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
相對而言,餐后血糖受飲食影響很大。進餐后,隨著食物的消化吸收,餐后血糖水平會逐漸升高。與此同時,胰島素開始分泌并迅速增多。胰島素一方面促使血糖被細胞利用,另一方面促使血糖轉化為糖原和脂肪儲存起來。胰島素的總體作用就是使餐后血糖逐漸降低。可見,餐后血糖水平是由飲食(尤其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或糖類)消化吸收和胰島素作用共同決定的。正常情況下,兩者之間有協作關系,互相配合,即飲食糖類攝入多一些,胰島素分泌也多一些,確保血糖很快下降,到餐后2小時時,已經處于較低水平(<7.8mmol/L)。如果餐后2小時血糖未能下降至這一水平,則反映胰島素作用缺陷。一般認為,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是衡量胰島素功能的最佳指標。不過,在臨床上,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并不是在隨便吃一餐之后2小時抽血檢測,而是要做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即在空腹條件下,先抽血(空腹血糖),再喝一杯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然后在0.5小時、1小時和2小時分別抽血檢測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