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甜言蜜語

我們五種典型的感知——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和味覺,只有后兩種的本質是純化學的,也就是說,嗅覺和味覺可以識別真正的化學分子。通過神奇的嗅覺和味覺,我們在接觸不同的化合物分子時會體驗到不同的嗅覺和味覺感受。

你會經常在這本書中看到分子(molecule)這個詞。別慌,你只需要知道,用我一個正在上一年級的熟人的話來說,分子就是“組成物質的一種很小的東西”。這個定義和下面這個推論都將對你有用:不同的物質之所以各不相同,是因為它們是由不同種類的分子構成的。

嗅覺只能探測到空氣中飄浮的氣體分子,味覺只能探測到溶解在水中的分子,這里的水可以是食物本身的液體,也可以是唾液(你聞不到石頭的氣味,也嘗不到石頭的味道)。就像許多其他動物一樣,我們被食物的氣味所吸引,并遵循味道來尋找可食用且美味的食物。

我們所說的味道(flavor)是我們鼻子聞到的氣味和味蕾嘗到的滋味的組合,再加上溫度、辛辣(香料的辛辣)和質地(食物在口中的結構和感受)。我們鼻子里的嗅覺受體可以區分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氣味,所謂味道的80%都是由這些氣味貢獻的。如果你覺得這個比例看起來很高,別忘了嘴和鼻子是相通的,因此咀嚼時在口腔中釋放的氣體分子可以一路向上進入鼻腔。此外,吞咽的動作會在鼻腔內造成部分真空,并將空氣從口腔吸入鼻腔。

與我們的嗅覺相比,味覺則相對遲鈍。我們的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頭上,但硬腭(上顎前端的骨質部分)和軟腭上也有分布。軟腭是緊連在小舌上的軟組織瓣,而小舌就懸在喉嚨口。

早些時候,人們曾經認為基礎味只有四種——甜、酸、咸、苦,并認為我們對這幾種味道都有專門的味蕾。如今,人們普遍認為至少還有一種基礎味,即來源于日語的鮮味(umami)。鮮味與味精(MSG,即谷氨酸鈉)及谷氨酸的其他化合物有關,而谷氨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常見氨基酸之一。鮮味是一種類似鮮美的味道,它與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有關,如肉類和奶酪。此外,人們也不再認為每個味蕾只對某種專屬刺激做出反應,而是認為它也可能對其他刺激有較小程度的反應。

因此,教科書中標準的“舌頭結構示意圖”過于簡化了,因為在圖解中只顯示了舌頭對各種基礎味最敏感的區域——甜味味蕾在舌尖,咸味味蕾在舌尖兩側,酸味味蕾在舌頭兩側,而苦味味蕾則在舌頭后側。我們真正感受到的是所有味覺受體接收到的刺激的綜合體,這些受體是味蕾內的細胞,真正能探測到不同味道的正是它們。

得益于最近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成功,研究人員得以識別出可能負責產生苦味和甜味受體的基因,但負責產生其他基礎味的基因尚不能確定。

當味覺、嗅覺和質感方面的刺激混在一起傳達到大腦后,大腦須對其進行解讀。總體上的感覺是愉悅、反感還是介于兩者之間,這取決于個體的生理差異、過往經歷(“就像我媽媽以前做的那樣”)和文化習慣(羊雜布丁哈吉斯,有人喜歡嗎?)。

有一種味道無疑是我們這個物種以及動物王國——小至蜂鳥,大到馬類的最愛——甜味。借用一句著名的雙重否定的廣告語:沒有人不喜歡甜味。大自然就是如此為我們進行設定的,這點毋庸置疑,比如成熟的水果這類好的食物嘗起來是甜的,而那些含有生物堿(alkaloid)的有毒食物則是苦的。

植物化學物質中的生物堿類包括嗎啡(morphine)、士的寧(strychnine)、尼古丁(nicotine)等危險分子,更不用說還有咖啡因(caffeine)了。在所有菜單中,只有一種味道能獨自撐起一道菜,那就是甜品的甜味。前菜可能是咸鮮味,主菜可能有各種復雜的口味組合,但甜點總是亙古不變的甜,甚至有時甜得不可思議。我們如此喜歡“甜”,以至于我們用它來表達愛意(甜心sweetheart,蜜糖honey),也會用它來形容任何特別討人喜歡的人或事物,比如甜美的音樂和甜美的性格。

一想到甜味,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糖。但是“糖”(sugar)這個字并不是單指某一種物質,它是整個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家族的統稱。碳水化合物是一眾包括淀粉在內的天然化合物。因此,在我們沉溺于對甜食的酷愛之前,在我們開始這頓甜點的科學盛宴之前,我們必須先弄清楚糖與碳水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麟游县| 乐亭县| 无极县| 东源县| 磐石市| 比如县| 桦川县| 缙云县| 石首市| 米易县| 美姑县| 荃湾区| 如皋市| 衡山县| 马公市| 隆化县| 承德县| 山东| 平安县| 伊通| 秦安县| 孟连| 军事| 新河县| 冀州市| 桂平市| 威海市| 通榆县| 乌拉特前旗| 德江县| 南阳市| 太仓市| 新营市| 巴塘县| 静海县| 青岛市| 灵石县| 萍乡市| 辽阳市|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