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三路大軍,袁紹失職

  • 江東孫伯符
  • 商狄
  • 3349字
  • 2024-10-28 20:30:46

十日后。

孫策率部在汝水河畔,與孫堅的主力匯合。他們所用的大營,正是朱治、韓當等人所修建的那座。

對于長子的歸來,孫堅自然欣喜,忙將孫策喊到帳中,要一起參詳袁紹定下的戰略。

今日帳中,諸將云集,很是熱鬧。就連剛剛投靠過來的劉辟,也帶著副將龔都出席軍議。

這兩人在長沙軍的地位十分尷尬,與歷史上四人率部投降孫堅不同。如今劉辟的三位兄弟全部戰死,就剩下他一支孤軍,只能強撐著底氣,在孫堅帳下度日煎熬。

見到少將軍出現,劉辟和龔都對視一眼,忙把頭低下,做起敲鐘和尚。旁人或許還把此人當個少年郎來看,在劉辟眼中,孫策的形象近乎鬼神般恐怖。

沒辦法,真是輸得太慘,被打怕了。

“伯符,你也來一起看看。”

孫堅站在沙盤前招手,示意兒子別去注意角落的劉辟、龔都。

“喏。”孫策應了一聲,湊到沙盤前。

這一看,他就馬上皺起眉頭。

因要進攻司隸,這次的沙盤更大,囊括的地勢更詳盡。居高臨下俯視,能將袁紹制定的戰略一覽無余。

人數眾多的關東聯軍,被袁紹和其謀士拆分成三路大軍。

上路是袁紹、王匡為首的三萬偏軍,從河內出發,一路沿黃河對岸挺進,繞過天險虎牢關,只要搶下渡口,渡過黃河,就能兵臨洛陽城下。

此地,因有黃河為屏障,董卓的人馬最少。沿路郡守、縣長,都是靈帝時期的舊臣,想來抵抗意愿也不會太強。

中路是曹操統領的聯軍主力,約有十二萬,從酸棗進軍。他們的目標正是洛陽的門戶———虎牢關,這一路的作用是牽制董卓駐守虎牢關的主力,為其他兩路騰出戰術空間。

下路是孫堅領銜的長沙軍,經過重新整編、遣散老弱后,總兵力約有十一萬。目前來看,長沙軍的戰力最強,將從汝水出發,一路北上,攻打潁川郡上方的廣成關。

廣成關是潁川、汝南兩地百姓入洛的必經之路,只要越過它,長沙軍就能出現在洛陽的大后方,讓董卓陣腳大亂。

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是場多點開花,讓董卓顧此失彼的陽謀戰略。

依仗的,就是聯軍人數眾多,可以四處用兵。

孫堅也覺得戰略沒問題,帳下多數將領更是交口稱贊。唯獨朱治,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可又說不上來。

對于朱治的遲疑,孫堅沒有忽視。可他一時想不出來原因,索性讓素有見解的長子幫忙查看。

孫策對聯軍的失敗,心知肚明。不過這些知識,都是上輩子在書上看到。真要身臨其境,讓他拿著結果倒推,豈能用一句‘諸侯各懷心思’來解答旁人的困惑。

他繞著沙盤走上幾圈,詳細端看許久,還真發現此次戰略的重大紕漏。

眼見長子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孫堅趕忙問道:“怎么說?”

“中路有失,此戰怕是不順。”孫策伸手一指,矛頭直接對準曹操領銜的人馬。

孫堅有些不以為然,曹操這人,孫堅也算相熟。此人素有文韜武略,參加過平滅黃巾的戰斗,更在皇甫嵩帳下許久,豈是不懂兵法的草包文人。

加之中路人馬,只用牽制董卓主力。不用貪功冒進,何來失敗之憂?

孫策的著眼點卻跟孫堅不同,也說出讓人無以言對的話。

“自古兩軍交戰,豈有主帥不在中軍坐鎮的道理?”

一旁沉思的朱治當即茅塞頓開,他就說哪里不對勁。少將軍在用兵上,真有天授一般的才華。

孫堅也找不到反駁的話,他明白孫策的顧慮,還是遲疑道:“討董是天下大義,其他人焉能不服從軍令?”

孫策沒作答,有些事還是要打過才知道。自己能快速發現矛盾,還是因為之前打劉辟等人,就是抓住四人各自為營,沒有統一的調度,才能各個擊破、圍點打援。

曹操現在的官職,只是個驍騎校尉。而他手下的人呢?

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等等人馬。

這些人,或許是曹操的舊識,更是袁紹的親朋摯友。他們云集在此,更是沖著清君側和發起人袁氏的面子。

同樣的軍令,曹操說出來的效果,跟袁紹豈能相提并論。

這么一看,作為盟主的袁紹,為何執意要自己去做偏師呢?是真的欣賞曹操的領兵才能?

還是保全自身實力,伺機而動,一旦戰局有利,他可隨時過河進入洛陽?

從沙盤上看,袁紹的這路人馬,壓力最小,距離洛陽最近。又有黃河天險在,要不要渡河去打董卓,是他說了算,完全可以坐山觀虎斗。

孫策越看越搖頭,但有些話,就像孫堅說的那樣。討董是大義,袁紹是盟主。

袁盟主親自制定的計劃,怎么能還沒打,就說不行。

起碼乍看之下,此軍略真沒什么大毛病。圍三闕一之法,亦是歷代名將所用。只有一點敗筆,袁紹不在中軍坐鎮,統帥諸侯。

孫策甚至在心中推測,假如他們兩路戰事順利,牢牢把董卓主力牽制住。袁紹定會第一時間渡河,搶下攻入洛陽的美名。

想到這,孫策不由想起演義里曹操點評袁紹的那句話。

“干大事則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袁氏兄弟的臭毛病,真是一模一樣啊。

未慮敗,先思勝。

看出長子的欲言又止,孫堅明白孫策的顧忌。

大軍開拔,不可說些影響軍心的話。

孫堅忙給朱治使起眼色,后者趕緊出來打圓場:“只要我們打通廣成關,收復洛陽、振興皇室指日可待。”

帳下諸將聞言,亦是歡喜。

他們沒想那么多,只覺得再好的戰略,也得靠將士去打。

只要咱們作戰勇猛,單憑董卓那十幾萬人馬,如何能夠阻擋?

…………

…………

四月十五,三路大軍正式發兵,天下震動。

這是東漢二百年來,第一次地方部隊圍攻東都。風卷麥浪,天下士人都聞到空氣中不同尋常的氣息。

戰場上的局勢,卻沒有孫策預料的那般艱難,反倒進行的異常順利。

董卓十五萬主力全部龜縮司隸周邊,光虎牢關就有十萬兵馬駐守。沿途的所有縣城,全部被董卓放棄。

如此被動防御的方針,上、中大軍除了遇到小股騎兵騷擾外,一路上可謂摧枯拉朽。

其中又以曹操的戰績最為出色。他們從酸棗發出,十日內連下陽武、原武、卷縣三地,兵鋒直抵滎陽,聲勢驚人。

上路的袁紹亦是捷報不斷,他們不費吹灰之力便攻下共縣、修武、濁鹿城。

反倒是被寄予厚望的長沙軍,在孫堅的率領下,遲遲不能打通廣成關。

眼見其他人都在高奏凱歌,仍被阻擋關下的孫堅,一連幾日都陷入深深的焦躁。

可廣成關是天下雄關,駐守此地的將領沒什么大本事,就是占據天險打消耗戰,抱著能拖一日是一日的想法,完全沒有冒進之舉。

這種戰役,就是兵法上說的‘結硬寨,打呆戰’,王翦滅楚時用的就是此法。

兩軍除了對著損耗人數,實在別無他法,又不能全軍插上翅膀飛躍群山峻嶺。

還別說,孫堅真考慮這個計策。他找來當地樵夫一問,才知兩側山脈的深廣不可測,早晚皆有霧氣阻擋,非人力可以翻越,這才悻悻作罷。

身居魯陽的袁術,雖未派出麾下一兵一卒,催促的信使卻是幾天一趟,頻頻來長沙軍中拜訪,詢問戰果。

孫策領著魏延等人躲在一頭,注視著又一個信使被孫堅的暴脾氣罵出軍營。

“這仗打成這樣,還有什么意思!”

眼見信使倉皇離去,魏延出聲抱怨。他還是喜歡騎兵穿插縱深,直入敵營的快感。

“再熬一熬吧,守軍的兵力已經不多,最多幾日,應該就有結果。”

孫策出聲安撫,最近軍中損兵折將,士氣普遍有些低落。現在還能挺著,全憑將士心中一口氣。

見魏延心態稍微好轉,孫策又低頭看起中路的軍報。

該說不說,曹操這人真是雄才大略的梟雄。

曹孟德知道自己沒有袁紹的威信,索性趁著連戰連捷,將麾下的諸位刺史、太守分散出去,就地駐守。

此舉,雖然讓主力兵馬人數減少。可換來的是后路無憂,自己的軍令能暢通無阻。

戰力上的增減,絕非靠人數可以概括。有時候,失去一些,或許能得到更多。

這份果斷,確實值得稱贊。

只是分派出去這么多人,中路大軍還能起到牽制的作用嗎?

孫策心中泛起憂慮,他知道中軍的戰略意義已經失去,戰局的變數已生。

忽聞軍中鼓角,孫策猛然抬起頭,知道今日的攻伐已然開始。

出陣的人是黃蓋,先鋒官韓當此前連戰數日,正退居后方休整,準備三日后的大決戰。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此地守軍沒有后援,那董卓的主力在哪里呢?

孫堅不在乎,他只要眼前的廣成關。

…………

…………

三日后,孫堅許下重賞,三軍用命。由韓當親率一千人,攻上城樓。長沙軍士氣大漲,在戰鼓的催促聲中,士卒奮勇當先,沖進廣成關,斬殺此地守軍將領。

這一仗,雙方共有兩萬五余人死在關下,其中守軍只有一萬。好在一萬五千人的戰損,劉辟直屬的四萬人已經承擔大半,長沙軍本部的損失不過五千人,算不上傷筋動骨。

接下來的路都是一馬平川,孫堅一邊給袁紹、袁術、曹操等人發出捷報,一邊在廣成關好好休整全軍,為下一步做準備。

五月的最后一天,孫堅攻破廣成關的消息,終于傳至洛陽城中。

董卓在宮中大發雷霆,又派人喊來謀士李儒,問道:“如今廣成關已破,可到用計之時?”

面對眼前的敗象,這位注定青史留名的毒士,露出穩操勝券的笑容。

李儒輕聲道。

“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阳城县| 黄浦区| 淮阳县| 河津市| 即墨市| 华坪县| 吐鲁番市| 永春县| 灵川县| 丁青县| 天水市| 新晃| 遂川县| 抚顺县| 全椒县| 华安县| 扶余县| 衡水市| 神木县| 丰原市| 金川县| 共和县| 乐东| 三原县| 凤冈县| 阿拉善右旗| 三门县| 宜章县| 铁岭县| 泸定县| 辽宁省| 马鞍山市| 阿图什市| 鄂托克旗| 芜湖市| 漳州市| 仁化县| 庄浪县| 苏州市|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