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畢業頭三年,每天和誰一起工作很重要!(1)

◎同事的水平影響我們的進步

你對自己的同事怎樣評價?

對于這一話題,我們的調查結果很不樂觀,因為調查員從人們的口中聽到的大多是對同事的抱怨或嫉恨。在曼哈頓或上海街頭,人們對與自己每天共事的人充滿了負面評價,就好像自己在與一只耗子共舞,這只耗子專門搶吃自己的美食,卻一點力氣都不想出。

“兩天前就可以完工的任務,他非要追求完美,不就是想搶功勞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就會拖我們的后腿,真是不想再和他合作了。”“他整天就知道拍馬屁,真本事一點也沒有,能力也就那么回事。”“這么快就升上去了,不是有關系就是有不正當關系。”

…………

工作中,總有一些人是讓你很討厭的,而且有些人每天都要和你面對面。面對低頭不見抬頭見、避之不及的“討厭鬼”同事,怎么辦?為什么不換一個視角來想想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你剛開始工作的前幾年內,一個好同事其實是你非常需要的好朋友和好老師,你為什么不為此做點什么,和自己的同事們搞好關系呢?

不得不說,我們總是缺乏選擇同事的能力,總覺得身邊充滿了壞同事,恨不得他們離自己遠點。但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討厭鬼”同事的離職、消失,問題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得不到解決的。所以你只能換一個角度——我們不能隨意決定誰是自己的同事,但卻能夠選擇與什么樣的同事共事。

因此,這一章的話題就是:遠離“垃圾人”,學會挑選你的工作伙伴,并學習他們身上促人奮進的品質,來幫助自己的成長。

你喜歡老好人嗎?

我們的工作中最常存在兩種人:好人和能者。有的人是老好人,他們很會處理同事關系,工作能力一般,卻也不得罪什么人,所以贏得一圈的好口碑;還有一種人能力特別強,不擅長搞人際關系那一套。他們習慣了用實力說話,用業績生存,但很難相處,有點特立獨行的意味,就像獨行俠。

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面對老好人和能人,如果讓你選,你會跟誰做工作伙伴?”

讓我們來看看在寫字樓里的人們關于同事的能力和為人的常見評價:“他這個人太粗心了,總犯低級錯誤,連累我好多次,真是太讓人無奈了。”

“他確實很難纏,板著臉,不茍言笑,我們都對他的嚴苛痛恨極了。但不得不說,他的工作很完美。”

“雖然他有點年輕氣盛,工作經驗不足,但是個挺好相處的同事。”“如果我在人事部,她早在一年前就被開除了,真是又驕傲又令人討厭。”

這是人們對于怪脾氣家伙的評價,看得出來,多數人都想跟老好人打交道,和他們一起共事,毫無疑問沒有多少心理壓力。現實中的確如此,你我對那些溫和派的第一印象超好,樂意與之相處,但對那些怪脾氣的能干分子則保持警覺,好像他們全身都刺,碰一下就會流血。

不過,針對這個討論,股票大亨巴菲特給出了這樣的建議:“一開始就要有這樣的念頭,我喜歡這個人。然后,毫無疑問一切都會順利。”

這個觀點就是說:如果你想找到好的生意伙伴和業務關系,首先要喜歡他人,這樣才可能會有好的結果。你只有率先表達出自己的善意,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合作,不論對方是“老好人”還是“很難相處的能干的家伙”。有時候,越是充滿怪脾氣的人,他們就越是才華橫溢,能夠讓你學習借鑒的地方也就越多。

在課程中,我說:“如果你不試著摘走那些刺,你永遠無法拿到一束芬芳的玫瑰,為自己贏取一位好同事的青睞也是如此。”

前不久,《哈佛商業評論》有一期針對“我們愿意同什么樣的人一起工作”這個主題做出了研究和討論。通過一個實驗人們發現,毫無疑問,我們都想要兩者兼具的同事——他既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同時還令人感到愉快。而那些讓我們討厭的而且還沒有能力的人,是我們最不愿意共事的。

這當然是最佳的期待,但現實并不滿意,因為很少有這樣的人。這會影響我們對待工作的心態嗎?如果你總是碰不到完美的同事,你的心情大受影響,又如何調整?

360公司的老板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一定要像打游戲一樣工作。”我推薦的就是游戲心態,要把工作視作一場嚴謹的游戲,你不但需要充滿激情地自我激勵,提升自己,來完成目標,還需要具備一種通過改變自身來配合隊友的心態,你要容忍優秀隊友的缺點,來獲得他們的幫助,同時你也要提供自己的價值。

一個人要把握住自己,就必須表現出“把握別人”的能力。所以,你可以只喜歡老好人,也可以樂意挑戰那些難纏的同事,但在這個過程中,最不能忘記的就是遵守一個基本原則:無論他們是哪一種類型的人,你都要先看到對方的優點而不是缺點。

當然了,生活并不完美,人也如此,工作中我們通常只會碰到具備其中一項素質的人。我們的課程顧問發現,如果讓人們選擇:一是與討人喜歡的傻瓜共事,二是與能力很強的怪人共事,人們的選擇大多數是前者。這就顯示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我們喜歡那些和自己類似的人,而且還喜歡同樣喜歡我們的人。因此,就有公司開始推廣一種同事間相互吹捧的文化,因為這樣可以促進員工間的相互喜歡。當然了,吹捧文化并不是大家在一起相互恭維、假謙虛,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

好同事和壞同事

如果你已工作了三年以上,你一定知道什么是好同事,什么又是會帶來噩夢的壞同事。同時你也一定清楚地知道,一個好的同事會成為你的福星,而一個壞同事則是你揮之不去的災星。

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么樣的人在一起,慢慢地,你也會變成那樣的人。工作中,那些總是拉后腿的人、喜歡搬弄是非的人、浮夸草率的人,如果你總和這樣的人共事,毫無疑問,他們一定會影響到你。而從某個角度上講,他們的水平也映射出了你的水準。

如果你有這樣一個同事,他水平不如你,能力不如你,卻擅長搬弄是非,喜歡搶風頭,并常在上司面前說你壞話,你該怎么辦?

值得指出的是,打擊報復和針鋒相對是不可取的,因為大家要長期在一個屋檐下工作,用對峙的方式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愈加嚴重。而且,你再用這樣的方式回擊的同時,你就變成了他,你的水準就降到了和對方一樣低的水平上。

我更建議你采取下面的做法:

1.不要盯著對方的弱點不放,轉移視線,關注他的優點。始終存有這樣的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方缺點的放大對自己就是警示——我一定不能成為那樣的人。但他的優點是我所不具有的,我仍然需要學習。

2.我相信正當的競爭,也相信正義和公平。爭強好勝的愿望人人都有,如果有人過于表現出這一點,他一定是自卑的,所以才會企圖通過陰謀手段而非工作能力贏得尊重。而我對此表示同情。

3.從大局出發,不爭一時高低輸贏。同事畢竟是一種“利益”朋友,如果因此爭斗,最后不僅影響了工作,自己也會筋疲力盡。所以,退一步,或者換種方式盡量與之處好關系。

4.相信你的上司。你的上司之所以能坐在如今的位子上,起碼的看人、識人能力還是具備的,相信他也相信自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也許他能夠蒙蔽一時,但最終總會露出馬腳,到那時候,一切是非自有定論。

工作中,我們很少有機會靠自己的單打獨斗獲得成果,說白了,任何事項都要與同事合作完成,能否與同事和諧相處,直接關系到工作、事業的發展,對你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會產生影響。

學會與同事相處,做一個令人愉快的人,彼此之間都會感到融洽,這樣就有利于工作的推進,也便于大家的相互了解,工作也更有默契;反過來,如果同事關系緊張,每天互相看不順眼,相互拆臺,摩擦不斷,非但正常的工作難以進行,也會影響到生活和情緒。

那么,如果同事的水平跟你的期望有差距,你該怎么面對?

就拿踢足球來說,每個人對足球的看法和理解不同,而踢球的技術水平也千差萬別,這就導致踢球的時候非常沒“默契”,有的人就成了其他隊員眼中“豬一樣的隊友”。

工作也是如此,就算是一支精英強隊也總會有一個人屬于“差強人意”的范圍。你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首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出你應有的能力,同時耐心和友好地幫助其他隊友,給他人以信賴。

其次,如果有可能,盡量換一個人來跟你自己合作。當然這是沒有辦法時的最佳策略,我們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急于采取這種“攤牌”的辦法,這意味著你會徹底得罪他。

◎選適合你的行業,才能遇到可以幫助你的人

“我找不到自己喜歡的職業,我覺得我應該自己創業。”

很多人都對我表達過類似的想法,我當然是贊成年輕人創業的,因為人這一生總要活得精彩一些,盡可能釋放自己的能量,創業就是人生中可以創造精彩的一個極大的機會。但是做一番事業并不容易,也并非人人都能從創業的經歷中尋找到成功。

為什么這樣講呢?因為創業需要太多的前提條件。第一,對專業知識的高要求。第二,和他人分享利益的能力。第三,對行業精準的判斷力。第四,具備基本的商業操作原則和商業運作知識。第五,具有很強的領導力。第六,超強的冒險精神。

你看,這就是問題。每個人都想自己當老板,可老板難做,十萬人之中也只能有一個成功的老板(也許這個概率還要更低)。因此,對多數人而言,當你覺得自己無法擁有上述老板品質時,就只能采取次優道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行業,去好好地利用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優勢,盡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很多人選擇自己事業的方法并不正確,他們經常入錯行,然后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所以我經常看到那些工作不順心的人抱怨沒有人幫助他,身邊全是自己瞧不上的人(當然也可能是別人瞧不上他),他缺乏同伴,也找不到同伴,因此郁郁寡歡,毫無工作的干勁。

對于自己選擇一個行業的心態,人們有著不同的理由:“我覺得你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或者你應該干什么工作。”“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有份工作做就不錯了,所以我就干了這個。”

“我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它看起來蠻有趣,至于內容是什么,我不太清楚,當然未必喜歡它。”

“我父母希望我將來做這個職業,因此我就選了這個職業。”“這份工作賺錢多,來錢快,所以我當然選擇做這個嘍!”人們在通過這些意見或者想法來選擇自己職業的時候,往往都忽視了自身的實際情況。你的興趣是什么?你擅長做什么?你有熱情嗎?如果僅僅是參考了別人的意見或者迫于生活壓力就草率選擇職業方向,這就是不正確的。

我的建議是,在你選擇一份職業的時候,首先尊重自己的想法,其次才是考慮他人的意見,最后結合你的自身特點來做出最正確的決定。因為只有在一個你能夠如魚得水的行業中,你才能真正地遇到一位可以幫助你的人;反過來說,只有你喜歡并擅長這個行業,別人給你的幫助才能起到實質的作用。

第一,拋開成見。我們學到的很多經驗和方法來自他人的“指導”,而這些“指導”

中有很多并不適合你,甚至是錯誤的,如果過于相信和接受他人的意見,就會導致對自我出現錯誤的評價。比如最典型的一種不正確的想法,“我很喜歡做某種工作,可是別人說……”

第二,不要過多地考慮收入問題。有人會把職業劃分為高端行業和低端行業,所以就有了高端行業賺錢多、低端行業不賺錢的說法。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付出了足夠的努力,總有人會成為前面的10%,他們是這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領軍者。只要你有激情,肯努力,不管在什么行業里都會獲得很多。

第三,保持足夠的清醒。如果有人說“我覺得你擅長這個,不擅長那個”,不要全部依賴于這個想法,別人畢竟是別人,無法完全了解你,你應該看清自己,關注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生活中已經有太多令人惋惜的案例,很會畫畫的孩子被逼迫從醫,因為家里人認為畫家會窮一輩子;熱愛踢足球的丈夫被阻撓從事體育事業,因為妻子認為這不是什么正當職業。你只需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好了,不要理會那些不懂你的人。

如果你大概已經清楚了自己的目標,那么,接下來你就需要拷問自己的技能和本事了。

我的專長是什么?很多人并不能清楚地了解這一點,生活中也并不總有機會或者情境可以顯示我們在某方面很專長。但你認真地回想自己做成功過的那些事,就會從中發現一二。

例如:你在學習過程中,哪門學科感覺格外輕松?或者說,你擅長什么學科的考試?哪些知識輕松就能學會?弄清楚這一點,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資或者興趣所在。

接下來的問題:你覺得哪種職業最適合你的個性?問自己以下兩個問題,也許可以幫助你找到一個有參考意義的范圍。

周圍的人覺得你最擅長什么?也許是電腦難題,也許是唱歌,也許是聯絡人際關系,不管哪一方面,他們覺得你就是這方面的專家。

什么樣的職業會讓你感到快樂?回想一下你小時候的夢想,尤其是學生時代最想做的職業。

我們無法保證人人都能從這些問答中找到天資所在,但你至少可以從中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我的激情點在哪里?

值得指出的是,不要盲目追隨周圍人們口中很“酷”的東西,那不是你真正的興趣,僅僅是他人的興趣所在而且想要推銷給你的東西。你應該去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

你可以廣泛涉獵,不要束縛自己,嘗試那些自己有興趣但一直沒敢或者沒機會接觸的事物。學會邁開步子,有點冒險精神。如果某件事情激起了你的興趣,那就給自己機會再試一次。如果激情維持了短暫的時間就消退了,那就放棄這個興趣吧!這不是你要的。這樣堅持去做一段時間,你總會找到自己的激情。

最后,你需要深入地了解某些特定的職業,如果你已經找到了想要的職業的話。你可以去聯系那些正在從事這份工作的人,尤其是那些強人,了解工作的實質和內容,聽取他們的意見,以及客觀衡量你是否能夠勝任,這些都是判斷工作是否合適的重要參考。

不要說你總是無法成功,你遇不到自己的“同道者”和愿意提攜你的前輩,那是因為你選擇的行業不對,別人即使有力氣也幫不到你。因此,先選對行業,才會遇到能夠幫助你的人。

◎讓前輩看到你的努力,主動來幫你

一個自戀的新手,他往往也是生活充滿了悲劇的笨蛋。我在美國找到第一份工作時,聽到的第一句忠告就是:“所有的惡霸都是自戀狂。”一個自戀的上司、一個自戀的下屬,或者一個極度自大的你?你是否在自己剛開始工作時,陷入過這種幾乎每個新手都會經歷的“困境”呢?

你自戀嗎?

自戀的人通常不怎么努力,他們仿佛也根本不想得到前輩(優秀同事)的任何幫助。事實上,他們瞧不上自己的前輩。他們總有許多莫名其妙的尊嚴,前輩必須像父母疼惜兒子一樣對待他們,才能獲取認可,否則在他們眼中就成了“一無是處的老家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综艺| 错那县| 商洛市| 绥中县| 玉林市| 台中市| 蒙山县| 喀什市| 邢台市| 兴安盟| 岳池县| 平果县| 怀仁县| 深水埗区| 甘南县| 漳州市| 全椒县| 永吉县| 吉木乃县| 铁岭县| 日喀则市| 江北区| 交城县| 安顺市| 榆树市| 荣昌县| 肃北| 新平| 榕江县| 大同市| 德庆县| 论坛| 恩施市| 榆中县| 金秀| 龙井市| 周口市| 陕西省| 庆阳市|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