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數字化工程項目管理:思維模式與實施方法作者名: 蔡敏 王志峰 郭春娟 孫洪達編著本章字數: 1603字更新時間: 2024-08-22 11:18:04
Preface 前言
在發展新工科的實踐探索中,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更需要開設項目管理這種有助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方法論課程。由于各類數字化工程的實施迫切需要專業的項目管理人員,而目前人們對項目管理實踐的理解和認識還處于比較粗淺的階段,在應用方面更是缺少指導性、實操性的系統支持,因此,新穎實用的項目管理工具書對數字化工程項目管理人才的培養和數字化工程績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數字化已是一種大趨勢。近年來數字化工程建設可謂如火如荼。保證數字化工程的實際效果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正確的思維模式與恰當的實施方法。項目的本質是實現一種期望的變化,項目管理是擁抱變化、提高成功率的系統方法。當持續的不確定性壓力和未知的挑戰來臨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常態化的未雨綢繆和企業轉型的必然選擇。項目管理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改變思維模式,因為在數字化時代,不能只看自己的企業和產業,要看整個生態環境,更要用更寬廣的眼光去看世界。突破靠項目,維持靠運營,而企業創新與數字化轉型需要將兩者結合。
數字化轉型直接影響著產業升級、生產模式變更、業務流程再造和綜合績效提升。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需要技術與管理高度融合,項目是實現創新的載體和整合資源的平臺。數字化轉型項目復雜度高、技術難度大、創新性強,企業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亟須創新適應數字化轉型項目特點的系統化新理論和新方法,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數字化轉型項目管理體系架構和方法機制,為數字化工程項目保駕護航。
項目源于特定需求,受多種因素制約,并且項目實施是由一系列過程組成的,因此本書突出強調企業如何面對不確定性,特別探討了在數字化時代的管理思維模式、數字化轉型實踐的需求與管理的特殊要求。本書首先介紹現代項目管理的核心內涵和項目管理哲學及其應用,然后以數字化工程項目的生命周期為主線、以正確做事的流程為主導,通過技術主流程保證質量與可靠性,通過將五大管理過程和支撐與保障過程系統結合,有效整合資源,服務數字化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突出先進理念和正確思維方式的指導作用,并結合實際需求,最終落實到系統化分析問題和結構化解決問題的工具上來。本書緊密結合數字化轉型的實際需求,以思維模式的轉變拓展管理思路,在操作層面配以結構化解決問題的工具,為數字化工程實施項目管理提供有效指導,闡釋成功的項目管理路徑及其有效做法。本書將給出面向數字化工程項目管理的程序與參考模板,并配以相關的思維導圖,幫助讀者提升從項目管理理念到應用工具的掌握能力,引導數字化時代的項目管理者進行管理體系自主學習和創新性實踐。
本書編寫團隊在項目管理方面資料的獲取渠道多樣,相關素材積累豐富,不僅來自多年教學實踐經驗,還來自十多年的項目管理培訓與咨詢服務經驗。在教學新形態的探索中,項目管理課程有單獨的“網盤”,其中有豐富的項目管理案例分析、流程及應用模板等資料。本書編寫團隊核心成員運營著專門分享現代項目管理知識的公眾號“心有桃源”,已在其上發表四百余篇文章(包括大量思維導圖內容),公眾號訪問用戶有近2000人,形成了較大的專業影響力。
本書的面市歸功于研究團隊全體成員的努力。書中大部分素材源于本研究團隊的教學實踐以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經管創新實驗班的本科生和工程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積極反饋。本書由團隊整體策劃,蔡敏負責統籌協調,并完成核心章節的編寫與統稿、校對等工作,王志峰參與編寫第1章,并負責3.3~3.5節和第8章等的編寫工作,郭春娟主要負責2.4、2.5、4.4、4.5、4.6、5.4、5.6等節的編寫和全書的統籌協助工作,孫洪達主要負責5.2、7.3的編寫以及書稿圖表的制作工作。特別感謝研究團隊陶俐言教授的無私付出,陶教授積極貢獻了豐富的項目管理實踐素材。同時本書也參考了大量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文獻和研究成果,謹向相關作者表示感謝。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許多有待商榷甚至錯誤之處,懇請同行及讀者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