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至“簡”:交易思維模式訓練與實戰心法
- 簡放
- 1399字
- 2024-10-16 17:46:40
交易后常犯的錯誤
交易后常犯有以下3種錯誤。
1.推卸責任
很多人在市場里虧錢,不反思自己的原因,而是埋怨市場、埋怨主力等,為自己開脫。
你需要明白的是,做交易的人是誰?是自己。有人強迫你買入或賣出嗎?沒有。既然做決定的人是你自己,那么當你發現錯了時,完全可以第一時間脫身(止損),保存實力等待下一次機會,但你為何沒有及時應對,反而在埋怨別人,推卸責任呢?
在市場中推卸責任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極低。因為推卸責任意味著你不認為自己有錯誤,也就不知道錯在哪里。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談何改正?于是,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市場本身不額外產生多余的錢(分紅等忽略不計),有人通過交易賺錢,必定也有人通過交易虧錢。最后,錢都被有紀律、認知水平高、知行合一的人賺走了。他們能賺走你的錢,必定在某些方超過你。你只要做到有紀律、知行合一、不貪不懼,就可以成為賺錢的那一部分人,這一切,都要從為自己的交易行為承擔責任開始。
2.抗壓能力差
交易環境不同于其他工作環境,因為市場的波動性、不確定性,導致交易者常常面臨巨大的壓力,因為決策結果直接和賬戶盈虧相關。
我們捕捉機會和應對風險,交易中很多重要的決策,都是在市場出現“重大變化”時做出的,而當市場出現“重大變化”時,往往也是交易者壓力最大的時候。比如在恐慌和高潮來臨時,往往會產生一些反轉,這時人的壓力也最大。
所以,交易者一定要明白,交易的性質決定了,你的很多重要決策,必定要在壓力下做出。
因此,抗壓能力是衡量交易者的重要指標之一,很多優秀的交易者,能在壓力下做出理性的決策,或通過提前設定的一些規則,去減輕壓力(如分倉),而抗壓能力差的交易者,在面對壓力時,會不知所措,甚至失去紀律性,導致隨波逐流。
如果在交易中,你經常感到有巨大的壓力,那么你是很難做好交易的,壓力會讓你的操作變形,導致出現情緒化交易,讓體系無法被很好地執行。
所以,想要取得成功,交易者要想辦法克服壓力或提升抗壓能力。抗壓能力和個人的先天性格有關,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能通過訓練來提升,如通過紀律約束,采取分倉分步模式等或在生活中增強運動等。
當你的認知水平提高后,你就會變得更加自律,行動也會更有原則性。
3.沒有風險意識
一個優秀的交易者,必定是一個好的風險管理者。在市場里,優秀的賺錢能力只是其一,賺到錢之后,能守住錢,才是核心。
其實,你只要能管控住風險,每年只需要把握住少數的幾次機會,就可以超越市場上90%的人。
然而,大部分交易者是沒有風險管理意識的,不管市場狀態如何,時刻滿倉交易。當風險來臨時,不知道應對;當出錯時,不知道止損截斷交易,這導致了虧損時大虧,而賺錢時反而畏首畏尾。
盈利的底層邏輯,就是“止損持盈”,虧損時虧損的額度一定要低,只要賺到的錢能覆蓋虧損的錢,長期來看就是成功的。從這個角度理解,交易與其說是抓機會的游戲,不如說是風險管理的游戲。因為,當你沒有了大額度的虧損,依靠復利原理,其實賺錢并不難,很小的復利長期積累都能變成一大筆盈利。然而,大部分人只看“機會”,不看“風險”,所以,“七虧二平一賺”的收益統計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上面講了交易者常犯的11種錯誤,可以說每個交易者都部分或完全經歷過。不同的是,有些人克服了,在錯誤中成長;有些人還在不斷地重蹈覆轍,還有一些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在哪兒。所以,面對錯誤的不同態度和做法,導致的結局自然也不同。那么,成功的交易者又有哪些共同特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