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知識分子的文化慣習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知識分子研究,比較多的是從思想和政治的分野,將知識分子分為三個大的群體:左翼知識分子、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和文化保守主義知識分子。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當然很重要,但我在自己的研究當中發現,有時候不是政治上面的原因,僅僅是一種文化慣習的差異,因此構成了不同的知識分子共同體。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要以為“人以群分”一定是和政治與思想有關,有時候僅僅是文化趣味不同,就會形成“區隔”。

布迪厄的場域理論是他反思社會學的重要分析模式。布迪厄認為:“在高度分化的社會里,社會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對自主性的社會小世界構成的,這些社會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邏輯和必然性的客觀關系的空間。”(1)這些一個個相對自主的社會小世界就是場域。場域理論有三個核心概念:場域、資本和慣習。

首先來看場域。場域是一種關系網絡,是各種位置之間的客觀關系之組合。在這些關系網絡中,每個場域都有自己運作的支配性邏輯。作為各種力量活動的場所,場域同時也是一個爭奪的空間,各種位置的占有者們爭奪和重新分配物質和符號資本。布迪厄這里所說的資本從馬克思的資本理論發展而來,但內涵和外延更為廣泛。

其次是資本。資本形態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經濟資本(指的是不同的生產要素如土地、貨幣和勞力)、文化資本(指的是知識能力的資格總體,由學校和家庭傳承下來)和社會資本(指的是“某個個人或是群體,憑借擁有一個比較穩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識的關系網,從而積累起來的資源的總和”)。這三種資本形成了行動者在特定的場域中賴以憑借的資源。

現在來看第三個核心概念:慣習。所謂的慣習(habitus)與習慣(habit)不同,它是某個共同體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高度一致、相當穩定的品味、信仰和習慣的總和,是特定共同體的集體認同和身份徽記,也是其內部整合和區別于其他共同體的最重要標志。

以布迪厄的場域和慣習理論來研究知識分子共同體,我們可以獲得若干新的視野和角度。從知識分子共同體的內部關系來考察,每一個知識共同體也是一個具有自主性的場域,他們是由一群擁有共同慣習的知識分子組成的,共同的意識形態或學歷出身、知識類型、道德價值、文化趣味、生活品味使得他們“物以類聚”。知識分子對共同體的選擇,也就是看哪一種共同體慣習更符合自身的口味。沈從文和丁玲,這一對一起從湖南內地來到沿海大都會的朋友知己,之所以后來分道揚鑣,很大程度上乃是兩人所羨慕和追求的文化慣習不同:沈從文希冀的是布爾喬亞的理性、斯文和唯美主義,而丁玲向往的是波希米亞人的自由、熱烈和反抗激情,因此一個加入了北平自由主義的文藝沙龍,另一個投身于上海的左翼文化運動。

我在上文所說的唐代牛黨與李黨之爭,除了階級出身背景不同、地域不同之外,很重要的矛盾在于各種文化慣習很不一樣,注重經義的士人與吟詩唱詠的文人,彼此之間文化品味差異太大,相互瞧不起、看不慣,文化的差異再加上利益的沖突,構成了唐中葉激烈的黨派斗爭。

到了近代,不同知識分子的文化慣習,有相當的部分來自不同的學校背景和教育背景。比如民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不能簡單地認為,他們都是胡適派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似乎只要政治價值觀相同,就是一個圈的。事實上,除了政治價值觀之外,文化的慣習是否相同,同樣重要。北大的自由知識分子與清華的自由知識分子,就很不一樣。

20年代在北京有一場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的大筆戰,政治立場的分歧是一個因素,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文化品味差異太大了。魯迅、周作人、林語堂這些語絲派認為陳西瀅這些留學英國回來的是假惺惺的“正人君子”,是看起來一本正經的偽“紳士”。而陳西瀅他們又覺得周氏兄弟是“紹興師爺”,有刀筆小吏的尖刻,令本來立場就不一致的沖突,因為相互在做派上的看不慣,而更加火上澆油。

這里我與大家討論的知識分子世代交替、階級出身和文化慣習,再加上其他的地域背景等因素,只是為了開拓知識分子研究的視野。對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研究,不是只有一個政治的、意識形態的元素,促成知識分子內戰的,還有更復雜的動因所在。歷史研究正是要將隱藏在背后的、相互纏繞的眾多復雜元素揭示出來,從而顯示出知識分子世界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知識分子研究如果要深入下去,一定不能滿足于現有的研究范疇,要不斷開拓出新的領域、新的路徑和新的問題意識。

對知識分子的研究,也是一次自我靈魂的拷問。處在近代這樣一個低沉與亢奮、憂患與通達、沮喪與自信錯綜交織的大時代里,知識分子何以安身立命?傅斯年曾對胡適說過:“我們的思想新,信仰新……但在安身立命之處,我們仍舊是傳統的中國人。”希望讀者們從我的書中讀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

作者謹識

2019年清明于滬上櫻園


(1) [法]布迪厄、[美]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临沂市| 平顶山市| 民权县| 罗江县| 横峰县| 嘉黎县| 叶城县| 博兴县| 澄江县| 正蓝旗| 罗平县| 大城县| 东山县| 南漳县| 陕西省| 祁东县| 绵阳市| 宁都县| 三门县| 黎川县| 金山区| 肥城市| 玉树县| 和硕县| 林芝县| 内江市| 庆云县| 桦甸市| 呼伦贝尔市| 泗阳县| 文昌市| 云和县| 德庆县| 阿巴嘎旗| 南充市| 鞍山市| 凯里市| 昌江| 利川市| 班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