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權勢滔天!
- 太子朱標:吾弟當為堯舜
- 江山引筆
- 2231字
- 2024-09-15 08:00:00
“方將軍等等我!”
譚聯看著遠去的方屠一愣,連忙跟了上去。
王府的下人早已為眾人備好了椅子,二人粗略望去,大堂內約莫已經有了二十余人。
右一坐著的人正是此次北伐大軍統帥傅友德,
徐達則是在左一端坐著,經過十多天的調養,此時的身體已經好了很多,只是臉色依舊有些蒼白。
“竟然連將軍也出面了。”方屠心中一震,在平時北方蒙古侵擾之時徐達都是穩坐后方,將事務交由底下人執行,也算是磨礪對底下人的磨礪,可今天竟然罕見的露面了。
方屠默不作聲,可心里卻已經堅定了想法。
在王府下人的引路下,二人找到自己的位置落座。
眾人見有新人到來,也是一番恭維起來,寒暄之下,方屠這才得知,在場人員不僅包含了北平府軍界政界的半數高官,就連北平的富商也被喊了過來。
只是他們的位置極為靠后,雖然一個個平日里都是享樂慣了的主,可今天在這王府,他們還真就不敢有半點不滿的意思。
別的不說,就說貯羅綢緞這一條都能治他們的罪了。
幾名富商此刻也只能默默祈禱燕王叫他們前來是為了別的事情。
“燕王到!”
屋內不知是哪名侍衛喊了一嗓子,聲音洪亮,令在場的所有人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眾人朝聲音來源望去,只見一名飛云入鬢,瞳若點漆的俊朗青年緩步走來。
沒有如想象中身著朱紅色蟒袍,也沒有穿著祭祀時的禮服,眼前的朱棣究竟是穿著一套锃亮的盔甲。
徐達一下子就從椅子上站起,瞪大眼睛直直的看著朱棣,傅友德先是一愣,而后迅速反應過來。
這套盔甲他也見過!
只有底下一堆將領官員富商們一頭霧水,不知眼前的國公、侯爺為何這般失態。
“像!太像了!”徐達喃喃道:“陛下竟然把親征所穿的鎧甲賜予了你。”
隨著徐達這一聲呢喃,場上所有人皆是一震。
陛下的盔甲都給了燕王,這是何等的厚望。
方屠呼吸加快了一分,偶然聽見后面不知是官員還是商人在竊竊私語:
“太子都沒有過……”
“你傻啊,太子需要盔甲嗎?咱不說太子,至少秦晉兩王這待遇比不上燕王,你看這王府的規制,現在又來一套盔甲。”
……
幾名邊軍將領看著眼前略顯英武的朱棣,猛然間覺得……似乎這燕王也并非是普通的公子哥。
一人竊竊私語道:
“我怎么覺著燕王比咱還會打仗?”
那人聞言皺了皺眉:
“行軍打仗的能耐可不是面相就能看出來的,再往后看看。”
朱棣看著眾人的反應,默默的點了點頭,走至大堂的主位坐下,看著下方的眾人道:
“今天本王召集諸位前來參加此次大會,為的就是商議出兵一事。”
“諸位也知道,陛下在一個多月以前就已經下旨了,奉天討元,眼下北伐大軍既已全部到位,我等身為臣子必然也是要為君父分憂。”
朱棣說罷也不再出聲,靜靜的等待有人接過話茬。
見朱棣不再說話,下方末尾的一名中年富商面色一沉。
為君父分憂?他們這些做商人的怎么為君父分憂?還不是掏錢!要錢就要錢,跟我講什么大道理呢!
中年富商雖是這般想著,但終歸不敢這般開口,見眾人沉默,幾道目光不斷朝自己匯攏,他看了眼身邊的白頭翁。
那名白頭翁此時雙目緊閉,沒有半分反應,好似真的睡著了一般。
見他沒有反應,中年富翁心一沉,強行扯出一抹笑容,臉上的橫肉擠在一起,看向朱棣起身道:
“望殿下明示,小的愚鈍,不知小的們該如何為君父分憂。”
朱棣心里冷笑一聲,可面上的假笑卻是更加燦爛。
幾名官員將領也是冷哼一聲,他們自然是看出來了,眼下的這名富商明擺著是不想交錢,但就是掐著王爺不能強行逼著他們交稅來做文章。
方屠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這對王爺不是好事,對自己那就是天大的好事,王爺要保全名聲,但自己可以干臟活累活啊!
到時候差幾個人把富商綁了,逼他們割肉,到時候還能嫁禍給土匪,還能為燕王分憂,為君父分憂!
見幾人沉默,那名中年富商臉上的笑容更甚一分,開口道:
“我大明地方的財政皆由布政使大人負責,我想燕王應該沒有收稅的權力吧,這樣,小的也愿為君父分憂。”
中年富商從懷里拿出一千兩銀票交到下人手里:
“這一千兩,算是小的的心意。”
說罷,堂上眾人面色各異,方屠卻是挑了挑眉,臉上的興奮更甚一分。
兄弟,你先繼續作死,我升官發財還得仰仗你呢!
方屠仿佛看到了未來的高官厚祿、青史留名在向自己招手,險些抑制不住的笑出聲來。
而那名許久未曾出聲的白頭翁聞言也是睜開了眼睛,渾濁的眼睛看向風頭正盛的中年富商,搖了搖頭,一聲悠揚的嘆息。
這孩子,活不長了。
而眼下的富商絲毫沒有感知到危機到來,仍舊是自顧自的說道:
“說起來咱的布政使大人呢?都指揮使和按察使大人都來了,這布政使不會不給咱王爺面子吧?”
朱棣聞言,終于是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對著中年富商點了點頭道:
“問的好,來人!”
話音落下,在眾人的疑問下,在中年富商的慌亂中,一名太監從幕后走出,手中還揣著明黃色圣旨。
“不……不會吧……”
所有人都猜到了一種可能……
一個不詳的預感縈繞在中年富商的心頭:“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太監清了清嗓子:“朱棣聽旨!”
下一刻,場上所有人都跪下靜候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古帝王之治天下,必賴宗親之輔弼,以安社稷,以固邦基。
朕朱元璋,承天命而登基,夙夜憂勤,圖治天下,以期萬民安樂,四海升平。
朕之第四子,朱棣,英姿勃發,文武兼備,自幼聰慧過人,胸懷大志,屢立奇功,朕心甚慰。
今北平之地,乃國家之門戶,北疆之重鎮,需有能臣干將鎮守之。
朕念及朱棣之才德兼備,堪當此任,特詔封其為北平布政使,總領北平軍政民政,撫綏百姓,鞏固邊防,以安北疆。
朱棣當秉持朕意,恪盡職守,勤政愛民,嚴明法度,整肅吏治,使北平之地百姓安居樂業,邊疆穩固,無內憂外患之虞;又當廣開才路,招賢納士,共謀發展,以興北平之繁榮。
欽此!”
話音落下,中年富商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呆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