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戰國前(商周春秋):為什么商王武丁并不自由

商湯革了夏朝的命以后,自己成為商代的天子,隨后商湯發布了一些政府文件。

商湯去世后,他的兒子外丙和外丙弟弟相繼繼位,分別干了三年四年就駕崩了,這反應了當時人壽命都不是很長。

隨即接班的是商湯的孫子太甲。太甲死后,又傳了五屆商王,就到了帝太戊的時候,朝廷的院子里長出一顆桑樹和一顆楮樹,合著抱在一起,一天時間就長到了拱抱粗。

太戊很驚訝,問相國伊陟是怎么回事(伊陟是伊尹的兒子),伊陟說:“我聽說妖是勝不過德的,現在這個妖樹出現了,說明您的德行出了問題。你趕緊修德吧。”于是太戊趕緊按伊陟說的修德,于是也樹也就枯死了。因為妖樹死了,太戊就命令神職人員巫咸到郊外祭祀,以表示對上帝的感謝。

中國的史官早就有借助天意來鉗制君主的傳統,這發展到漢朝時就是天人感應學說:利用自然災異來警告人君。比如說,是凡遇到日食什么的,漢朝的學者就告訴君主,這是上天對君主的德行或者政策表達不滿和警告。這種情況下,皇帝都要主動要求臣子上書指正自己的錯誤。臣子們往往也確實提出尖銳的意見,比如蔡邕就趁機批評了宦官。

被桑樹精和楮樹精嚇壞了的太戊死后,兒子仲丁繼位。從仲丁到盤庚的十位商王,印證了“兄終弟及”制的悲哀。商湯時代制定的“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本身就潛伏著動亂的因素。因為繼位之弟往往不肯把王位再交還哥哥之子,也就是說,他要傳給自己的兒子。于是出現哥哥的兒子與自己的兒子,爭奪王位的局面,造成骨肉相殘和政權動蕩。

商王盤庚,卻是個鐵腕人物,他刷新政治,進行改革。盤庚還把都城遷到了黃河以南,人們都不愿意跟著動彈,盤庚對大臣們說:“不按照從前商湯定的辦法,是不道德的。”遷都之后,執行他的新政,民眾獲得了安定,諸侯見商有了起色,又不得不來朝拜。

兩代之后,到了武丁繼位的時候,形勢又不怎么樣了,商的政治又衰弱了。武丁想再次復興,但是找不到能幫自己的人。于是他三年沒有說話,事情都交給宰冢去辦,自己研究當時的社會。他夢見了一位圣人,名字叫“說”。他照著夢中這個圣人的樣子去看自己的臣僚,發現都不是。最后派出星探在野外發現了這個人,正在施工隊里幫人筑墻呢。人們把他送到武丁那里,武丁說:“是這個人啊!”于是,跟他一交流,果然是個大圣人,于是讓他做了國相。國家大治。因為找到他的地方叫作傅巖,所以就稱他為傅說了。

武丁對外發動了很多戰爭,使得商對諸侯的控制力空前強大。他有六十多個媳婦,其中的婦好還帶兵出去打仗,標明了女子在當時很有地位。武丁時候文字也已經頗為成熟,就是甲骨文。

武丁死后幾十年,傳到商王文丁。這時候,西邊的方國周國開始崛起,于是文丁把周國君主季歷找來朝廷,把季歷殺死了。

季歷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姬昌,也叫周文王,他接班之后,晝夜磨牙,琢磨著報復商王朝。

雖然商王朝已然風雨飄搖,不過文丁還是鑄了一個商朝最大的鼎,也是世界最大的青銅器——后母戊大方鼎,獻給他死去的母親。

文丁死后,繼任者兒子帝乙為了緩和和周國的關系,就把文丁的一個幼女,生得美麗端莊,嫁給了姬昌。

帝乙死后,他的兒子商紂王繼位了。

筆者按:

武丁作為領導者,一開始并不自由,親貴們包圍了他。他想任用一個替自己辦事的人,比如傅說,都要費盡心機,采取曲折的方式,最后才叫傅說當上官。這是領導者常遇到的境遇。大官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富貴和權力,一定就會排擠新來的人。

武丁的辦法,就是任用一些低微的人,比如古代的御史。他們出身和資歷不高,根基不深,所以更要依附于領導者。他們為皇帝效力,可以側面地了解大臣,向領導者提出更全面的信息。皇帝要堵上朝向大臣們的耳朵,但要打開來自細微聲音的耳朵。這才叫聰明,而不是閉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右玉县| 丹凤县| 南靖县| 八宿县| 江山市| 南充市| 长岭县| 蓝田县| 阿城市| 永德县| 印江| 嘉荫县| 靖宇县| 鹿邑县| 兴义市| 郓城县| 布拖县| 西城区| 铜陵市| 台山市| 泽库县| 鄂托克前旗| 曲周县| 五大连池市| 合川市| 云梦县| 黑河市| 香港 | 孝昌县| 高碑店市| 正镶白旗| 宜州市| 如皋市| 宕昌县| 上思县| 永泰县| 泾川县| 南京市| 综艺|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