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心如磐石
- 舊日碎片
- 望舒慕羲和
- 3121字
- 2024-08-14 23:58:25
正事既已辦完,回到村社,邱九斤已經(jīng)將龜車、島夷俘虜、賊酋尸體等一系列戰(zhàn)利品打包好。
這些東西,邱辰暫時都用不上。
如邱九斤所言,養(yǎng)靈龜需要深海的食料,采集食料要用島夷俘虜,可“魚入大海、鳥脫樊籠”,人家不會跑嗎?
至于賊酋尸體,封君有何用處,暫不知、亦不問。
趁著紀左更看到這么多戰(zhàn)利品高興時,邱辰也詢問了一下關于靈力用盡的情況。
自己這套三昧真火訣,不是正統(tǒng)修煉方式。
雖然外表看不出來,但是,靈力用盡后的感觸,日后裝模作樣也得先知道該怎么裝。
化妝成老虎,縱然沒見過老虎,至少也得見過貓。
略微一問,紀左更也算是示好,想著邱辰說不定日后有所成就,自己退了后兒子繼承,留點緣分,戰(zhàn)場上也有幫助。
比如戰(zhàn)敗的時候,念著舊情,抓到戰(zhàn)車上逃回來,也算是個善緣。
大致一說,和邱辰猜想的差不多。
正統(tǒng)的修行者,至少以紀左更的意識,類似于體內(nèi)有一蓄積靈力的水池。
靈力如水,用的時候減少、修煉的時候增多。
全部用完后,會有種種不適,但很明顯能感覺出所謂靈池處的煩悶、滯漲、疼痛等。
雖然之前邱九斤講過,力量無形,各憑意識。
邱辰也算是初步見識到了意識決定的世界。
但以他的理解,就算不可名狀、不可知全貌。
然而,摸人摸象,總歸你得摸著象腿,以此想象你所見過的東西。
或許別人的體悟,不是靈池、不是池水。
可大體上,應該差不多。
你見過池水,十分熟悉,那就下意識地往池水的方向去想,以此為道途。
他沒見過池水,可能十分熟悉荒漠蟲巢,覺得靈力聚集處就像蟲巢,不斷往外爬蟲子。
那都差不多。
至少摸人摸象般的感知上,是一種中心化的方式。
這讓邱辰配合三昧真火訣的那套“產(chǎn)生能量、儲存能量、釋放能量”的世界觀,頗有感悟。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自己可以通過其余法術的鍛煉,增加射術的威力。
類似舉鐵劃船,會增加拉弓的磅數(shù)。
而正統(tǒng)修行者,射就是射、樂就是樂,雖然都用靈力,但彼此間互不影響。
類似于一個水池,有幾十個出口,甲出口擴大了水流涌出速度,并不影響乙出口。
比起正統(tǒng)修行者類似池水的比喻。
自己修煉的這套功法,按照邱辰的理解,有點像是去中心化的區(qū)塊鏈。
沒有中心化的靈池。
身體的每一處,都存在一種高靈能——低靈能——高靈能的動態(tài)平衡中。
所謂修行。
或是增加靈力的節(jié)點。
或是增加每一處節(jié)點的能量上限。
亦或者,如同自己借神國中的煙花火藥之力,假于外物,將高靈能,以某種穩(wěn)態(tài)禁錮,用的時候打破這種穩(wěn)態(tài),快速釋放出來。
這未必對。
可能也是摸人摸象。
也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同肉眼所見綠葉紅花般,至少高維投影。
但這至少給了邱辰一個確定的方向。
以此方向加以感悟,大有裨益。
正如之前邱辰在召喚收割機神術后的感悟。
意識決定物質(zhì)。
越是認同這種意識,就越能獲得此意識下的法術,這種法術又會反過來增加對此意識的認同。
所謂的成就大道,大致就是意識飛升、規(guī)則具化,自身成為此等意識的具象,乃至于隨心所欲不逾矩,因為自己就是規(guī)矩?
比如紀左更的字,左更,是因此初次領悟的山林相關的法術,故而以此為字,契合意識,以求多賜。
亦比如邱九斤看到蓐收神術后,建議邱辰從種種對秋神的理解所具化的祭祀儀式中選取最契合的那套,以期獲得更多類似的法術。
更比如,邱辰覺得,自己可以輕松地使用偽裝后的奇葩箭術,比如假的剡注、假的井儀,其根源就在于他對這套看待世界的方式本身就很熟悉。
而此方世界的人,即便學會了三昧真火訣,也只是開啟了修煉,短時間內(nèi)根本不可能領悟假的井儀、剡注?
就算可用,那也是神國里舊日碎片的某種投影,是不可理解的機器機械的虛化投影,而不是邱辰這種。
畢竟,理解了簡單的三供能系統(tǒng),和距離理解那套波紋碰撞而固定位置、時間不連續(xù)是分段的觀點,還有些難。
細細琢磨,一時間,邱辰有些恍惚。
只覺得頭腦中,似有某種知識一閃而過。
就像是清晨醒來,追憶昨夜的夢境,隱隱約約,似有若無,越是努力去想,越是想不清楚。
他也不知道這是因為戰(zhàn)斗中的感悟。
還是剛才詢問紀左更后的靈感。
或許,再入神國中,能夠將剛才那種一閃而過的知識抓住?
好半天,邱辰感覺到有人在搖自己的手臂,還有邱九斤關切的聲音。
“老爺,老爺,你在想什么?兩位貴人要走了,你當相送?!?
邱辰晃了晃腦袋,才發(fā)覺自己剛才好像愣神了,只好致歉。
“抱歉,二位。剛才聞左更君言語靈池事,似有所悟,一時愣神,還請見諒?!?
紀左更對此毫不在意,還夸了一句。
“如此交談,就能有所悟,果然非比尋常。我剛見你神游外物,便想到你可能是領悟了什么,故而也沒打擾。我這番言語,若能叫你更進一層,日后待你名顯諸國,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笑談間,隱隱給邱辰加了一層“人情”。
一旁的鐘離菟則是笑吟吟地說道:“靈池嗎?道途萬千,所思所想,適合于他卻未必適合于你?!?
“詩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又曰: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多聞多見,于修行大有好處。”
“然而見而不思、多而不定,于修行又大有壞處。”
“早定本心,終生不變,或可成就。”
“但多聞多見、多思多悟,行萬里路,見萬國事,最終定下道途,得知本心,或許更好。”
“不過也說不定,萬里見聞后,發(fā)現(xiàn)本心本道,和當初想的一樣,那就似乎又浪費時間了?”
邱辰反問道:“那你定了嗎?”
鐘離菟神秘一笑。
“大定、特定。心如磐石,不可轉也?!?
隨后又似引誘般說道:“日后若有機會,你或可聽聽我們對道途的感悟。也說不準,正合你心。即便道不同,也未必不能助你思悟、堅定本心。”
邱辰對她所謂的道途轉變,不敢感興趣。
心道拉倒吧,我這道途要是轉變,怕不是頃刻會瘋。這輩子就這樣了,三觀早已定型,變不了了。
劇烈改變,要么瘋、要么死。
但想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話,雖肯定不合心,但對修行、對這方世界的了解,也是大有裨益。
于是請教道:“若你愿意,倒是可以坐而論道,我洗耳恭聽?!?
鐘離菟卻搖搖頭。
“時機未到。我覺得,將來你可能會有機緣得聽此途,但現(xiàn)在肯定不行。至少,我感覺你是有機會的?!?
邱辰哈哈一笑,心道你還真當個寶了?老子的意識,堅如鋼鐵,而且也不敢隨便改道途,怕瘋。你那破玩意兒,誰稀罕似的,不說拉倒。
心非身卻不缺禮。
拱手做別禮,笑而后言。
“如你所言,機緣二字,玄之又玄啊?!?
鐘離菟亦作禮相別,笑道:“行你欲行之事、為你欲為之途。若為同途,自有機緣。若非同途,多說無益。我們都是先自覺自悟,于此道有緣,而后灌輸傳道?!?
邱辰心道那咱們可大不一樣,如杏子事,我都是直接灌輸、傳道。日后待我對神國的掌控加強,大灌特灌,批量地灌。
兩人再不言語,鐘離菟拍了拍自己背后的卷軸,很是鄭重地道了聲奇怪的謝,自跳到了靈龜戰(zhàn)車上。
紀左更亦作禮相別,帶著疲倦至極的兩頭麟獸、島夷奴隸、以及那具軀體,回去復命。
待二人離開,邱辰自回到草廬。
交代下邱九斤,暫時不要來煩擾自己,自己經(jīng)此一戰(zhàn)大有領悟,要趁此機會靜心悟道。
粥飯也不用送了,這幾天自己就啃兵糧就行。
邱九斤自是領命,亦交代下眾人,尤其是孩子,不要去那邊玩。村社眾事,有他處理就夠,只要等過些天邱辰出關,主持靈露榨萃即可。
草廬中,邱辰服下一瓶靈露后,再入神國。
之前和紀左更交談后的一絲領悟,如有若無。
仰頭再望那道臺階,心有所感。
這是一種不可言說的預感,又像是某種內(nèi)心深處的呼喚與潛意識。
“或許,再走一遍第一道、第二道臺階,會有不同的感悟?”
“之前并未理解這套修行功法,對修行的理解也不夠。之前只通其道,不曉其術?!?
“或許,剛才那模糊而過的知識,就是修煉變強的細節(jié)?!?
邱辰很清楚自己的問題,根基不足、樓閣高空、有道無術。
自己此時可以用出極為玄妙的剡注、井儀等邪術。那是因為自己對神國之道有所了解,而且不淺。
但相比于剡注、井儀都奇妙邪術,自己對于如何快速修煉、如何拓展靈力這些更基礎的東西,所知不多。
經(jīng)之前一戰(zhàn),以及與紀左更的交流,對于這套奇葩的修煉方式,若有所思,或許這正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