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引子

寫給我的家人

喬伊、凱西、達斯汀和瑪格麗特

***

“你想知道自己的診斷結果嗎?”

我眨了眨眼,愣愣地看著心理治療師,她也看著我。她的辦公室讓人感到寧靜,陽光透過薄薄的窗簾照進來,窗外傳來清晰可聞的鳥鳴聲,屋里有一座小噴泉,正中央放著一顆碩大的大理石球,正吐著泡沫,想來它能幫病人放松。墻上掛著裝裱的散文詩《心之所需》:“你是世界的孩子,從不比樹木或者繁星卑微,你有資格存在于世間。”

然而我并不在那里。心理治療師溫暖的診所位于舊金山,而我身在紐約,正坐在昏暗冰冷的辦公室里,通過電腦上的小窗口跟她對話。我之所以知道她的辦公室里掛著那首詩,是因為她當我的心理治療師已有八年了。可她居然到現在才打算告訴我診斷結果,這著實令人吃驚。

姑且叫她薩曼莎吧。我第一次跟她見面時才二十二歲,當時我住在舊金山,需要解決一個非常典型的“舊金山式問題”——男友是個建筑師型人格(INTJ)的科技男。我有幸找到了薩曼莎。她很聰明,說話一針見血,也很有愛心。我每次分手后,她都會擠出時間為我臨時安排一次咨詢,還在我第一次獨自出國旅行前,買了本真皮封面的旅行筆記本送給我。我們的談話很快就超越了戀愛話題,開始涉及我一爆發就歷時好幾個月的抑郁,以及我對友誼、工作和家庭沒完沒了的焦慮。我太喜歡她了,以至于在我二十六歲搬到紐約后,還在線繼續與她約談。

今天的咨詢從我抱怨自己無法集中注意力開始。薩曼莎先是讓我進行積極聯想,想象自己強大有力,身處一個充滿光明的安全地帶。我半信半疑地試了試,總覺得這很老套,沒什么用。后來,她讓我別對自己那么苛刻——她在每周一次的咨詢中總這么說。“我相信你肯定比你所說的更善于控制自我,”她毫不理會我的白眼,“我不止一次目睹過你戰勝了類似的抑郁狀態,所以這次你也一定可以走出來。”

問題就出在這里——我厭倦了“走出來”,不想再走出來了。我需要一臺升降架或自動扶梯,或者什么藥物,讓我輕輕松松就置身彩云之上,讓我瞬間情緒穩定。我需要被治愈的感覺。

我十二歲時就得了焦慮癥和抑郁癥,那種痛苦像一頭尖牙利齒的野獸折磨著我。多年來,我不斷與之搏斗,每每以為徹底勝利了,它卻總能復活,還掐住我的脖子發起進攻。不過近年來我不斷對自己說,其實這種搏斗也沒什么稀奇。你看,二十多歲的“千禧一代”不都很焦慮嗎?抑郁不就是人類精神現狀的縮影嗎?紐約簡直就是神經病人的大本營,在這里誰能不焦慮呢?

不過三十歲后,一切就變了。身邊那些喜怒無常的朋友接連三十而立,都說自己不再精力旺盛,也不再介意他人的看法,只想潛心過日子。他們穿起了米色亞麻褲子,有了孩子。我也一直期待擁有那份成熟而高雅的冷靜,但是沒有。恰恰相反,我越來越心事重重。我關心超市購物籃是否擺放整齊,擔心海洋塑料污染的情況,努力聆聽別人的故事。我總是擔心這、擔心那,結果把生活弄得一團糟。

我恨這樣的自己。

有位朋友說得對:我已筋疲力盡。三十年來,我有一半時光都在抑郁中度過。

搭地鐵上班的路上,我呆呆看著那些可能跟我一樣也有些神經過敏的人——他們正冷靜地盯著手機——并想:或許我跟他們不同?我有什么問題?大問題?過去一周里,我一直在網上搜尋與我癥狀相符的精神疾病信息。

現在,本次咨詢已接近尾聲,所有鼓勵和肯定的言辭都用完了。我鼓起勇氣問薩曼莎:“你說,我得的是躁郁癥嗎?”

薩曼莎居然笑了。“你得的不是躁郁癥,這一點我能肯定。”她說。也就是在這時,她問:“你想知道自己的診斷結果嗎?”

我不會大喊“這位女士,真見了鬼了,您給我提供了十年的心理治療服務,我當然想知道那該死的診斷結果”,因為薩曼莎教過我如何恰當地溝通。謝了,薩曼莎。

于是我平靜地說:“是的,當然了。”

她似乎咬了咬牙,然后盯著我說:“你從童年起就患有復雜性創傷后應激障礙,其跡象就是持續的抑郁和焦慮。有類似背景的人,逃不過這病。”

“哦,創傷后應激障礙。”我的童年很凄慘,所以我猜到了幾分。

“不是一般的創傷后應激障礙,是復雜性創傷后應激障礙。兩者的區別在于,一般的創傷后應激障礙往往與某一次心理創傷有關,復雜性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患者則多次重復遭受虐待,創傷持續時間久,甚至歷時數年。童年受虐是復雜性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常見誘因。”她說,接著瞟了一眼電腦屏幕的右上角,“哦,時間到了!下周見。”

我一掛掉網絡電話就打開了谷歌,因為“復雜性創傷后應激障礙”這個說法我聞所未聞。令人驚訝的是,谷歌上的搜索結果并不多。我先瀏覽了維基百科,又跳到政府為退役軍人專設的一個網頁,上頭詳細介紹了復雜性創傷后應激障礙。網頁上的癥狀清單很長,與其說是醫學文件,倒不如說是我的人生寫照:難以控制情緒,喜歡過度訴說,容易錯信他人,憂郁茫然,自我厭惡,難以維持與他人的關系,與利用自己的人保持著不健康的人際關系,有過激傾向但無法容忍別人的過激行為。真準,這就是我。

我越往下讀,就越覺得自己人格的方方面面被概括成了一條條診斷結論,指向嚴重的殘缺。真不知道我的病已經發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已徹底吞噬了我整個人。我想要的、熱愛的和懼怕的東西,我與人交談和聆聽他人的方式,我對事物的理解,我的痘痘、飲食習慣,甚至每次喝多少威士忌……這一切都受到了影響。悲劇就在我的血液里奔涌,影響大腦做出的所有決定。

正是這種徹底,令我悲不自勝。幾年來,我努力尋找新的生活方式,想跟從小到大的自己活得不一樣。但突然之間,我遭遇過的所有沖突、損失、失敗,包括生活中的小毛小病,都可以追溯到同一根源:我自己。我根本就不正常。我是自己人生悲劇的罪魁禍首。我是精神疾病的典型案例。

好吧,這就解釋了所有問題:為什么我難以集中精力工作;為什么很多人棄我而去;為什么我錯以為可以踏進高級機構,與出身名門、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起工作并獲得成功……互聯網刻畫出來的這個患有復雜性創傷后應激障礙的人已經報廢了。

我對著辦公室那堵橙色的墻,開始覺得喘不過氣來。我不屬于這里,也無處可去。我在辦公桌前又待了幾個小時,迫切想要證明自己可以完成一整天的工作,卻根本看不清電腦屏幕。同事們在門外放聲大笑,豺狼一般。我拿起外套,沖出辦公樓,走進冷風中。可即使在外頭,我也逃不過。每走一步,都有一個聲音在我腦海中回響:壞掉了,壞掉了,壞掉了!

十年來,我自以為可以跑贏過去。可現在我意識到,逃跑無用,必須尋求別的出路。

我得解決問題,治愈自己。我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故事——迄今為止,它一直建立在對真相的隱瞞和虛假的美好之上。我不能再為自己的人生誦讀不可靠的旁白了,我要堅定不移、一絲不茍地正視自我,正視自己的行為和欲望,拋開我為自己精心編織的謹慎人生——其實它隨時面臨崩潰的危險。

我知道該從哪里著手。每個“惡人”的救贖之路都始于他的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度市| 黄冈市| 盈江县| 大田县| 渝北区| 汽车| 曲周县| 循化| 徐汇区| 平潭县| 塔河县| 天镇县| 敦煌市| 隆安县| 顺昌县| 临海市| 和平区| 碌曲县| 宝丰县| 晋城| 夹江县| 米林县| 咸宁市| 石嘴山市| 会同县| 综艺| 甘南县| 工布江达县| 天等县| 长治市| 丽水市| 隆德县| 灌南县| 东兰县| 大港区| 吕梁市| 长阳| 宣恩县| 洛阳市| 五家渠市|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