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知識分子的階級與出身

階級分析方法在中國曾經是幾乎唯一正確的研究思想、歷史與政治的方法。階級分析方法,最早是法國的歷史學家基佐在敘述法國大革命歷史中采用的,馬克思后來將之發展為一套階級斗爭的學說。然而,到了斯大林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那里,階級分析方法被教條化、僵硬化了,認為人類的發展,不論是哪個國家或民族,都要經過五種社會模式: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自有階級之后,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奴隸社會就是奴隸階級與奴隸主階級的矛盾,封建社會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斗爭,資本主義社會是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沖突……按照這一機械的理解,馬克思原本非常豐富精彩的階級分析的方法,被簡單化和庸俗化了。

如何回到馬克思的原典,用馬克思本人的階級分析方法來研究中國的知識分子?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精讀馬克思的兩本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和《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特別是后面這本,是馬克思用階級分析方法研究歷史的典范,無論是思想的深刻性還是語言的優美,其達到的高度幾乎是后人不可企及的。

研究知識分子,大量涉及知識分子的思想與觀念。那么,階級與思想是什么關系?按照馬克思的說法,當說某一個知識分子是某個階級的代表時,意思是他的思想不能躍出這個階級的生活所無法超越的界限。比如馬克思批評蒲魯東的思想是小資產階級的,不一定說蒲魯東本人就是小資產階級,而是說他的思想視野,只能在小資產階級的生活所構成的框架之內,無法超越那個限制。每一個階級都有自身的思想視野,當你的思想無法超越那個視野的話,不管你是否有自覺的意識,都成了那個階級的思想的代表。

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里主要分析了1848年法國大革命以后,為什么一個小丑式的人物——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三世,竟然能夠在全民選舉中成為總統。馬克思在寫這篇著作的時候,路易?·?波拿巴還在臺上當總統,躍躍欲試要稱帝。馬克思不屑地說:如果黃袍終有一天落在路易?·?波拿巴的身上,那么拿破侖的銅像將在旺多姆圓柱頂上倒塌下來。馬克思的預言果然驚人地準確,自以為是的小波拿巴后來發動了普法戰爭,被德國打敗了,成了階下囚。正如馬克思在文章一開始所說:一切偉大事變的歷史人物,通常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喜劇。拿破侖一世是悲劇英雄,但他的侄子拿破侖三世,成為一個拙劣的模仿者,成為可笑的喜劇人物了。

問題在于,一個可笑的人物,是如何上臺的,成為民主選舉出來的總統?馬克思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做了精彩的展示。1848年革命之后,法國有三個政治集團:第一是山岳黨人,是共和黨人,代表自由資產階級;第二是秩序黨人,是保守派,代表大地主、大金融資產階級;第三是波拿巴,超越一切階級之上,但就是這個波拿巴最后通過選舉獲得了政權。那么,波拿巴的社會基礎是誰呢?馬克思指出,是流氓無產者。就是在大革命以后失去土地進入城市,又沒有穩定職業的那批人,他們成了路易?·?波拿巴的打手。但是,真正用選票將路易?·?波拿巴擁上臺的人是農民。馬克思對法國的農民作了精彩的分析,他說,大革命之后從老拿破侖那里獲得土地的自耕農們,就是“一袋馬鈴薯”。放在大麻袋里面的馬鈴薯,彼此沒有什么區別,但又沒有任何組織和聯系,他們沒有自覺的階級意識,也構成不了一個階級,因而他們在議會里面也沒有自己的政黨,也沒有任何政黨代表他們。于是“一袋馬鈴薯”的農民們希望有一個高高在上的好皇帝代表他們,皇帝就是農民的大救星,一個農民的國家的典型特征就是“行政權力支配社會”。19世紀中葉之前的法國還是一個農民國家,在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國家,很難出現穩定的民主,很容易出現王政的復辟。

階級分析方法不僅來自馬克思,在西方社會學三大家中的其他兩位大師,馬克斯?·?韋伯和涂爾干那里,也有他們對階級的理解和分析,這里限于篇幅就不講了。下面我要重點介紹的,是陳寅恪的階級分析方法。陳寅恪如今被神化了,但是被神化的部分,似乎是他的考證功夫十分了得,精通十幾國外語,是“兩腳書柜”,知識淵博,精于考據。然而,當大數據出現之后,人人都可以成為陳寅恪。陳寅恪之所以偉大,不僅在于他知識的淵博,而且在于他出眾的理解力,也就是對史料和歷史的閱讀能力極強。

陳寅恪研究方法之中的核心,是陳氏的階級分析方法。主要體現在兩本書里面:一本是《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另一本是《唐代政治史略稿》。陳寅恪的階級分析不是孤立的,他是將四個要素結合在一起進行交叉性研究:階級、民族、地域與文化。所謂民族(或種族),指的是胡漢之爭;地域考察的是不同區域的背景;文化的意思與我接下來要談的品味有關;階級的分析離不開民族、地域和文化其他三個要素。但在這四個要素當中,階級是核心的分析單元。

陳寅恪最注重的一個概念叫作“階級的升降”。時代變化以后,社會的主流階級會隨之變化,一些階級崛起了,另一些階級衰落了。陳寅恪在分析魏晉之際變動時,說魏晉朝代的更替,骨子里是一場階級的升降。曹操代表的是庶族,袁紹代表的是豪族,曹操打敗了袁紹,是庶族對豪族的勝利。魏就是庶族掌握政權的朝代。但最后司馬懿父子又篡奪曹魏的政權,建立了西晉,而司馬家族代表的是豪族,這是豪族對庶族的一次反攻和報復,豪強豪族重新戰勝了庶族。陳寅恪以此為軸心,對魏晉之際的階級升降作了精彩的闡釋,對每個人物都作了階級背景的分析,但又不機械。也有晉建立之后,寒族向司馬政權發投名狀,表示擁戴,從這個階級背叛到另一個階級。

陳寅恪在分析唐代政治史的時候注意到階級背后的地域和民族性,他指出,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是關隴集團,他們原來是鮮卑族,不是漢族,有自卑感。唐初社會最強的是山東的幾個世家大族,因此關隴集團還不能一統天下,李世民雖然為一代梟雄,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虛心聽取魏征尖銳的諫言。自卑的關隴集團為了與世家大族對抗,武則天通過科舉制度選拔精英。唐代的科舉考的是詩詞,大批底層出身的庶族精英通過科舉進入了上層,但因此也與講究門第和出身的豪族精英形成了兩大士大夫集團,形成了牛黨與李黨之爭。李黨都是豪族,重門第;牛黨都是科舉上來的。比如白居易就是詩詞寫得好出名,進入了精英階層。他將自己的詩送給宰相李德裕,但李德裕看不起白居易,門第太低。繼承了魏晉南北朝傳統的北方豪族,重的不是詩詞,而是儒家經義,他們各有各的文化品味,相互敵視。

陳寅恪的階級分析方法,一點也不亞于馬克思,雖然方法有差異,但有異曲同工之妙。陳寅恪的方法是在中國自身的研究傳統里面生長出來,更有親切感。

如果我們借鑒這些階級分析方法來研究中國近代以后的知識分子,會發現許多我們不太注意的因素。首先,一個知識分子的道路選擇與其家庭出身有何關系?我最近在研究參加革命的左翼知識分子的時候,注意到一個現象:他們大部分都是富家子弟,很少有貧家子弟,像馮雪峰、胡風這樣是個別的。而且都還不是一般的富家子弟,而是破落的富家子弟。不破落的“富二代”,一般不會去參加革命,父親早把錦繡前程安排好了,安安穩穩讀書就是了。“富二代”參加革命,要到1935年“一二?·?九”運動的時候,華北之大,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富家子弟中的許多人就站出來,投身于愛國運動。周錫瑞教授所著的《葉:百年動蕩中的一個中國家庭》,敘述的就是他妻子的家族,一個個“官五代”“富五代”的年輕學生,原先都在南開、燕京頂尖的學府念書,是如何受到抗日救國感召參加革命的。在此之前,加入左翼運動的,大部分都是破落的富家子弟。家里曾經闊過,一旦家道中落,破落了,對年輕人的心理沖擊是很大的,他們有太多的社會不滿,又接受了新式教育,很容易為激進的革命思想所吸引。

魯迅是這樣,我做過的幾個個案,比如汪精衛、瞿秋白都是破落的官宦或富家子弟。我曾在香港《二十一世紀》雜志發表的關于丁玲的研究,比較了丁玲與冰心的差異。她們在30年代一南一北,是最出名的女作家。冰心從小有一個很溫馨的家,家里太溫暖了,所以她心里面都是愛,是沒有恨的。但是丁玲不一樣,她出身于破落的豪富之家,從小經受世態炎涼,丁玲自己說,她的心里充滿著仇恨,對黑暗社會的恨。一個人的基本人格是童年塑造的,了解了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他的童年經歷,特別是生命和心理感受,就能理解他以后的人生選擇。

從階級分析方法研究知識分子,一個是微觀的階級出身,另一個是宏觀的階級升降。在中國近現代史領域,這兩年研究生們用得最廣泛的一個概念,叫作“權勢轉移”,這是羅志田教授提出來的,其意思接近陳寅恪所說的階級升降。

在某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里面,總是有一群知識分子掌握了文化的權勢。但文化權勢會轉移的,天命長變。100多年前的1917年就是一個權勢轉移的標志性年份。因為文化話語權從過去新派的士大夫階級,比如梁啟超、杜亞泉那里,轉移到了陳獨秀、胡適這些五四新一代知識分子這里。我最近重新研究了杜亞泉,發現1918年《新青年》與《東方雜志》關于東西文化的論戰,是兩代知識分子的爭奪文化權勢的論戰,論戰以陳獨秀大勝、杜亞泉大敗而告終,不是在學理和思想意義上——百年之后,人們發現還是杜亞泉對,陳獨秀錯——而是在文化權勢上,《新青年》打敗了《東方雜志》,從上一代知識分子那里,奪過了話語的主導權。

類似的文化權勢的轉移,知識分子的代際更替,在五四前后也有過,1895年是一次,康有為、梁啟超這些從廣東來的年輕的文人士大夫,接過了洋務派官僚士大夫的變革旗幟,借助老一代完全沒有聽說過的現代媒體,掌握了時代的話語權。在五四運動之后,在1925年國民大革命興起之時,革命的話語代替了五四的話語,又開始了一個新的“權勢轉移”時代。而在話語的競爭和時代風向變化的背后,都有知識分子的代際更替與此相對應,又與更宏大的階級升降相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荆门市| 龙岩市| 辽阳县| 广饶县| 松原市| 屏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嘉峪关市| 黑河市| 冀州市| 晋宁县| 白城市| 娱乐| 辰溪县| 南通市| 罗平县| 皮山县| 潍坊市| 且末县| 东源县| 平山县| 资溪县| 江陵县| 晴隆县| 友谊县| 天门市| 夹江县| 大足县| 呈贡县| 仁化县| 祁东县| 唐河县| 全州县| 普安县| 永州市| 莲花县| 云林县| 桂林市| 北海市|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