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你一個王爺要火銃干什么?
- 太子朱標(biāo):吾弟當(dāng)為堯舜
- 江山引筆
- 2121字
- 2024-08-30 08:05:00
許勤雖然聽著有些迷糊,但已經(jīng)有了上次的經(jīng)驗,仔細(xì)聽清了朱棣的話這才答應(yīng)了下來:
“為了陛下、為了太子、為了朝廷、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天下蒼生,小民愿意隨王爺就藩北平!”
身后的兩名伙計面面相覷。
別人不知道,他倆還能不知道嗎?自家老大突然變得這么文縐縐......
朱棣眉毛微挑,有些意外。
學(xué)得真快!
不過這樣也好,我可不想自己手下是一堆庸才。
就連姚廣孝也是有些詫異,對著許勤默默點頭。
一番鬧劇結(jié)束,許勤便是搬來凳子仔細(xì)擦拭干凈后招呼二人落座。
說完,許勤便是走至煉鐵處:
“咱能造出火銃來啊,不僅是有技術(shù),而且與風(fēng)箱有關(guān),別家風(fēng)箱都不如我家的好,我家這風(fēng)箱啊能讓火旺,雜質(zhì)都燒出去了,更純,更結(jié)實,不易炸膛!”
不易炸膛?好東西啊!
朱棣心中喃喃自語。
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晚明軍隊干不過女真人,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明軍的火銃更容易炸膛。
想想孫傳庭練兵,十條火銃只有三條能發(fā)射子彈,這樣的軍隊能不敗嗎?
許勤不停的拉動著風(fēng)箱的拉桿:
“咱這風(fēng)箱啊,是仿的唐宋時期的風(fēng)箱,這門手藝之前經(jīng)歷那么多戰(zhàn)亂,流傳下來很少,不巧家父略懂一二,就把它復(fù)原了。”
風(fēng)箱?
朱棣對風(fēng)箱了解不深,只是略知風(fēng)箱的出現(xiàn)直接讓中國從青銅時代走向鐵器時代。
青銅——人類首次掌握金屬的力量。
青銅的硬度沒問題,但是太脆了,別說打仗,就連人力都可破壞。
于是人類將目光轉(zhuǎn)向鐵器。
可鐵的熔點比青銅足足高了七百多度(鐵:1538,青銅:800),灶爐的爐火根本不足以達(dá)到這個溫度。
所以風(fēng)箱出現(xiàn)了。
“王爺不知道,咱還將這風(fēng)箱改造了下。空氣進(jìn)的更多,火燒的更旺,所以咱家打出來的工具賣的那叫一個好!”
許勤說著走至風(fēng)箱前,竟是想給幾人介紹風(fēng)箱。
“得得得,關(guān)于風(fēng)箱我不想知道,我知道了也沒用,你若是跟我講兵法,興許我就聽了,我不是朱由校。”朱棣擺了擺手表示自己并無興趣。
許勤撓了撓腦袋,雖說不知道朱由校是什么東西,但王爺不想聽,那我就不講了。
就這么,鐵匠鋪里各司其職,乒乒乓乓的工作著。
“沈青,跟了咱這么久,不嫌累啊,別在門外站著了,進(jìn)來坐。”
冷不丁的,朱棣沒來由的說出這么一句話,在場的眾人都將目光移了過來。
聽王爺這話,有人一直跟著?
“這咋可能,咱這邊都沒啥人,再說了乒乒乓乓的鬧個沒完沒了,就算是官家來了也受不了吧。”
“誒,小聲點,王爺不就是官家嗎。”
兩名伙計看了眼門外無人后,討論起來。
門外,一道富有中氣的男聲響起,下一刻,一襲便衣的沈青踏入屋內(nèi)對著朱棣的背影抱拳道:
“王爺真是好神通,小的不過是放心不下王爺,特此跟了過來,還望王爺恕罪。”
誒?
真有跟蹤的!
不僅是兩名伙計,就連朱棣也是挑了挑眉,沒想到沈青真的一直跟著自己。
先前自己所言不過是試一下,反正這兒的人又不知道沈青,大不了最后補上一句:“你不愿意出來,那我也不勉強你”之類的話術(shù)。
不過沈青都來這里了,那說明自家老爹也差不多知道實情了。
“許勤,給你多長時間能把三眼銃造出來?”
“再怎么著也得半個月吧,王爺放心,這三眼銃我一定用最好的材料,不過火藥我就沒辦法弄到手了。”
朱棣聞言點了點頭,并不關(guān)心許勤是弄不到還是不敢弄。
反正火藥的做法也不難。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吃牢飯。
誒?要不多久試試做點手雷地雷?
朱棣搖了搖頭,總感覺有些好高騖遠(yuǎn)了,至少也得先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完。
“算算時間也快到晚膳了,我就不在這呆著,大師是去王府還是寺廟都行。”
朱棣看著姚廣孝,說罷,他還從懷里掏出幾張銀票寶鈔出來放在柜子上:
“這是給你們的采買資金,買什么礦石自己看著辦吧,對方不賣就報我的名字。”
“沈青,陪我進(jìn)宮。”
朱棣說罷快步走出門外,瞇著眼看了看夕陽。
......
乾清宮。
朱元璋端起一碗飯放至朱棣身前。
“棣兒咋就知道咱今天要你進(jìn)宮吃飯吶?”
朱元璋臉上帶笑,嘴上雖是這么說著,心里卻很是詫異。
自己派去的人還沒傳旨呢,自己這四兒子就進(jìn)宮了。
不過也好,來了就行。
“父皇,兒臣是知道您的心思。”朱棣端著飯笑道。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這番話他已經(jīng)聽到了很多次,雖然每次朱棣做的事都能讓自己滿意,但一身牛脾氣的朱元璋還是有些不樂意。
略微思索,找到了禮法上的漏洞,朱元璋嘴角一勾:
“咱的規(guī)定好像是藩王不得無故進(jìn)宮吧?”
朱棣看了一眼眉飛色舞的老爹,同樣是微笑回應(yīng):
“兒臣近日頗為思念父母兄長,若是父皇不樂意,兒臣這就......”
不等朱棣把話說完,馬秀英就是埋怨的輕拍了下朱元璋的手:
“吃飯就吃飯,哪來這么多雜事,要談?wù)?wù)啊,去你的奉天殿去。”
馬秀英說罷面帶笑容的一個勁兒的給朱棣夾菜。
得,咱不問了。
朱元璋小聲嘟囔了一句,而后看著馬秀英轉(zhuǎn)過頭來,連忙端起碗刨飯。
菜過五味,朱棣放下碗筷開口:
“其實兒臣今日進(jìn)宮不止是回來看看父母兄長,其實是為了商談?wù)?wù),今日想與父皇母后和大哥商談火器一事。”
朱元璋迅速捕捉到了關(guān)鍵詞,手在桌底下扯了扯馬秀英的袖口,不停的擠眉弄眼。
馬秀英迅速偏過頭來白了他一眼。
?妹子,你這么玩是吧?
朱標(biāo)默默刨飯,權(quán)當(dāng)看不見。
“火器?”馬秀英深居宮中多年,對于這些事情也不大了解,當(dāng)下便是疑惑的看向朱元璋。
朱標(biāo)一時也是不知自家小弟為何突然談及火器。
唯有朱元璋冷笑一聲,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嗎?
“其實我這次來,是為了向父皇要火器的。”朱棣看著朱元璋開口。
朱元璋先是一愣,而后便是開口道:“你一個王爺,你要火銃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