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建龍“密碼三部曲”(全3冊)
- 郭建龍
- 970字
- 2024-08-22 11:10:34
前言 一部新視角下的中國財政史詩
1978年以來,中國進入了改革密集期。從農村改革,到財稅、國企改革,再到如今的全面深化改革,伴隨著改革的發展,中國經濟和社會也迎來了飛速進步,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繁榮和安定。
但所有的改革都沒有觸及中國經濟的三大底線: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公有土地制度,以及以政府控制發鈔權為代表的金融體系。
在詳細考察歷史之后,我們發現:這三大基礎都是中國歷史上,歷朝一直依賴的財政手段。實際上,中國古代的各個王朝已經頻繁地在使用官營產業、土地制度、貨幣壟斷的手段,這些手段之所以能夠被現代政府駕輕就熟地運用,不是依靠從外國學來的理論,而是憑借傳統帶來的本能。
本書所做的,就是梳理歷史線索,從中國兩千多年的集權歷史中,尋找經濟發展的邏輯。而這個邏輯的根就在于政府財政。
古今中外,對于一個集權制政府來說,只有兩件事是它最關心的:第一,如何建立一套復雜的官僚制度,控制住社會;第二,如何從民間經濟中抽取足夠的財政收入,來養活這個官僚體系。不管是官營產業、土地制度,還是貨幣壟斷,都是政府籌措財政的手段。當正規的稅收不足以養活龐大的官僚機構時,政府就會想辦法開辟一些新方法來獲得收入。所以,所謂的三大基礎,實際上是三大經濟手段。
中國的王朝衰亡,也必然是財政危機所引起的失衡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讀者通過本書可以了解以下內容。
1.王侯將相之外更深層的歷史脈動。這本書的主角不是每個具體的個人,而是影響整個社會的政治演化力量。這種演化不是抽象的意識形態,而是可以通過現代財經工具分析的具體事件。作者認為,在描寫歷朝歷代命運往復時,同樣可以寫出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美感,其力量不亞于王侯將相在臺前的表演。
2.對中國現代財政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到財政問題在中國古代的演化和發展。只有透過王侯將相的表演,看到財政方面的演化和失衡,才能真正了解一代王朝為什么興,為什么亡,并意識到許多現代問題實際上有其古代版本,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經驗教訓,預測未來的發展。
3.支撐現代經濟和財政體制的三大基礎,國有企業、土地公有制、金融壟斷,分別在中國的漢代、唐代、宋代都可以找到對應的版本。因此,本書也將更多的筆墨聚焦在這三大基礎的來龍去脈上,并圍繞它們,追溯源由,分析政策帶來的問題,以及最后的歸宿。除了這三大問題之外,每個朝代的財政教訓又各有不同,本書將會一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