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腐朽的終將被埋葬
- 大明:說朕是暴君,萬民豈會相信
- 鄰家三浪
- 2221字
- 2024-10-26 00:07:04
武英殿內,胡濙被朱祁鈺的氣勢有所震懾,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而其余眾臣聽到此話,腦海中皆是升起了一個念頭。
這郕王殿下才剛剛掌權,就如此暴戾不愿聽人勸誡,長此下去,我等臣子還有何用武之地。
就連于謙聽到后,眉頭都是微微蹙起。
在他看來,大明社稷應是皇帝與百官共治。
以萬民為根本,百官皆勤政,皇帝仁德兼備的盛世場面。
但朱祁鈺此刻的表現,讓群臣都不由自主的聯想起歷史上那些有名的殘暴之君。
于謙當然不愿見到這一幕,立即起身說道:“殿下,胡大人只是建議,并無其它想法。”
“至于重新啟用東廠一事,確實不妥。”
“還請殿下三思。”
其余諸臣也在此刻紛紛起身,躬身喊道:“請殿下三思!”
朱祁鈺看到這一幕,覺得十分好笑。
憑什么東廠不能啟用,不就是你們這些百官怕隔墻有耳。
口上說的冠冕堂皇,但實際行動卻總是在為自己著想,若百官真是清廉,還用得著害怕。
不要說什么伴君如伴虎,孤不是一心貪戀權利的怪物。
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會是。
“我意已決,諸位無需多言。”
“繼續下一件事吧。”
群臣見朱祁鈺不為所動,便依舊保持著請命的態度,不吭聲也不退下,只有朱祁鈺肯同意他們的意見,這件事才算可以。
但朱祁鈺怎么可能答應,見眾朝臣這般逼宮的態勢,他冷笑一聲,直接轉身就此離去,不會再多說一句。
于謙看著朱祁鈺的背影,心中泛起了苦澀,他此時也不知道,之前那個郕王怎么突然變成這幅模樣。
這并不怪于謙,因為他理解不了朱祁鈺那來自后世的思維。
來自那光芒耀眼的時代,那是舍生忘死也要為萬民爭一個未來的時代。
武英殿內的廷議,就如此這般草草收場,但也讓首輔陳循看到了眼下朝局的病癥所在。
陳循仔細斟酌過后,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發現此刻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個能夠名垂千古,萬世流芳的天大機會。
而回到郕王府的朱祁鈺,并沒有直接休息,反倒是在書房中秉燭查看起沈三石家查抄來的賬目。
指揮僉事盧忠竟然也在,且畢恭畢敬的站在一旁,不時為其添油挑燈。
“盧忠,這次你做的不錯。”
“明日朝議,我就提議將你提拔為錦衣衛指揮使。”
“之后,還望你盡心盡力,為大明更好的懲奸除惡。”
盧忠聞言,大喜過望。
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地,行起了大禮,圓滾滾的腦袋將地面都差點磕出深坑。
朱祁鈺看到他這幅模樣,也是忍不住笑了出來:“好了,孤知道你的忠心。”
“但現在孤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
盧忠立馬斬釘截鐵的回答道:“殿下盡管吩咐,盧忠愿為您萬死不辭。”
“好了,沒那么嚴重。”
“事情很簡單,后天出使也先的禮部官員就要全部定下來。”
“你且選一些心腹之人,跟隨使團共同前往。”
“此行錦衣衛的任務不僅是保護使團眾人安危,還要將所有人的言行全部記錄下來。”
“有必要時,還要在一旁默記下皇上與主使的全部交談之語。”
朱祁鈺做出如此安排,就是要知道朱祁鎮在瓦剌處過得怎么樣,如果能從言行中推斷出什么,他就有辦法激怒瓦剌人,讓朱祁鎮橫死在草原之上。
只要他不在了,自己進行之后的事,阻力就會小到極致。
吩咐好盧忠,朱祁鈺就揮手打發走了他,自己依舊捧起賬目,仔細翻閱起來。
待到丑時,郕王妃汪氏捧著一盞油燈悄悄來到了書房門外。
看到里面的朱祁鈺,她心中涌起一絲無奈。
原本整個郕王府是一副安靜祥和的樣子,但從土木堡戰敗之后,郕王就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人似得。
整日變的忙忙碌碌,不是接見大臣,就是在去處理各種事情的道路上,這在她看來并不是什么可以值得高興的事。
“殿下,已經丑時了,還是休息一會吧。”
朱祁鈺聽到一聲輕柔的呼聲,瞪大布滿血絲的眼睛看去,便見到郕王妃正踱步走來。
“原來是王妃,你怎么還不曾休息。”
“莫不是濟兒又生病了?”
朱祁鈺這幾日雖然很忙,但也是十分關注自己的親眷,對于歷史上早夭的太子朱見濟,更是十分上心。
史書上的朱祁鈺正是因為沒了后嗣,才失去了更多文臣武將的支持。
畢竟你都沒后代了,憑什么讓人家跟著你一起赴死,這也是導致奪門之變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濟兒無事,倒是你,這些日子一直在熬夜勤于政事。”
“我是真怕你孱弱的身子撐不住,再病倒了。”
朱祁鈺聽到這話,心中涌起一絲暖意,郕王妃還是很關心自己的。
汪氏在歷史的記載中也是一個十分賢良淑德的皇后,在朱祁鈺準備改立太子的時候,也是她第一時間站出來明言拒絕。
這也導致了后期英宗復辟后饒她一命的結局。
“皇兄留下的爛攤子,孤要收拾好才是,不然如何去地下見列祖列宗。”
“不只如此,還有你我若是因為在小事上出了差池,則皆有可能陷入生死危機。”
“這就讓孤不得不事事親為,任何事都要小心謹慎。”
汪氏聽到朱祁鈺說辭,輕聲疑問道:“不是還有內閣大臣,他們怎么不去處理。”
朱祁鈺笑笑,他知道汪氏對她的關心,但關于朝堂之事,他并不想多說什么。
汪氏見朱祁鈺不言語,心知是沒有說到他的心里去,又仔細斟酌過后才開口。
“你是怕朝臣靠不住?”
“那你可以重新拉攏一批人啊,正統年間的進士有那么多,現在身居高位才幾個。”
“你在府中成立一個小內閣,不就行了?”
朱祁鈺愣住了,是啊!
誰說只有掌握大權的朝臣才能處理國事,翰林院的那幫狀元、榜眼,可是多著呢。
并不是他們沒有才學,而是因為老一輩的朝臣還未撒手放權,這就導致了這些年輕進士們不會有任何嶄露頭角的機會。
想到此處,朱祁鈺忽然感覺茅塞頓開。
郕王妃說的沒錯,年輕的進士們是現在的朱祁鈺能拉攏的唯一力量。
且這些人,因為年紀都不大,還能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而朱祁鈺的計劃,就是根據他后世的先進理念脫胎而出的。
朱祁鈺念頭通達后,笑著走向郕王妃,將害羞的汪氏直接橫抱起來,戲謔說道:“今晚愛妃功勞最大,孤該怎么賞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