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纂要經驗錄
  • (清)廖誠菴
  • 1000字
  • 2024-09-09 16:59:51

第一篇 誠菴纂要經驗錄序

嘗思濟世之道,莫先于醫。斯言誠有誤矣。試觀今之業醫者,恍兮惚兮,讀古書而不探其旨;杳兮冥兮,照古法而不究其宗。及其臨證診視,恰似嬰兒匍井;立方用藥,儼若瞎子彈琴臨巖。因而病不合方,方不利病,誤人多矣。濟世何為?余也幼讀古人醫書,諸賢著述頗多,紛紛莫辨,泛泛難明。承師訓誨,所謂諸書有益,必須擇其要旨,究其本宗。若探其旨者,一言而終。不究其果者,流散無窮。故又得師耳提面命,將人之性命、生死情形、陰陽轉變,機關授予參悟。從茲朝夕廢寢,熟煉深思,心領神會,數載苦研,即知仲景六經,何方不備,何法不宜。

按:中醫所蘊含之醫道,不同于現代醫學,讀者不必深究,但自揣摩便可。因此,廖氏在此書中多次強調:醫者,必有所本,其學必有源頭。其本源何處?岐黃、仲景之書、之法也。然其所用,則更重于仲景六經之理。

蓋六經者何?三陰三陽是也。三陰三陽者何?乃一陰一陽是也。始知醫道一而已矣。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圣,物得一以亨。而醫不得一,不可以為醫。醫不識一,不可以為明醫。

按:欲解陰陽,需知“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傷寒六經辨證,三陰三陽,乃陰陽之三分而已,具體到臨床,又涉及表里虛實寒熱,即今所言辨證之八綱。其根蒂處,仍是陰陽為綱,故說“其義一也”。牢固建立這種認識,對進入中醫之門極為有益。

醫道者,固是以通仙道也。奈予也,醫道之理稍知,而儒門之學早棄,不能尋章摘句,焉敢著筆傳書?幸有云亭夫子,有繼往開來之志,懷仁抱義之心,不忍庸醫害世,生民罔死,見予醫學異俗,古法無殊,命予將古書所傳之奧旨,得心應手之法究,細細述明,以覺后知。故予也不惜鄙陋,因將陰陽變動之理、病癥效驗之方、平生救人之案,草創數卷,聊呈夫子而修□之,以待高明者鑒。吾愿業斯道者,復有天資高廣之儒、學力精純之士,窮究六經本旨,辨別陰陽根宗,闡發前圣之真傳,以振后人之偽作,使學者臨證診視,庶幾病在何經,經傳何病,病用何方,有憑有據,有經有權,不啻了如指掌,方不誤人之性命矣。若斯者,成己成人,不為良相,即為良醫,慶幸蒼生有待,活人無虛,方不負先圣而流傳此道也。方不負流傳此道,而莫先于濟世也耶,是以為序。

按:“儒門之學早棄,不能尋章摘句,焉敢著筆傳書?”廖太醫居然有如此想法,更況吾輩!小中醫之校注,時時忐忑,處處小心,前后十余次,仍覺不十分滿意,怎奈才力如此,奈何奈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县| 宣汉县| 金溪县| 和静县| 昌乐县| 云安县| 巨鹿县| 尼玛县| 阳江市| 靖远县| 菏泽市| 泽州县| 谢通门县| 长顺县| 徐水县| 浙江省| 青铜峡市| 牡丹江市| 股票| 镇康县| 宜州市| 岳阳市| 徐水县| 德惠市| 资源县| 乐东| 临西县| 响水县| 菏泽市| 辽阳县| 邯郸市| 克拉玛依市| 张掖市| 璧山县| 蕉岭县| 太仓市| 阿克陶县| 朝阳区| 陇川县| 色达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