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供應鏈績效實踐指南
- 辛童 陳聰
- 1170字
- 2024-10-16 18:24:19
第2節 為什么要研究供應鏈績效評價
“無衡量莫管理”,績效評價和經營管理本是一對孿生兄弟。企業若想實現管理的持續優化和改進,就必須持續地進行科學而系統的衡量和評估:評估這個系統是否存在結構性的問題,是否需要重構或優化,是否可以提高這個系統的績效,以及如何提高系統的績效。這就是供應鏈績效評價的意義所在。
企業進行科學的供應鏈績效評價和管理,有以下一些益處。
(1)發現問題和瓶頸:通過供應鏈績效評價,企業能夠發現供應鏈中的管理問題和瓶頸。這些問題可能涉及生產過程中的延遲、庫存管理的不足、交付準時率低、供應商管理失效等。通過及時識別并解決這些問題,企業可以改善供應鏈的效率和效益。
(2)降低成本:供應鏈績效評價可以幫助企業確定供應鏈中的成本,并找到降低運營成本的方法。通過評估不同環節的成本和效益,可以優化供應鏈運營流程和節點控制,減少浪費和不必要的支出。這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成本競爭優勢。
(3)改善客戶滿意度:供應鏈績效評價不僅關注企業內部的績效,還關注企業與供應商、顧客之間的關系。通過評估供應鏈的準時交付率、產品質量等指標,企業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可能影響客戶滿意度的問題。提高客戶滿意度對于企業建立良好的聲譽和保持客戶忠誠度至關重要。
(4)提高競爭力:在全球化和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供應鏈績效評價可以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通過評估供應鏈的效率和靈活性,企業可以調整其供應鏈網絡,提高響應速度和定制化能力,從而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并取得競爭優勢。
(5)實現持續改進:供應鏈績效評價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通過定期評估和跟蹤供應鏈的績效,企業可以識別改進的機會,并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持續改進可以幫助企業不斷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和質量,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而言,供應鏈績效評價可以幫助管理者監控、跟蹤和提高運營效率,改善供應鏈績效和組織績效。通過運用先進的供應鏈管理工具,從不同維度(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和運營)衡量和評估供應鏈績效評價結果,可以告知企業哪些是管理薄弱問題,從而有的放矢地及時解決問題,提高績效,幫助企業增加公司價值,增強競爭力和核心能力,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取得可持續發展。
政府和銀行監管機構也可以利用績效評價結果和供應鏈績效排名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整個行業的現狀,對重點企業進行關注,對非重點企業進行“拉、幫、扶”。此外,政府還可以根據供應鏈的發展變化趨勢,進行行業洞察,制定產業政策以實現特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鼓勵高績效企業分享其最佳實踐,帶動全產業鏈生態伙伴的共同發展。
所以,隨著新商業生態系統的出現,學者和供應鏈管理的實踐者都可以從供應鏈績效評價中受益,用好績效評價工具,衡量行業、企業的供應鏈績效和可持續發展績效,并為科學決策提供客觀準確的信息,更好地進行可持續發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