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你怎么不裝了
- 太子朱標:吾弟當為堯舜
- 江山引筆
- 2078字
- 2024-09-15 08:05:00
“臣朱棣領旨。”
那太監見朱棣接過圣旨,也是連忙開口:“王爺快快請起,您現在可是北平的半邊天,切莫折煞小的了。”
朱棣起身,臉上掛起一副笑容,繼而轉身看向臺下眾人。
他們的臉上有興奮,有驚訝,有疑惑,但都不及中年富商精彩。
眾人突然反應過來,眼前的青年身上已經是兼著錦衣衛指揮僉士、大明御史大夫、北平府燕王的職務,現在又多了個北平布政使的差事。
細算下來,這一省的軍政大事在未來都將由燕王一人決斷,當真是紅透了半邊天吶。
此時的中年富商煞白的臉色變得通紅,臉上那得意的笑容也轉為欲哭無淚。
你還真是布政使啊!
“你怎么不笑了?”此時的中年富商臉上的笑容已經盡數轉移到朱棣身上,朱棣走下臺階,一步一步的向著中年富商走近。
中年富商此刻的面色陰晴不定,在側目看見白頭翁無動于衷后,深吸一口氣開口道:
“王爺,您就算是北平布政使,也沒有隨便抄家的權力吧。”
豁出去了!
朱棣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確實,只要你沒犯事兒,本王都拿你沒辦法。”
“我們可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都沒做。”中年富商激動道。
朱棣眉毛一挑,有些驚訝的看著中年富商:“你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你是商人啊,這北平數一數二的大商人。”
“商人那又咋了……”
沒等中年富商把話說完,朱棣確實沒有耐心把話聽下去,擺了擺手打斷道:
“咱都跟你說的這么明白了,你怎么還不懂?”
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朱棣拍了拍手,一襲錦衣的沈青從大堂內走出,手里還拿著一封密信。
“你是不是忘了,本王身上還擔著錦衣衛僉士的責任,真以為你干的那些破事兒沒人知道?”
“念。”
“洪武九年……”
朱棣皺了皺眉開口道:“大聲點,讓大伙兒聽一聽。”
“洪武九年,魯則賄賂北平布政使李彧三千兩白銀,同年,魯則繳納朝廷賦稅由上一年的四千兩降為一千五百兩。”
“洪武十年,魯則賄賂北平按察使趙德全五千兩白銀,同年,魯則繳納朝廷賦稅從一千五百兩再度下降至一千兩。”
聞言,魯則咽了口唾沫,瞳孔猛的一縮,這些事情只有自己與布政使按察使知道,而他們又從哪里得知的?
“洪武十一年……”
“洪武十二年……”
“洪武十三年……”
隨著沈青每說一句,眾人的面色便是陰沉一分,看向中年富商魯則的目光也是愈發不善起來。
朱棣冷哼一聲,看著魯則道:
“聽清楚了?那好,本王問問你,為什么你魯家在這北平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店鋪是越開越多,但是這賦稅卻是越繳納越少?”
話音落下,所有人皆是沉默。
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魯則此刻的臉上早已是青一陣白一陣,最后認命般撲通一聲跪下,言語間帶著些許顫音:“殿下,我愿補齊應繳稅額。”
“早些時候給過你好多次機會了,你不珍惜,現在?晚了!”
“來人!帶下去!”
話音落下,早已準備好的侍衛一前一后的圍住魯則,拖著他離去,可在即將被拖出大堂時,富商仍在吶喊求情:
“殿下我愿捐出一半家產,彌補我的過錯!”
“殿下,我愿用我魯家的全部家當換我一條命!殿下!殿下!”
朱棣瞇著眼睛,對一切置若罔聞,自顧自的回到自己的尊位上端坐。
官商勾結本就是大罪,不僅是少繳納賦稅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這人竟然繳納給貪官的銀兩遠超朝廷的賦稅。
這也是先前朱棣曾諫言朱元璋,讓其不要徹底清除貪官污吏,而是留下一部分,這不,自己這一走馬上任,馬上就可以殺雞儆猴。
雖說朱棣也勾結商人,但與這情況不一樣,沈儀不僅要上繳稅額,還要應付當地官員,最后留出一部分繳納給燕王。
更重要的是,朱棣特意吩咐,要將一部分上繳國庫。
將皇上綁定在自己這條商船上,才能保證不怕風浪。
而沈儀似乎也只有遠洋貿易賺取高額利潤這一條路能走……
剩下的幾名富商看著被拖出去的魯則,皆是面露惶恐之色,就連那一直平靜的白頭翁此刻也都是換了一副表情,再也無法保持先前的平靜。
徐達則是默默地點了點頭,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把火燒的還是不錯的,理由找的也不錯,至少師出有名了。
就是善后問題不夠完美……
朱棣看著場上剩下的幾名商人,輕笑一聲道:“幾位不必擔憂,你們比他干凈的多,不然也就不會留在這里了。”
幾名商人聞言,也都是松了口氣,白頭翁思慮良久,終是顫顫巍巍的從座位上站起,對著朱棣以及各位大人一一鞠躬道:
“我白家愿為君父分憂,愿為燕王分憂。”
幾名商人先是一愣,而后迅速反應過來,白頭翁抓住了重點,為燕王分憂!燕王現如今權勢滔天,半個北平甚至整個北平府都得聽他的。
老狐貍!
先前的圣旨已經念過了,燕王必然想要做出一番政績,而政績從何而來?
反應過來的眾人忙不迭的齊聲回應:
“我等也愿為君父分憂,為燕王分憂。”
朱棣眼眸浮現一抹贊賞之意,對著白頭翁點了點頭道:
“幾位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商啊!既如此,那本王也就明說了。”
“先前在來的路上,本王觀昌平幾處地方流民四起,大家也知道,現如今南北邊患,內部又是大旱大澇不斷,有流民也是在所難免……”
“只是不知道幾位是沒看到這北平府的流民……還是壓根不想管?”
話音落下,白頭翁的呼吸一滯,連帶著幾名富商也都是大氣不敢出,猶豫半晌后,白頭翁終是顫顫巍巍的開口:
“小的愿與幾位同行一起開倉放糧,在北平城外賑災,為王爺積些功德。”
朱棣眉毛一挑,這老頭兒還挺會來事兒,不過一個勁兒的壓榨這些商人也并不是他真正的意愿。
在朱棣心里,早已想好了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