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交易的藝術
書名: 家父劉琨,東晉天命人作者名: 熒光斑馬魚本章字數: 2237字更新時間: 2024-10-21 09:30:00
十月中,互市已經開始了數天。
桓瑋經商回來,借宿在譙城,劉遵得知了便登門拜訪。
這次桓瑋冒著風險,搶先通商,商品自然賣得一干二凈,換來了不少馬匹、布帛和少量五銖錢。
西晉短暫發行過貨幣,但八王之亂把天下搞得民不聊生,各地要么就回到以物易物或者以布充當貨幣的狀態,要么就用回東漢和三國時的貨幣。
只有最南邊的廣州和交州,因為海上貿易發達又位置偏僻,反而遠離戰亂,流通的是金銀。
桓瑋一邊與劉遵寒暄,一邊煮茶。
水已燒至第二沸。桓瑋舀出一瓢水,又在鍑中投入適量碾好的茶末,再加入剛剛舀出的水。片刻過后,茶湯的漩渦中心便起了泡沫。
劉遵之前都是如后世那般,直接將茶葉放到沸水中,此刻無要事在身,便也欣賞起茶藝來。
煮至第三沸,桓瑋將茶湯分入茶碗。劉遵拿起碗,未等入喉已嗅到陣陣芳香。
“果然清香撲鼻。”
“蔎者,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劉兄久居北地,今日請務必賞面。”
品過茶后,桓瑋卻主動問起靳月光何以沒有一同前來。
劉遵想不到桓瑋將話題扯到此處,便隨口說婦道人家,不便外出。
“鮮卑女子高大白凈,西域蠻女熱情似火,南海昆侖小巧嬌俏,不過扶南人黠惠知巧,與其交易大不易也。小郎君若然要換換口味,桓某必定盡力為之。”
劉遵不料桓瑋說話如此直白,他心想:你這不是害我么,還好沒帶靳月光過來,不然當場就要被她拿匕首去了勢。
桓瑋見劉遵面露不悅之色,也不答話,以為是不合品味,又開口說:
“湘、梁、益諸州,每多窮困;淮揚之地,亦不乏破落之南渡人家。如今大亂之世,十室九空,女子卻還得嫁人,小郎君不便開口,桓某也只是一番好意。”
劉遵心想,也不知是這個時代風氣如此,還是桓瑋刻意討好他,現在他哪里有心思去想這些。不過劉遵心意一動,一個想法盤踞腦海,他開口道:
“劉某得此佳偶,已是三生有幸,不作他想。不過我有一故友被困青州,不知桓兄能否助其至建康?”
桓瑋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他忍住訕笑說:“劉兄果然品味獨特,所謂君子如玉,豈是俗世女子能相比。青州應可經海路南下建康,不過此事桓某亦無十分把握,需至建康一看,才作答復。”
劉遵心里想的,其實是把段文鴦救回來。畢竟再過一兩年,等石虎大軍壓境,就神仙都難救了。
桓瑋說:“小郎君不是外人,是次通商不過數月,很快又會有戰事,所以桓某才披星戴月也要提前出發。”
其實歷朝歷代都有互市或者通商,譬如漢代通過關市,以金﹑錢﹑米﹑酒等換來匈奴的牛、馬﹑裘、革等物品,或是與南越交換當地海產和奇珍異寶。
關市在朝廷的嚴格控制之下,不僅定期定時方可開放,而且嚴禁鐵、鐵器、兵器等戰略物資的交易。商賈必須獲得官方頒發證件才能交易,也必須符合規定品種和數量。
違者輕則罰沒拘役,重者甚至流放處死。
西漢時期,呂雉親自頒發禁輸金、鐵、田器和母畜令,更引起了南越和漢廷連年戰爭。
到了東漢,烏桓、鮮卑、匈奴等外族因物質缺乏,屢屢寇邊。朝廷通過與邊疆少民及外國貿易交換物資,維持疆土安定。
隋朝也在突厥、吐谷渾等民族聚集交錯居住的地方,如張掖、武威等地繼續互市,以期“啖之以利,勸令入朝”。與此同時,朝廷還在西北邊境地區設交市監,管理互市事宜。
但祖逖這次互市屬于各方默許的軍市,和中央官方層面光明正大的官市差別不小。
劉遵邊分析,邊揣測著桓瑋話里意味。
祖逖有晉室加封的官職,雖然比虛名好不了多少,但加上兵權就有了話語權。
而石勒的目的本來就不是出于經濟因素,只是為了暫時穩住祖逖,避免腹背受敵。
另外,互市嚴禁管制品交易,雖然邊境塢堡星羅密布,大多數還是漢人的,桓瑋要如法炮制之前做法也未嘗不可,但已失了先機。
只要利潤足夠大,就會有鋌而走險的人,祖逖也阻止不了。
很多胡人缺乏物資,即使高價也不得不購買漢人貨品,這個需求是存在的。
互市其實相當于隱蔽的貿易戰,石勒就算不懂,張賓那班謀士肯定也能看出來。
因此從各方面來看,這次互市注定只會是臨時停戰協議。大家打累了,先停下來喝口水吃口飯,等緩過來了再繼續打。
什么時候重新開戰,誰也心里沒底。
分析完基本情況后,劉遵大概知道桓瑋為何要這般熱情了。
他直截了當地說:“不知桓兄手上有何貨物,尚未賣出?”
桓瑋命手下抬了一個沉甸甸的木箱入內,“只剩少許鹽未及賣出。劉兄可否代勞?”
劉遵細問之下,才知道這種木箱一共有十個之多,但他現時哪里有財力接下這批貨。
“能與劉兄相識,是桓某之幸。我欲南下建康,此等白鹽勝似雪,卻不便處置。
“到期時我與劉兄二八下賬,便也不須計較那區區成本。”
桓瑋這段話令劉遵聽得頭皮發麻。
互市之地定在譙城以北的高平城,但之前劉遵從陳留方向過來時初遇桓瑋,陳留卻在譙城以西。也就是說,桓瑋的路線根本就不是北上高平,他拿憑證純粹是為了當護身符。
鐵器的利潤那得多大呀,這家伙搶跑一趟就賺夠了。
剩下這些鹽,就是用來結交劉遵的。
從桓瑋角度來看,如果自己去互市,先不說要雇人、來回行程等,鹽這種管制品就不好處理。劉遵現時等同于祖逖部屬,因此還不如大方點做個順水人情。
而且桓瑋知道劉遵沒有本錢,還豪氣地讓劉遵先拿貨,等賣出了再分賬。
其實直接交給祖逖也是一樣的,但這就少了一個結交劉遵的機會了。
這人實在太懂做生意,劉遵根本找不到拒絕理由,他太缺錢糧了。
劉遵打開木箱,鹽堆雪白如皓。
“看來商人也有愛國的。”
劉遵心中暗嘆一聲,對桓瑋說:“自古民以食為天,鹽乃食肴之將。桓兄為俗務所困,不得抽身,我等豈可坐視不理?”
桓瑋自然大喜過望。他見正事已談妥,又與劉遵天南海北聊了若干見聞,便命人將鹽送到劉遵住處。
莫名其妙就多了個天使投資人,劉遵也沒了看兵書的心思,他想的是盡早把這送上門來的彩票兌換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