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6年,春三月,金軍元帥帳外,陽光明媚得驚人,直叫人睜不開眼。但在帳內(nèi),張邦昌只感覺如處冰窖。
原因無它,實在是眼前的景象太過駭人。
“康王殿下是覺得我女真人的斧頭不鋒利了嗎?”
“二太子說笑,只是本王的劍也未嘗不利。”劉備嘲諷道。
金國二太子斡離不完顏宗望居高臨下,手持巨斧指著劉備,劉備亦拔劍出鞘,銳利的目光直對金國二太子完顏宗望,其中沒有絲毫膽怯。
有一眾勇士生死相隨,我劉玄德還有什么好怕的?
而四周的刀斧手早已嚴陣以待,只等完顏宗望一聲令下,就要將大帳內(nèi)的宋人砍成肉泥。
“本帥有意和談,但賢弟多次壞我大金禁忌,縱使和談,你家的東京想必也就是下一個遼國的上京了。”完顏宗望的臉色愈加寒冷,聲音中威脅意味十足。
康王死活,當然不重要,但如果這個康王此刻膽怯了,為了自己的命開出了他無法拒絕的條件,他也不是不能放過康王。畢竟,歷史上有高祖遺風的人多了去了,但卻有幾人立下了如劉邦一般的偉業(yè)?
“哈哈哈,沐猴而冠之輩也敢欺我大宋,二太子只管攻城便是。”劉備大笑,既然已經(jīng)撕破臉皮,他也不打算再給完顏宗望留絲毫的面子。
區(qū)區(qū)北方韃子,也敢在老子面前耀武揚威?
事已至此,張邦昌不害怕了,他此刻只想哭,殿下,不就是黃金嗎?不就是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嗎?為了咱們的性命,為了大宋百姓的安居樂業(yè),有啥不能給的?
“從秦朝始皇帝開始,就沒有割地賠款的傳統(tǒng)!如果二太子想打,我大宋隨時奉陪。”
康王語出驚人,如疾風暴雨,又讓這對峙的氛圍凝重了幾分,根本不懼怕這四周滿臉兇惡的女真甲士。
“這真是趙家兒郎?”見劉備氣勢如虹,張邦昌暗自問道。太宗何曾有過如此英烈的子孫?
兀術(shù)則不待宗望下令,手中的砍刀重重揮下,咔嚓一聲響起,其前的幾案斷成了兩半。
四周的甲士亦同時上前一步。
“王爺,您這連金人都不如呀!”張宗昌心里悲傷至極。哦,不對,旁邊這群兇神惡煞女真人的好像還是更不是人一些。
“老李,這下如你的愿了?”張邦昌轉(zhuǎn)頭望向李邦彥,李邦彥顯然也是被此場景嚇了一跳,臉色蒼白無比。
“看你之前大話說得怎樣大義凜然,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張邦昌死到臨頭,他依然不忘嘲諷一下這位他在仕途上最大的競爭對手。
“唉,也罷,這輩子應該就隨康王交代在這了”張邦昌搖頭嘆道,接受現(xiàn)實,心里反而是不再害怕了。
“可惜俺老張可是大宋的少宰呀!”他此時反而想起了身后之事。
既然都是死,那好歹,日后史官記載,咱張邦昌也得是不辱使命,可謂大宋忠良。如果再慷慨一些,再悲壯一些,謚號約莫能混個文正?與范仲淹同堂?他范仲淹也沒有出使敵軍然后死節(jié)!
是了,到時候咱也是張文正公了!
人家到時候提起大宋太宰,首先得想起咱張邦昌。
你說什么,咱還不是太宰,那不是還有追贈嗎?追贈了咱不就是了?眼下這場景,不追贈也不行了!
想到此,張邦昌反而徹底接受了現(xiàn)實,感覺熱血一下沸騰了起來,一腳同樣踹翻了身前的幾案,從旁邊正在看熱鬧的完顏撒離喝腰間抽出了長刀。
奪過腰刀,張邦昌直指宗望,高聲大喊:“我張邦昌食君俸祿,為君份優(yōu),今當報國,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刻的張邦昌,可謂是古之遺風!堪稱當代蘇武!
見到張邦昌好不容易支棱了一回,李邦彥眼皮抖動,我就要吐血了,你張邦昌是沒聽到完顏宗望不殺大宋宰執(zhí)嗎?你在這熱鬧個什么勁兒?你再寧死不屈,人家女真人也不鳥你。你就不能想想該怎么救王爺嗎?
其實鬧了這樣的烏龍,也不怪張邦昌,張邦昌來金營后精神一直處于緊繃狀態(tài),又因為挑食不怎么吃飯,現(xiàn)在全靠一口氣撐著,只想趕快回汴梁。至于完顏宗望說了什么,他當然沒聽見。
見張邦昌都一反常態(tài)如此一往無前了,劉備心中也是愈加感動,甚至還產(chǎn)生了一絲絲愧疚。看來,先前是自己誤會了人家張邦昌,張相公也不全是一膽小無能之人呀。
就連韓世忠和曹曚,也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正持刀而立的張邦昌,在心中感慨自己識人不明。
“哈哈哈,二太子,我大宋宰執(zhí)根本不稀罕你的仁慈。”劉備笑得愈發(fā)豪邁。不得不說,張邦昌這一烏龍,確實讓宗望一時間有些進退兩難了。
宗望自小就如希尹一般喜歡漢學,當然清楚大宋的制度。宰執(zhí),可是百官之首,殺一閑散王爺,這些官員會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但如果殺了張邦昌,那宋國中的一些官員怕是要跟大金死磕到底了。
你女真人連宰執(zhí)都敢殺,那就更別說我這一小小的知縣知府了。
大宋重文輕武百年,其積弊固然深重,然而亦有其獨到之處。天下讀書人的心,還是向著趙官家的。如果張邦昌固然是靠著溜須拍馬才得以官運亨通,但那也是從科舉修羅場中殺出來的進士,也是天下文官之首,更是無數(shù)學子的向往。
若誅殺了張邦昌,那兩河地區(qū)的學子又怎能對大金心生歸順之意?然而張邦昌已然拔刀相向,若不將其一并除之,單殺康王又有何意義?殺一留一,又如何彰顯我大金威嚴?
宗望對此感到頗為頭疼,今日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何宋國那些寧死不屈之人,從平州到汴梁千里路程都不曾見過,當下竟如春筍般層出不窮?
李邦彥此刻則是思緒波濤洶涌,與劉備相處的這些時日讓他產(chǎn)生了與李綱一樣的看法,大宋之興,惟賴康王!宗望此番舉動,多半還是因為所求被王爺徹底拒絕了。只要金銀給夠,沒有什么是不能談的。什么斥候、什么臉面,都是借口罷了。
然而,金銀的分寸究竟如何把握?怎樣才能以恰當?shù)慕疸y贖回康王的性命?又如何在交付金銀之后確保宗望不再生輕視我大宋之心?
不得不說,李邦彥的立場已經(jīng)由投降主和徹底轉(zhuǎn)變?yōu)榭蓱?zhàn)了。他先前主張和談,并非是多害怕女真人,而是實在是對大宋的趙官家們太了解了,即使是當下打了,之后也會談和的,既然怎么都是和,那干脆也別費力氣了,不過都是苦一苦百姓罷了。
但現(xiàn)在,劉備的出現(xiàn)讓李邦彥等人看到了戰(zhàn)勝女真人的曙光。既然勝利有望,又何必急于求和?
畢竟,并非人人都能不顧身后之名,任由后人指指點點的。
正當雙方陷入沉思之際,宗望忽地露出一抹冷笑,猛然抬起另外一只正在垂落的手臂,將手掌重重落在了巨斧的鋒利刃口上。他用力緊按斧刃,銳利的斧刃割破了他的肌膚,鮮紅的血液隨即沿著斧刃緩緩流淌而下。那劇烈的疼痛與濃烈的血腥味使得宗望的思緒從混沌中覺醒,變得異常清明。
“果然,相較于漢人,我們女真人還是不免有些小氣了。”宗望的腦海中忽的閃現(xiàn)出當初與阿骨打在春捺缽參加頭魚宴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是日,春水清澈,暖風微熏,萬魚沸騰,天祚帝吃著從江水中捕獲而出的第一頭魚,居高臨下,如天命所歸,命附近各族部落頭領(lǐng)依次獻舞,眾首領(lǐng)無不從之。
唯有阿骨打,坐于案后不為所動,視天祚帝身后的契丹甲士于無物。他侍立于阿骨打身側(cè),偷偷傾身看過去,從阿骨打黝黑粗糙的臉上看不出一絲悲喜,太祖不動,不言,不笑,像鐵鑄的泥人一樣。
遼以鑌鐵為號,在那一刻,遼國的鑌鐵,算是銹了,唯有大金,不朽不壞。
“想靠著天命糊弄人,我反而被天命糊弄了。”宗望的笑容由冰冷轉(zhuǎn)為濃濃的自嘲。
“文官之首又如何?世間諸事,又豈能盡遂我的心愿?”
“士人不從我大金,我就去殺個人頭滾滾,數(shù)十年后,自有大儒替我辯經(jīng)。”
“天下不歸心,那我就去殺到天下萬民歸心!”
完顏宗望一揚巨斧,其面前的幾案也隨之碎成了兩段,“宋國宰執(zhí)若一心求死,就一并殺了吧。”
“是!”甲士齊齊亮出刀刃,帳中一時有無數(shù)亮光閃過。
“列好陣仗!”宗望下令。宋人已如甕中之鱉,擒殺已經(jīng)是必成之事,但仍需嚴陣以待,以防宋人反撲。帳中的每個金軍甲士,都是可以在馬背上沖殺敵陣數(shù)回合,以一當十的好手,斷不可輕易在此刻折了。
禁軍甲士從四面步步緊趨,向宋國眾人包圍而來。至于兀術(shù)、赤盞輝等金國貴人,則已是從座位上騰挪而出,以免受到波及,只余下郭藥師一人在原地面色難看。
“罷了!”郭藥師嘆氣,隨后起身,走至劉備身旁,抽出腰刀指向宗望。
“我以為郭將軍是明智之人。”宗望冷聲說道。
縱然戰(zhàn)時陣中不和乃是兵家大忌,常勝軍,也是要一并除之了。
可以預見的是,此宴之后,無論劉備生死,金人必須要退兵了。
“完顏宗望,這一路上,帶著你們這些女真韃子從燕京到汴梁,老子欠你們的早就還清了。”郭藥師怒喝,隨之轉(zhuǎn)頭向著康王低語:
“王爺,往西邊突圍,西邊是我常勝軍所在之地!”
“兀術(shù),你速去調(diào)遣兵馬以圍住常勝軍的大營。若見營中有人膽敢拔刀相向,格殺勿論。”宗望從郭藥師拔刀的那一刻就看出了郭藥師的心中所想,即刻向兀術(shù)下命。
“謹遵元帥命!”眾甲士為兀術(shù)讓開了一條道路,兀術(shù)小跑著出了帳門,赤盞輝、撻懶等人緊隨其后。
“全殺了!”宗望再度下令。
金軍甲士沉默不言,只是不斷朝著宋國眾人靠近。
“結(jié)陣!”劉備同樣向著宋國眾人下命。曹曚、韓世忠等人圍成了一個圓陣。四散突圍,只有死路一條,結(jié)陣向前,方有一線生機。
見金人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李邦彥內(nèi)心如一群熱鍋上的螞蟻,焦急如焚,直接一拍大腿:“金國二太子,且慢!”
完顏宗望絲毫不為所動,李邦彥急得直接起身,再度大喊:“開封牧!康王不是尋常王爺,康王是開封牧!二太子殺了康王,宋金兩國就再無回旋余地了!”
宗望揮手,金軍刀斧手停在了原地。
見言語有了成效,李邦彥趕緊再度補充:“郭藥師,你來告訴二太子開封牧的分量!”
宗望看向郭藥師,郭藥師急忙答道:“宗望,依宋國舊制,親王領(lǐng)開封牧位同儲君,區(qū)區(qū)肅王,是不如康王的。”
宗望看著郭藥師與李邦彥二人的垂死掙扎,嘆了一口氣,“本帥也不想刀劍相向,別說是儲君,就算是趙官家今日親臨了,為平眾怨,也得死。”
宗望再度揮手,金軍甲士再度逼近。
見儲君一事依舊無法讓宗望回心轉(zhuǎn)意,李邦彥一咬牙,再度開口:“二太子,刀下留人,尚且有歲銀賠款一事,殺了康王,兩國至此不死不休,再無賠款歲銀一說。”
宗望眼皮跳動了一下,手上卻是依舊沒有動作。
“十萬兩!黃金十萬兩!”李邦彥急促出聲。
聽到具體數(shù)量,宗望終于是再度揮手。
“十萬兩黃金,買我們的命!二太子用兵有孫武白起之風,自當明白擅殺大宋儲君之害。”李邦彥走出座位,直直來到宗望近前,拱手而道。
“康王所為,豈能干預官家與元帥之間的和談,望二太子明鑒。”李邦彥躬身一拜。
殿下,此刻不是意氣用事之時呀。
“一百萬兩!一百萬兩黃金”完顏宗望直接獅子大開口。
李邦彥躬身沉默,見其沒有動作,完顏宗望的手再度就要垂下。
李邦彥狠狠咬牙,終于開口:“一百萬兩就.....”,但卻被劉備打斷。
劉備嘲諷一笑:“完顏宗望,你們金人真是貪得無厭!一百萬兩黃金,就算把汴梁掘地三尺,都是湊不出來的。”
“但是,你想要黃金,來!予汝黃金十萬兩!”
劉備話罷,緩緩從胸間掏出了一張黃麻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