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的皇城很小,小到一些衙署在皇城內都安排不下,只能安排在皇城外附近,不過皇城司并沒有,但也正因為小,王宗沔來得很快。
“臣見過官家。”剛過四十歲的王宗沔,因為武人出身,身體高大強壯,說話中氣十足。
趙桓道聲“免禮”后,按照慣例,先把梁師成請出去,梁師成雖表情極不情愿,卻也不敢抗命。接著便是與王宗沔一番寒暄,讓他不要那么客氣,私下里喚名字即可,王宗沔以君臣有別、禮不可廢拒絕了,趙桓也沒有勉強,隨即便進入正題,
“朕讓堂舅父擔任殿前司都指揮使,卻只給舅父一個提舉皇城司,舅父可曾怨過朕?”
趙桓提到的堂舅父,名為王宗濋,現任殿前司都指揮使,又稱殿帥,品階為從二品,而他掌管的殿前司,與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合稱為‘三衙’,統領全國禁軍。
“臣不怨,雖然臣這四品提舉皇城司遠比不上大哥(王宗濋排行老大)的職位,但臣知道官家的苦衷,大哥性子懶散,皇城司的情況不適合他。”
事實上,前身之所以對自己的親舅和堂舅進行有違常理的安排,正如王宗沔所說,是有苦衷的。
殿前司承擔著宿衛與戍守皇宮的重任,比皇城司還重要些,因此有著殿前都指揮使非官家心腹不得擔任的傳統,那時候只有王宗沔和王宗濋兩個人選,可皇城司同樣需要人,怎樣分派兩人就需要一個抉擇,前身最終還是決定按能力來。
彼時殿前司的情況要簡單的多,原來的殿前司都指揮使高俅跟著徽宗跑路,帶走了一大批殿前司的禁軍,剩下的都是一盤散沙,只需稍微費些功夫便能掌控全局,所以選擇了能力相比較弱的王宗濋,說具體點,就是除了在玩方面能與前任殿帥高俅一較高下外,其他方面都遠遠不如。
而皇城司因為有趙楷的原因,就復雜了許多,王宗沔去了之后舉步維艱,加上前身的命令讓他不要輕舉妄動,他這段時日過的十分憋屈,與日子過的悠哉的王宗濋相比,可以說犧牲巨大了。
“舅父理解就好,這段時日辛苦了。”趙桓感慨道,在他的記憶中,王宗沔與他的母親王皇后的關系極好,對他也極好,是值得信任的。
“官家見外了,這些都是臣身為舅父理所應當做的,只要官家好,臣打心底里高興。”
“嗯,舅父待朕如何朕是知曉的,朕先記上,畢竟皇城司那邊還需舅父坐鎮。對了,皇城司情況如何?”
說起這個王宗沔頓時神色無奈,語氣低落,“還能怎樣,前段時間使了些手段,將鄆王系的一個勾當皇城司公事拉下馬,換成了臣的人,即便如此,七個勾當皇城司公事中有四個聽命于鄆王,還有一個兩邊討好。”
“這么說,只有兩個是舅父的人,看來是處于絕對的弱勢啊。”
王宗沔連連搖頭,“若只是這樣還好,負責守衛皇城的親從官和刺探情報的親事官加起來四千多人,臣只掌握了三成不到。”說到這兒,王宗沔有些可惜的說道:
“若官家當初即位時就將原來的親從官調離,換上我們自己人,怎會有如今受人掣肘的局面。”
趙桓聽著也覺遺憾,按理說親從官都是需要他這位官家親自選拔的,細細回想他當初即位時的情況,除了原身隨時準備跑路沒心思處理以外,竟還有內情,于是他說道:
“當初金軍兵臨城下,朕即位倉促,對此事倒是疏忽了,不過彼時李綱等人在父皇禪位時,提出條件免趙楷提舉皇城司職事時也提到了此事,父皇正在猶豫間,又遇時任尚書左丞趙野以金軍即臨不宜大動干戈為由勸諫,這事后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王宗沔當初不在現場,并不知道這件事,現在聽后眉頭緊皺,擔憂的說道:“若是如此,再聯想到太上皇此次南下,還帶走了上四軍中的兩軍,臣擔心……太上皇恐仍心系皇權。”
趙桓聽之也是一嘆,上四軍乃是北宋禁軍中戰力最強的軍隊,當然只是建國初期,包括捧日軍、天武軍、龍衛軍和神衛軍,無戰事時,負責駐守京師拱衛皇帝,可現在呢,捧日軍主力因跟隨梁方平阻攔金軍接近全軍覆沒,龍衛、神衛兩軍又被徽宗帶走了,只留下編制還算完整戰力相對最低的天武軍。
“舅父擔心的沒錯,所以朕決定先把皇城司牢牢掌握在手里,想必舅父這段時間也忍得很辛苦吧,那就不用忍了,朕讓殿前司協助你,即刻著手清理皇城司。”
“這……官家不怕城內動蕩了?”
“以前是朕想岔了,不趁著此間大家將精力放在城外金軍時奪權,難道等著以后被反制嗎?”
“那這度如何把握,若是太過,恐怕趙楷會采取過激的手段,畢竟當初他都敢帶人闖宮,要不是何灌攔著……”
“哼,當初父皇、王黼、童貫等人在的時候,他都不敢踏出最后一步,現在更不敢,舅父不必擔心,盡管放手去做,該調離就調離,該處理的處理,總之,朕要一個完全聽命于朕的皇城司。”
事實上趙桓確實不怎么擔心,現在趙楷能依仗的人皆不在東京,除了皇城司有些人,不過能多過殿前司的人嗎。
唯一有可能幫他的就只有……梁師成,因為當初此人究竟支持誰當皇帝還是個未解之謎,后來說支持的是他趙桓,只是其自說而已,而且現在恨不得時刻待在他身邊以求自保,應是沒能力幫的。不過本著謹慎的心理,他想著也該把梁師成清理了。
“既如此,臣心里便有數了。”王宗沔又接著說道:“只是這樣的話,皇宮守衛力量就略顯不足了,為了以防萬一,臣建議,官家近日應該將殿前司都虞候蔣宣調來身邊,一是他本人武力高強,二是他掌管的殿前指揮使戰力強大且機動性強,如此臣方能放心。”
趙桓聞言沒有拒絕,殿前指揮使和御龍他知道,名義上所有禁軍都歸三衙管,但其中也有例外,就是殿前諸班直,其中班為騎軍,直為步軍,直接由他這位官家統領,也是他最親近的禁軍侍衛。
而在殿前諸班直中又有許多支番號禁軍,殿前指揮使就是最強的一支騎軍,御龍則是最強的一支步軍。
“行,就按舅父說的辦,對了,舅父你再幫我辦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