯莫陳妃捂住嘴,“真被你說中了?”
“不是我說中了,是有些人——”
“算了,不說了。”
李璘不想繼續這個話題了。
幸虧軍報來的及時,否則再讓楊玉環一頓煽風點火,自己就死了。
哥舒翰敗的太快,僥幸讓自己撿了條命。
現在,李隆基焦頭爛額,短期內自身應該是安全的。
事后,能不能徹底脫身,還不好說。
“十六郎,那我們該怎么辦?”侯莫陳妃憂心問道。
“等!”
李璘立即答道。
難道現在就跑嗎?囚籠不破,怎么跑?
“圣人自會應對,你把那些金銀財物藏好就好。要不,再變賣一些無用的器物?”
“不,長安一定守得住,圣人那么英明。”
侯莫陳妃立即反對,她還是舍不得那些珍寶。
好好好。
李璘無話可說,守財奴就是這樣子的,他懶得再強令侯莫陳妃去變賣家產了。
“既然如此,休息吧。”李璘長吁一口氣,“我要好好睡個安穩覺。”
他確實沒轍了,暫時安全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哪里還敢輕舉妄動。
潼關應該還有一萬大軍,一定要頂住幾日啊。
在這期間,看李隆基怎么應對,然后再好好想想自己下一步該怎么辦。
半個時辰后,李璘剛剛躺下,有人緊急敲門了。
“永王,圣人喚您進宮。”來人說道。
“怎么回事?”李璘有些疑惑,大晚上的又叫自己。
李隆基又被楊玉環蠱惑了?可他這會應該還在中書門下議事。
“十六郎.....”侯莫陳妃從被子里露出一個頭,很是擔心說道:“快去快回吧。”
“好。”李璘點點頭,“我這就去。”
果然,來使并沒有帶他到興慶宮,而是帶去了中書門下。
中書門下前身也叫政事堂,是宰相們議事的地方。辦公地點位于大明宮宣政殿側的中書省。
當然,太極宮也有一套中書門下官署。
燭火搖曳的中書省官署中,李隆基端坐上首,其下有楊國忠、韋見素、京兆尹魏方進、武(兵)部侍郎蕭華、憲(刑)部侍郎房琯,文(吏)部侍郎蔣冽、文(吏)部侍郎張倚、戶部侍郎楊暄、工部侍郎韋述、李亨、陳玄禮等人。
重量級的朝政重臣能來的都來了。
這是一場擴大化的中書門下議事會議。
李璘剛走進官署,還未找地坐下,李隆基就瞇眼問道:“十六郎,朕問你。郭愛妃到底托夢給你沒?到底說了什么?”
氣頭過了的李隆基有些反復無常,他已經分不清李璘口中的夢是真是假了。
擱在平時,寧可錯殺,不能放過。
現在就只能先放下了。
原來是為這事啊?
李璘立即就猜到了李隆基是抱有一絲希望,想問自己郭順儀托的夢里有沒有其他一些重要信息,好用來警示。
“回圣人。”他裝出努力回想的樣子,心里卻盤算了一番后,緩緩道:“就那一次。”
“快細細說來。”李隆基迫不及待。
“阿娘在夢里說,潼關很難守得住,長安一旦陷于賊手。屆時生靈涂炭,黎民——”
“說那些做什么?”李隆基叱道。
顯然,李璘說的不是李隆基想聽的,他關心的是自己的下場。
此刻,整個官署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李璘臉上,這不免讓他有些壓力。
李璘當然看透了李隆基的小心思,他就是故意吊吊李隆基的胃口。
他現在無比后悔為了讓李琩和咸宜公主相信他的話,編了個夢,把自己給卷進去了。
果真,撒一個謊,往往需要無數的謊來圓。
這個跟頭栽的太大了,以后務必要小心謹慎。
咳了咳嗓子,李璘迅速說道:“阿娘說即使潼關丟了,圣人也能幸免于難。”
“貴妃、兩位國相、太子也皆安然無恙。”
“沒了?”
看到李璘沒了下文,李隆基又催促道。
不過看起來李隆基心情好了一些,因為他聽到了自己順利逃離了長安的預言。
人,終究是怕死的,長安黎民百姓已經不是他最先關心的事了。
“沒了。”李璘認真道:“兒沒敢說,就是擔心說出實情惹得您龍顏大怒。所以只告訴了十八郎和十八娘。”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在場之人都紛紛點頭。
圣人前腳信心滿滿地令哥舒翰大軍出潼關討賊,你李璘后腳就說有人托夢潼關很可能會敗,長安危?
這誰能信,誰愛聽?
李隆基不說話了,他閉上了眼,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韋見素咳嗽一聲,道:“那哥舒翰留了一萬精兵在潼關,能守住嗎?”
你問我?
李璘頓時就懵了,我只是假意轉告了別人的夢中預言,不是諸葛在世,你搞清楚沒有?
當然,既然宰相問了,肯定還是要回答。
“這個......”李璘不好意思道:“我不知兵,所以還望左相見諒。”
“好吧。”韋見素悻悻閉上了嘴。
官署里陷入了沉默,這幫人剛才討論爭執了一番,拿不定主意,此刻都六神無主。
“圣人,沒什么事的話,兒先回宅?”李璘不想多待,這種議事規格,他沒有資格旁聽,坐在這也不自在。
“回吧,回吧。”李隆基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于是,李璘行了一禮準備離開。
“等等。”有人喊住了他。
李璘循聲望去,只見楊國忠面無表情地看著自己。
“右相,您?”李璘的心情就像吃了只蒼蠅,楊國忠嘴里一定沒好話。
“圣人。”楊國忠沒搭理李璘,而是看向李隆基,誠懇道:“臣認為永王既然能得郭昭儀泄露天機,其孝心可嘉,可誠,其又連日來熟讀兵書,有些許計謀。”
“不如將永王送到潼關監軍,觀我大唐將士浴血奮戰,定能感應上天,好讓其再降下啟示。”
“同時,永王在軍中生活,說不能更好結合所讀兵書,獻出良策,可救大唐于危難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