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想讓此書發揮最大效用,有一項要求不可或缺。這一點比書中任何原則或技巧更重要。除非滿足了這項要求,否則一千條理論對你都毫無意義。如果滿足了這一點,那么你無需學習任何建議就可以成就自我。
這個要求是什么呢?那就是強烈的學習欲望,以及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堅定決心。
如何培養這種學習欲望?請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提醒自己這些原則的重要性,想象一下這些原則帶來的更豐富、更充實、更幸福、更能夠實現自我的生活。請反復提醒自己:“人際交往能力決定了我的受歡迎程度、我的幸福感和自我價值。”
2.請先快速瀏覽每一章節,大致了解全書結構。可能你很想迫不及待地匆匆翻完整本書,但請克制住自己——除非你只是把讀這本書當作消遣。如果你閱讀此書是為了提高為人處世的能力,請回過頭來細讀全書。長遠來看,這樣做會令你事半功倍。
3.請在閱讀中不時停下來仔細思考在讀的內容,問問自己在什么場合能夠實踐這些建議。
4.閱讀時請拿一支筆,把對自己有益的建議標記出來。如果這個建議很重要,請用下劃線或星號重點標出。做標記會讓讀書的過程更有趣,并且易于溫習。
5.我認識的一位女士在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擔任業務經理。十五年來,她每個月都會瀏覽公司當月簽署的保險合同。這些保單很多是重復的,但她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堅持審讀所有合同。為什么?因為經驗告訴她,這是唯一能將條款牢記于心的方式。
我曾經花了兩年時間撰寫一本公共演講方面的書。在寫作過程中我總要時時回看,才能記得自己寫過的內容。人們遺忘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因此,倘若你想從本書中受益,匆匆翻閱一遍是不夠的。通讀本書后,最好每個月都能抽出幾小時回顧一下。把這本書放在書桌上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經常翻一翻,提醒自己未來廣闊的進步空間。請記住,只有不斷積極地溫習并應用,才能將理論變為習慣。
6.蕭伯納曾經說過:“人們永遠無法被‘教’會。”他是對的。學習是自主的活動過程,人們從實踐中學習。如果你決心掌握本書中講述的原則,就請付諸行動,抓住每一個機會運用這些理論。如果你不做,很快就會忘記。只有使用過的知識才會牢牢在你腦海中扎根。
書中的建議未必適用于所有場合。我在寫作過程中也意識到實踐這些建議是有難度的。譬如說,當你不快的時候,發火和指責比試著理解他人要容易得多;挑錯也比夸贊容易;人們會自然而然地談論自己想說的事情而非對方想聽的事情;諸如此類。因此,當你閱讀本書的時候,請提醒自己:你并非在汲取知識,而是在培養新的習慣,尋求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這需要時間、堅持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斷實踐。
因此,請把這本書當作一本行動指南,時常翻閱參考。每當你需要解決管教孩子、說服家人或是安撫客戶等具體問題時,請不要聽任自己的本能反應,因為第一反應往往是錯的。請把書翻到你重點標記的那些章節,試試這些全新的理念,看看它們不可思議的效果。
7.不妨和你的家人或同事商定,每當你違反一個原則,就給他們一角錢或一塊錢。把掌握這些理論當作愉快的小游戲吧。
8.華爾街一家銀行的總裁曾在課上分享了他提高自我的方法。這位先生沒怎么上過學,卻是全美最著名的銀行家之一。他說他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于一套自創的方法。我會盡量用他的原話來描述:
“多年來,我習慣把每天的日程記錄下來。家人會把周六晚上的時間留給我獨處,他們知道那是我固定用于自省和自我評估的時間。晚飯后,我打開日程簿,回想這一周的會談、討論和會議。我會問自己:
“‘上次我犯了什么錯?’
“‘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確的?怎樣能表現得更好?’
“‘從這次經歷中我能學到什么?’
“一開始,這種每周回顧通常會讓我覺得很不開心,為自己做的種種錯事懊惱不已。但這些年下來,我犯的錯誤越來越少了,有時我甚至想拍拍自己肩膀,告訴自己干得不錯。我年復一年地堅持這一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過程,這個習慣讓我受益匪淺,遠勝于其他任何方法。
“這一做法提高了我的決策能力,讓我在為人處世方面得到了潛移默化的進步。我向大家強烈推薦這個方法。”
為什么不用同樣的方法審視一下自己是如何應用本書原則的呢?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首先,這是一個有趣而無價的學習過程;
其次,你會發現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飛速提高。
9.請記下你對本書建議的實踐成果,詳細寫下你的名字、日期和成就。記錄自己的成就能夠激勵你不斷進步。多年后,當你在某個深夜偶然翻到自己寫下的成果,該多么有趣啊!
想要讓這本書發揮最大效用,請:
1.培養學習人際關系技巧的強烈欲望;
2.每一章讀兩遍再讀下一章;
3.閱讀過程中,不時停下來問問自己,如何將每一條建議化為行動;
4.標出要點;
5.每個月溫習;
6.抓住每次應用這些原則的機會,把本書當作解決日常問題的行動指南;
7.把學習過程當作游戲,每當朋友抓到你違反原則,就給他們一角錢或是一元錢;
8.每周回顧自己是否進步,問問自己犯了哪些錯,有哪些提高,收獲了哪些經驗;
9.在本書最后記錄下應用這些原則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