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皆”大歡喜
- 我真不是大明戰神
- 崛起的石頭
- 2239字
- 2024-08-24 23:35:54
“你們——”
孫得仁瞪大眼睛,顫手指著這幾個他剛剛才放過的小太監。
公公手下留情?。?
掌司大人明察!
方才這些人的求饒的話語,此刻仿佛盡然成為了對于孫得仁的嘲笑和譏諷。
“你們這幫吃里扒外的東西!”罵了一句,孫得仁抬起頭,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太后,他們說的這些話簡直是把您老當成傻子糊弄啊!”
“如此這般巨大的一個木箱,僅憑奴婢一人之力怎么能搬得動?”
“太后圣明萬方,還請準許奴婢處置這幾個滿口胡謅的小太監!”
孫若微這時方才開口,淡淡道:“金大襠,你是司禮監的首席,管理內官本是你的分內之事,哀家不便插手,你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一聽這話,孫得仁心道壞了。
整個內廷誰不知道,金英就是孫太后的人。
毛貴是怎么死的,前車之鑒尚在眼前。
最近這段時間,孫得仁已經相當低調,除了內庫幾乎是哪也沒去。
但他能不出去,卻攔不住孫若微自己過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今天孫若微和金英這兩這一唱一和,寥寥數語間,整個事情完全就變了一個性質。
金英轉身,恭恭敬敬的道:“太后恕罪,今日視察內庫,沒想卻出了這樣的事,所幸太后仁德,沒有怪罪奴婢,但奴婢卻不能不問罪于內庫。”
說著,他轉過身,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孫得仁。
“太后,孫得仁畢竟侍奉內宮多年,奴婢以為可以從輕發落,暫且剝奪其掌管內庫之職,發往浣衣局改造,暫且由這位聰明伶俐的小太監擔任?!?
孫若微有些疑惑,為什么處理方式和毛貴不一樣,但也沒說什么,只是輕輕“嗯”了一聲,擺手示意把面如死灰的孫得仁抬下去,隨后問道:
“你叫什么?”
劉斌神色一緊,不等孫若微把話說完,便搶答道:“太后記性真好,奴婢叫劉斌,文刀劉,心悅誠斌的斌!”
被打斷問話,孫若微本是秀眉一擰,聽完后卻又眉頭舒展開來。
“宣宗設立內書堂,教你們這些人讀書,看來還是有些用處的。”
“便依了金大襠所言,讓你代掌內庫之事。”
水火兩重天,剛才還只是個將死之人,搖身一變卻成了內府十庫之首的掌司太監,內廷叫得上大名的中襠,甚至還有了金英這位司禮監首席做靠山。
這等身份地位的轉變,簡直令劉斌欣喜若狂。
“奴婢謝太后信任,謝金大襠賞識!”
“謝謝太后,謝謝金大襠!!”
孫若微頷首,看了一眼周圍的大木箱子。
“這些都是裝的什么?”
劉斌正要表露忠心,忙不迭答道:“回太后,年初朝廷規定,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不通舟楫處,將今歲秋收稅糧折收布絹白銀,解京充俸。”
“這些大部分都是各省折色的金花銀,還有南京守備太監,江南織造等處繳納上來的緞匹、纓玉、象牙等物,按規矩要直入內庫,等候陛下旨意取用?!?
孫若微稍稍蹙眉,冷哼一聲。
“各省繳納的秋收稅糧為何不入國家國庫,反而送到內府里來?”
“這……”劉斌雖然被火線提拔,但畢竟閱歷尚淺,遠不如在內庫盯坑干了四年的孫得仁火候到家,他看了看金英,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金英微微搖頭,對這個劉斌有些失望,隨即接上話茬。
“太后息怒,容奴婢稟告?!?
“這是自太祖皇帝以來,朝廷里不成文的規矩了。各省不通舟楫處往來不便,將稅糧折色為金花銀,一是方便運輸,二是陛下可以從中取出一些,入內庫存用。”
“荒唐!”
孫若微拂袖而走,來到內庫中往來巡視,過了一會兒走出來,滿臉冷笑:“既是稅糧,就該直接送到戶部外庫,拿到內庫算怎么回事兒?”
她猶豫片刻,轉身下令:“不必等候陛下圣旨,此事哀家做主了!”
“劉斌,你即刻派人,將今歲秋收稅糧的折色銀,全部送到戶部外庫,依戶部外庫?!?
劉斌一愣,不敢有絲毫的遲疑,連忙下令讓內庫一眾太監尊懿旨行事。
金英恭維說道:“本朝新有土木之禍,這些金花銀放在內庫也是無用,送到國庫也是利國利民之舉,想必戶部的大臣們知道,一定會理解太后的良苦用心!”
走出內庫,孫若微來到一處花園散步,金英等人緊緊跟在她的身后。
“金英,哀家看,你有包庇縱容之過!”
金英聞言大驚失色,連忙伏跪在地。
“太后此話從何說起,奴婢對您忠心耿耿啊!”
孫若微坐在涼亭中,屏退了眾人才道:“那為何不直接杖斃了孫得仁?送到浣衣局去,萬一西苑的那個皇帝知道了,豈不是前功盡棄?”
金英松了口氣,原來是為了這事兒。
“奴婢這樣做,也是為了太后著想?!?
“內承運庫為內府十庫之首,孫得仁掌管皇家內庫四年,地位雖不比毛貴,但更為重要。”
“況且今日這般理由,實在是有些過于倉促,若直接殺了,只怕外朝不會買賬……”
“奴婢今夜去找劉斌,此事交給他最是穩妥,想必外朝收了太后今歲秋收的金花銀,不會過多深究,一個浣衣局的老太監,吃骨頭噎死了,這就是稀松平常之事了……”
孫若微點頭,示意他起來。
金英說的的確不假,孫得仁是掌管皇帝內帑的太監,洪武、永樂、宣德、正統歷朝積攢下的內帑,已經是個天文數字,多少人都盯著這個位置。
毛貴不同,那就是個司禮監的秉筆,地位雖然有,但權勢完全依附于皇帝,又是王振的同黨,憑借那個假皇帝在金水橋一番話才保住性命,殺也就殺了。
皇帝沒理由說什么,群臣同樣不會給一個仇人喊冤。
“既是如此,讓他辦的干凈些?!?
......
當天,戶部接到了后宮的太后懿旨。
有了金英的幫襯,這件事后宮處理的已經十分圓滑。
既沒有直接私吞內帑,又沒有直接任命一個新的掌司太監,現在掌管內庫的劉斌名義上只是代掌。
這也就是說,雙方還有商量的余地。
平白無故多了一大筆金花銀,還是從皇帝內帑支取出來的,除了對一個太監的死活睜只眼閉只眼外,沒有任何關于他們的壞處。
對此,戶部自然是沒有不收的道理,但為了銀子收的不至于太簡單,戶部第二天就派了一個小官上奏,狠狠的為孫若微進行了一番歌功頌德。
所謂,
“今太后孫氏,皇祖太宗選嬪于宣德,臨危鎮國有度,德義之茂,冠于后宮?!?
一片的“皆”大歡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