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民以食為壽的食療養生法(1)
- 壽比南山: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歲以上老人
- 高正編著
- 5758字
- 2015-01-05 23:31:26
平時常聽人說“民以食為天”,這大概是說以“食”養命。來到如皋,聽到的卻是“民以食為壽”,說的是以“食”養生。如皋人對于飲食的偏好,對于食材的選擇、加工,都沖著健康養生而去。經過千百年的傳承,這些食療養生方法早已養育出了成千上萬的長壽老人。這對于想要追求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的長壽方法的人們有著借鑒作用。
“淡、雜、鮮、野”:長壽飲食的不傳之秘
在如皋無論你是下館子吃桌菜,還是到百姓家里吃家常菜,不久你就會發現如皋人做菜甜不似南方的濃,咸又沒有北方重,也吃點辣,也吃點蒜,但終究不能忍受太沖太烈的味道。如皋人因地制宜,把北方的粗糲、豪放,南方的精致、淡雅,中和成了“淡、雜、鮮、野”的飲食風格。
淡。如皋人講求的清淡飲食分兩個方面:一是指口味淡,不辛辣,少油膩、少鹽糖,少食動物、煙熏煎炸食品。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清淡飲食最能體現食物的真味,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的營養成分。二是食材的選擇上講求以素為主。比如青菜,它是如皋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其中一種冬季長成的黑塌菜,更是如皋人的最愛。因其貼地鋪展而生的外形,如皋人又叫它塌棵菜、趴趴菜。黑塌菜耐低溫,越是霜打雪埋,味道越好,所以有“臘月里青菜賽羊肉”之說。
凡是吃過黑塌菜的人,無論是家鄉的游子還是外來的客人,都對它印象極深,直呼好吃。這些年如皋人出外走親訪友,黑塌菜也是必備的土產之一。因為黑塌菜葉肥、梗少、極易炒熟,所以如皋人在做黑塌菜時,總是以旺火輕油爆炒,待菜炒癟后加一點點白糖以提鮮,再加入少許鹽調味出鍋。牙口好的,以吃口脆響為妙,家有老人的可加點水再多炒兩鏟子。黑塌菜往往還被用來做紅燒肉、扒紅蹄等葷肴的“襯菜”,而黑塌菜,吃的是特產美味,傳播的是長壽之鄉的文化精粹。
結果總是下面的“襯菜”先被吃光。多數的如皋老人并不知道青菜里含有多少營養的學問,只不過憑了口口相傳的一些諺語,如“肉生痰,魚上火,青菜豆腐保平安”“青菜清火,豆腐定心,蘿卜化痰,芹菜生津”,依樣畫葫蘆地去吃,卻吃出了健康長壽來。
到如皋人家里做客,主人向你推薦得最多的,除了黑塌菜,就要數白蘿卜了?!叭绺尢}卜賽雪梨,又好吃來又便宜”“白蘿卜呀嘎嘣脆,吃了能活百十歲”“蘿卜吃得噴噴香,不勞醫生開藥方”“秋天蘿卜收,大夫袖了手”“十月蘿卜小人參,吃了一生不害病”。從這些諺語中就可以看出如皋人對蘿卜有多偏愛。
多數的如皋老人并不知道青菜富含多種營養元素的大道理,但“青菜豆腐保平安”的俗諺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證,普通的鄉野蔬菜讓老人盡享天年之樂。
如皋老人喜歡把白蘿卜當水果吃,有拔出蘿卜洗洗泥,剝了皮就吃的;有將蘿卜切成小塊用刀拍扁澆上醬、麻油拌了吃的;有將蘿卜切成絲,與蝦米、香菇、肉丁和餡做成餡餅、包子吃的;實在吃不完的蘿卜還可以腌制成五香、酸辣等各種風味的蘿卜干慢慢吃。
蘿卜的營養豐富,其藥用價值同樣不可小覷。清朝如皋籍醫家丁其譽在《壽世秘典》中總結了蘿卜的藥用價值:“氣味辛甘平、無毒。主下氣、定喘治痰、消食除脹、利大小便。”在如皋市如城鎮的后街里巷,??吹接欣咸谀槂蓚鹊奶栄ㄉ腺N上指甲大小的蘿卜皮。問其有何作用,老太太回說:“貼了心里清爽,眼睛不糊。”之后又補充道:“最好用稻谷揚花時節的‘楊花蘿卜’。”問其為什么,她說:“上輩人就是這么傳下來的?!笨磥磲t家與民間對蘿卜的藥用價值都推崇備至。后來查了相關資料,發現蘿卜皮貼太陽穴果然有藥療作用。將其貼在太陽穴上,能治療頭風?!夺t林繩墨·頭痛》中提到“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頭痛經久難愈稱為頭風病,而蘿卜皮中含有的辛辣成分能發散行氣,起到活血散瘀的作用。
太陽穴是一個能清肝明目、通絡止痛的穴位。將蘿卜皮貼在太陽穴上,皮中的辛辣成分——蘿卜硫素,會滲透到皮下,刺激穴道從而調節自律神經,丘腦下部分泌的肽鏈氨基化合物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嗎啡肽,能止痛和擴張血管,所以此辦法能有效治療并緩解頭痛。
這也難怪,這么高深的藥理老太太怎么能說得清呢?一句“上輩人就是這么傳下來的”大而化之,實在機智。
我在如皋白蒲鎮也碰到一位107歲的老人,名叫楊同新。據當地人說,他年輕時能挑上250斤重的擔子,一口氣走上十幾里路。到了80歲時他依然精力充沛,飼養了8頭耕牛。他102歲去醫院體檢時,血壓、血糖、血脂一切都正常,心肺功能也沒有明顯衰退的跡象。這令他的左鄰右舍和醫生連連稱奇。問及老人飲食上有什么偏好時,楊老先生的后人用手捏成個蘿卜狀的樣子說,老人一生就愛吃蘿卜,其他水果幾乎不沾嘴,每天雷打不動地生吃兩個蘿卜,為此家中專門辟出一塊自留地種蘿卜,供他長年食用。
如皋人的“淡”口味也合乎了古人提倡的“甘而不濃,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的經驗??谖肚宓?,是對許多現代富貴病的主動抵御,如皋層出不窮的百歲老人就是證明。
如皋養生小知識
豆腐腦:健康詩意一起喝入口
如皋人不光喜歡吃豆腐,更喜歡喝豆腐腦。因為豆腐腦既保留了豆腐全部的營養和食療成分,又以其適口性深受如皋老人的喜愛。如皋豆腐腦獨特之處是薄而透,比其他地方那種厚墩墩的豆腐腦更勝一籌。在如皋,賣豆腐腦的店一般都是和燒餅店搭檔在一起的。豆腐腦的制作過程很“透明”,坐在燒餅店等燒餅出爐的同時,就可以欣賞到豆腐腦的制作全過程。先是從熱氣騰騰的湯鍋里舀上一大碗湯,然后將榨菜丁、蝦皮、香菜、紫菜等七八樣佐料放在湯里調好味,再用特制的銅片勺,從木桶中片出豆腐腦放入湯碗中,腦花如云彩般大片大片地浮在湯面上,最后淋上麻油,撒上蔥花,一碗喝起來嫩滑、活泛、有滋有味的豆腐腦即大功告成,如皋人再送它一個雅稱“喝白云”,更是令美味美感撲面而來。別小看了加這點湯水,它提升了豆腐腦的滋味和口感,讓你吃起來似有若無,口感特爽,尤其搭配燒餅、油條等早點一起食用,味道更佳。
不少手巧的如皋老人還會在家里自己做豆腐腦。選上好的黃豆一小把,用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放入家用豆漿機里打碎用細紗布濾去豆渣,再放入鐵鍋中燒沸后盛入大碗中,涼涼備用。點豆腐腦,有兩種點法,一是用石膏點,另一種是用鹵水點。大多數賣豆腐腦的是用石膏點,因為石膏便宜,成本低,但口味遠不及鹵水點的香。把稀釋好的石膏或鹵水倒進另一小碗里,用筷子攪動起來,然后把它緩緩倒入豆漿碗里,這步叫點漿。點完漿后,稍等幾分鐘豆腐腦就成型了。撇去上面的浮沫,用嘴一吹,看到豆腐腦出現“小米?!保f明豆腐腦點成功了。
雜。我曾經問過許多如皋的百歲老人:“您最喜歡吃什么?”結果多數老人都回答說:“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边@既說明如皋老人生性隨和,也說明他們不挑食、吃得雜。粗糧、瓜果、蔬菜、肉禽、水產,雜七雜八,樣樣不挑嘴。因為雜所以營養全面、均衡,身體要什么就給什么,怎么能不健康長壽呢?
《黃帝內經》中提出了“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膳食養生原則,這正與如皋人喜雜食的習性相符合。
如皋百歲老人的飲食離不開粗糧,形成了以大米、玉米、小麥、大麥、元麥為主的谷類,加上紅薯、南瓜、豆類、蔬菜為主食,佐以肉類為輔食的膳食結構。至于花生、蠶豆之類炒貨,老人們口袋里也不缺,做“零嘴兒”取食。
生活在農村鄉鎮的長壽老人,更是食品多樣化的受益者。在新姚鄉,一位百歲老婆婆,以嫻熟的動作把一桶水從10米深的井中提上來,倒入屋內的水缸中,竟然滴水不漏,其動作的嫻熟程度令人嘆為觀止。雪岸鄉的曹友珍百歲時還能穿針引線,下地拔草,剝蠶豆;白蒲鎮的郭呂氏百歲時,依然為家鄰好友張羅紅白喜事,充當司儀,還能下廚炒得一手好菜。問起百歲老人的飲食秘訣時,他們說的都差不多:“家里有什么吃什么,樣樣都吃不挑嘴?!逼鋵嵾@里面的“不挑嘴”還是有“新”“舊”之分的。在舊社會,這些老人家里窮,也沒什么可挑揀的,所以只能有什么吃什么。新社會,人們的生活富裕了,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什么吃了健康就吃什么。
花生:老人小孩都愛的延生果
“炒花生,炒蠶豆,噼啪噼啪翻跟頭。”不少如皋老人雖然進入了耄耋之年,卻還記得兒時的童謠。
花生又名長生果?;ㄉ字懈缓S生素E,可增強大腦的記憶功能,抗衰退老化,滋潤皮膚;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硒和白藜蘆醇可以防止血小板的凝結,降低血黏度;維生素C有降低膽固醇,防治高血壓和冠心病的作用?;ㄉ淄鈱拥钠しQ為“紅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對多種出血性疾病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花生米中不含膽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營養價值高于大豆。花生中的蛋白質含量為25%?30%,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的含量高于其他堅果,是牛奶、肉禽的天然替代食品,對老人來說是平衡膳食的良好選擇。
如皋的高沙土很適合種花生,所以如皋出產的花生又多又出名,讓老百姓享了不少口福。對于剛剛出土的花生,如皋人稱之為“水泡花生”,這時最宜連殼用咸菜鹵水煮了吃,也最適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吃。
待花生曬干剝成花生仁后,可制成“延生果”吃。具體做法是,將花生仁放入淡鹽水(1∶10)中浸泡兩小時后,撈出晾干,再放入鹽水中浸泡后晾干,像這樣反復四次即可下鍋炒至象牙色,咸香酥脆的“延生果”即大功告成。涼透后裝入密封玻璃罐內,留著日后哄小孩、敬老人最好了。明明是“鹽生果”,可如皋人偏要將它稱為“延生果”,雖一字之差,卻盡顯如皋人對飲食養生的期盼。
如皋養生小知識
節氣是新鮮食品的集結號,瓜果蔬菜一聽到集結號,紛紛從地里、從枝頭冒出來,跳到如皋人的餐桌上,為人們帶來新鮮的活力。
鮮。如皋人喜歡嘗“鮮”,尤其是老人,總認為時鮮的食物能給自己垂老的身體帶來新鮮的活力。而節氣就是新鮮食品的集結號,不少食材就是憑借應季吃個新鮮。如皋老人歷來口福不淺,每年蕎麥一熟,就有攤餅吃;大麥上場,就有“焦屑”吃;元麥剛熟,就有“冷嫩”嘗。
“蕎麥攤餅楊柳香,吃了到老不害瘡?!闭f的是在清明節前后,剛從楊柳樹上捋下來的新鮮柳芽,與蕎麥屑混合,攤成蕎麥攤餅。老人從時鮮的食物中,吸取全新的自然能量,健康長壽自然不在話下。
食物的“鮮”除了時鮮,還有新鮮的含義,如皋人稱之為“出水鮮”。最好是新近摘采或剛剛生產出來的食物,這樣的食物最能保持原有的營養成分。如皋人的冰箱里很少貯存蔬菜,基本都是當天趕早市去買來當天的新鮮食物。平常人家,蔬菜基本當天吃完,很少吃“隔宿菜”。
“鮮”字還有一層含義,即食品口感的鮮美,如水產、海鮮一類,如皋老人也是百吃不厭。如皋老人對待“選鮮”都自有一套“門兒經”。
104歲的孟新民老人,家住如城錦繡苑。他年輕時,家里的蔬菜、魚肉都是自己每天上街采購,進入老年后他是只“說”不“動”,輪流由兩個兒子每天去菜市場買菜。子女們都知道他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挑買新鮮菜的“門兒經”:想要買到剛宰殺的豬肉,要選透明粉紅色,油脂色白而起光,紋路越細,肉質越嫩;雞肉要挑雞皮毛孔隆起的;選魚要選魚肚子壓下去還彈得起來的,眼珠飽滿透明,鰓幫鮮紅,魚鱗完整的;蝦要活蹦亂跳的;文蛤要張合自如的;蔬菜要葉翠稈挺的;芋頭要當場刮毛的;毛豆要剛剛剝好的;豆腐、茶干要不黏乎的……幾十年的堅持“選鮮”“嘗鮮”大大增強了老人的體質,終于“嘗”出個百歲老人。在央視國際頻道《長壽秘訣》欄目播放的鏡頭中,孟新民老人在居民小區做體育器材健身時,神采奕奕,俯仰自如,讓人感嘆不已。
如皋養生小知識
蕎麥:麥中第一鮮,抗衰老佳品
蕎麥是麥屬中成熟較早的品種,去殼后可磨屑食用。蕎麥一收上來,做成蕎麥屑攤餅、糊粉、疙瘩各種小吃,味道奇美,圖的就是個“鮮”字,是如皋老人喜食的新糧。
蕎麥性涼味甘,有健胃消積、去汗止瀉的作用。適宜食欲不振、飲食不香、腸胃積滯、慢性腹瀉、夏季濕疹的人食用?!侗静萸笳妗分杏涊d:“凡白帶、白濁、泄痢、痘瘡潰瘍、氣盛濕熱等癥,是其所宜?!笔w麥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可以增強血管的彈性,擴張冠狀動脈并增加其血流量,所含的蘆丁則有降血壓、降血脂的功能。所含的微量元素鉻,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元素,其中大量的B族維生素,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如皋的人們把收來的蕎麥磨成面,多數用來贈送親朋好友或自家食用。清明節時,如皋老人喜歡把蕎麥面、雞蛋調成糊狀,撒上新摘的楊柳嫩葉、蔥花和鹽,調勻,在鍋上鋪成薄薄的攤餅,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
“六月六,吃塊焦屑長塊肉。”這是如皋農村的一句諺語。農歷五月,三麥都已登場。農民將大麥曬干炒熟,磨成“焦屑”。炒焦屑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會,嫩火又不香。
城里人吃焦屑是嘗鮮,小半碗焦屑,一調羹紅糖,用開水調成糊,既香又甜。農民吃焦屑是當飽的,盛一大碗薄粥,舀半瓢焦屑,一邊吃,一邊拌,要干干的才香,說“吃焦屑,拌唾咽”就是這個意思。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寫道:“大麥為五谷之長。主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補虛勞,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谷食,止泄,不動風氣。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膚。為面勝于小麥,無燥熱?!庇终f,“久食,頭發不白。和針砂、石子等,染發黑色。”所以城里人家每到夏天也買一些大麥子煮飯、大麥糝兒煮粥,消渴祛暑,補血化食,勝于服藥。
醉三仙:鮮到極致,壽比神仙
所謂“醉三仙”是將活的文蛤、河蝦、江鱘以白酒熗透后食用,合稱“醉三仙(鮮)”。文蛤有“天下第一鮮”的雅號,其肉質白嫩鮮,味鮮而不膩。文蛤甘咸,性微寒,有潤五臟、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河蝦、江鱘和文蛤均含有相當可觀的蛋白質、豐富的鈣、磷、鉀等無機鹽和其他營養成分。以優質糧酒醉制,不僅保護了豐富的營養結構,而且味道極其鮮美,適合老年人服用補養。只是江鱘屬于瀕危物種,是列為國家一類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動物,禁止捕獵,于是如皋人發現可用江鰱代替江鱘。
制作“醉三仙(鮮)”時,要挑選新鮮文蛤,將外殼沖洗干凈,然后用開水將文蛤燙至開口,取出文蛤肉洗凈;再將鮮河蝦、鮮江鰱洗凈,將魚肉片成薄片。把三樣食材放入有蓋的器皿中,以白酒腌漬20分鐘待用;將花生醬、紅腐乳、醬油、香醋、麻油、白糖、精鹽、味精、姜末、蔥末調成小料,與腌漬好的三鮮和勻,上席時將芥末、白胡椒粉、香菜倒在三鮮上,放入帶蓋的碗里悶幾分鐘后即可食用。
野?!叭绺蘩先撕闷婀?,好菜不吃吃野菜?!边@是如皋長壽老人喜好野菜飲食的真實寫照。香椿頭、榆樹葉、枸杞頭、馬齒莧、野莧菜、蘆筍、薺菜、苜蓿一起編織成一組“野炊交響曲”,為老人添壽延年加注了營養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