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 從民工到清華生
- 劉憲華
- 1572字
- 2024-10-07 06:43:00
虎子和小寡婦死了,劉東來的魂也丟了。
1978年12月份的一天,劉東來這屆社來社去的中專畢業生分配工作了。他高興,他狂喜。他的魂又找回來了。他站在小河邊,扯開嗓子大聲叫:我分配工作了!我就是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師了!嗓子喊啞了,劉東來張著大嘴,呼吸著這清晰潮濕的空氣,在地上打了個滾,又趴在地上,捧著小河邊的泥土,噗嗤噗嗤地掉起了眼淚。
好了,劉東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到衡水師范領取畢業證,順便看他師范的班主任楊老師。
娘也從來沒有這么高興過,從石灰柜里,找出上高中時劉東來用過的一個黃書包,說:“捎著點花生,給你的楊老師。”
他幫娘打開石灰柜那道倉的蓋。
娘就趴到柜邊上,頭頂著柜的邊沿,眼睛盯著倉底。柜高娘矮,娘挺起腳尖,半撅著屁股,雙手伸進柜倉里,捧著倉角上那點花生,低頭又抬頭,彎腰又挺身,一捧捧往書包里裝。娘上半個身子,一次次扎進柜里邊,花白的頭發,不停地在倉里面擺動著。
他們家的花生,平時娘是不讓吃的,只是留到春節吃。
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鞭炮在他們家的小院子響起來,他們這個村子上空,也展放出無數奇異色彩的燈花,大哥回到家里了,他們一家人才能坐在一起,吃娘炒熟的花生。三十的下午,爸爸在灶前燒著火,握著風箱的把手,在懷前,呼啦啦地推進拉出,隨著有節奏的響聲,風吹進灶火里。爸爸不停地往里填著柴禾,一根棍子在柴下挑動著,火苗就呼呼地從灶口里冒出來。娘腰里圍著一塊灰布,頭上罩著一個白手巾,滿臉上掛著幸福的微笑,把沙土倒進燒熱的鍋里,鏟子不停地攪拌著沙土,沙土很快就沸騰起來了,在鍋里翻起了大朵大朵的花。這花,像滾動的開水,像大海的波濤,像起伏的小山。娘就把提前準備好的花生,放進鍋里,再不停地攪拌著花生和沙土,濃濃的香味很快就彌漫了整個的屋子。估計花生的火候到了,娘抓出兩個花生,放在灶上,輕輕剝開,稍微涼一涼,手捻一捻,紅的皮脫落下來了。“好了。”娘說著,就把花生和沙土一起從鍋里取出,撒在地下。沙土變涼了,娘就拿個篩子把沙土篩出去,把干干凈凈,香噴噴的花生,放進柜里。劉東來和小妹在旁邊饞得直流口水,大眼瞪小眼地圍著娘。娘說:“現在不能吃,等到晚飯后再吃。”劉東來就伸出手,把娘放在鍋臺上捻開皮的花生,搶過來,放進嘴里。娘在他的手上輕輕打了一下,說:“你個饞貓,你個饞貓。”晚飯后,一家人吃了餃子,再把第二天早晨的餃子包好,街上院子里的鞭炮聲響起來,大哥就坐在石灰柜旁的長條凳上,他和二哥在大哥的旁邊,腳蹬著大哥坐的長條凳,坐在柜子上,一邊一個摟著大哥的肩膀。爸爸、娘、妹妹都坐在炕上。一家人就說笑著,其樂融融地吃上了香噴噴的花生。
后來大哥帶回一個小巧玲瓏的收音機,比磚塊還要小,黑色的,亮亮的。他們一家人圍著那個神奇的寶貝看。大哥打開收音機的開關,美妙的樂聲,甜美的歌聲,從那個奇特的小盒里飛出來。他們第一次聽收音機,孩子們在滿屋子亂蹦,大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院子的雞都跟著高興,撲拉著翅膀在地下打滾。那只大公雞,挺起長長的脖子跟著收音機的歌聲唱起來。娘說:哎呀,聲音這么真,這聲音是怎么出來的?大哥說:娘,這是通過無線電波傳的。娘問:什么是電波呀?大哥說:電波就是電磁波,它就像一個女神,跑進收音機里,把各種各樣的音符,直接送到人們的耳朵里。娘就不再問了,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女神,女神.......又瞪著大眼聽收音機。娘說:沾上兒子的光了,俺兒把女神都接過來了。娘這輩子有福啊。這年,他們第一次聽著收音機吃花生。全家人的耳朵都豎起來,全家人的嘴都動起來,一起嚼著又香又脆的花生,享受著這天籟般的美聲,享受著這人生最香甜的美味。
現在,本來不多的花生,這一裝,就剩不下多少了。劉東來說:娘,別裝那么多了。娘說:裝滿了吧,這是咱對老師的一點心意。娘給劉東來裝了一書包花生。已經裝得很滿了,娘又摁了摁,摁得實實的,又捧上兩捧。娘說:別讓老師笑話咱,別叫老師說咱不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