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毛暉毛允南,徐翕徐舒翔,東郡名士,皆有干略,曾為曹賊部將,兗州事敗,亡命泰山,現被開陽臧霸收留,主公有命,我可書信招致?!?
陳宮不是本地人士,見陳珪、陳群皆推舉賢才,如何甘落人后,為今后理事計,便舉薦毛徐二位舊人。
“好,毛徐二公皆有賢才,備亦有所聞,不意卻在臧霸處,煩勞公臺相請?!?
劉備一日得數才,甚是高興,“我久處幽州,素聞燕昭王千金市馬骨故事,備自覺智術淺短,德薄才疏,愿效先賢‘黃金臺’舊聞,于城中營建‘禮賢館’,以顯敬賢之意,諸位以為如何?”
“主公明鑒?!?
“使君志懷霜雪,必興此州?!?
一眾文臣聽聞劉備心意,紛紛附和。
“好,既然如此,那就在衙署之左,營建‘禮賢館’,至于禮賢館祭酒之職,漢瑜公賢名遠播,士林之望,元方公海內儒宗,門第顯赫,可左右分領之,仲嶠素有國士之名,可以賓客從事之職兼領禮賢館長史,輔佐二位尊長?!?
許汜隨劉備奔波前線近月,招撫張遼、宋憲有功,也該予以升遷,稍加褒獎了,遂將其從事中郎之職升上一級;陳珪、陳紀年邁,難以治理瑣事,許汜不過三十余歲,體力充沛,正可操持,禮賢館長史一職也算得當。
劉備看著陳珪三人拜謝,又注意到呂布麾下文臣尚有郭貢、劉翊、王模、周逵四人尚未得實職任用,隨即言道,“子魚曾掌兵馬,曉暢兵事,可任兵曹從事,典掌軍事。”
“子相曾牧守一方,通曉水利,可任漕運司馬,我自夏丘歸來,巡視泗水,見多有淤塞之處,且‘徐州洪’‘秦梁洪’等處多有廢棄,時有河水泛濫成災,子相可從此處著手?!?
郭貢、劉翊聞聲即刻應命。
“伯濤可任東海郡部郡國從事,次公可任彭城國部郡國從事,專司奸利之事?!?
王模、周逵聽聞劉備辟用,多顯歡喜之色。
部郡國從事屬治郡僚屬,每郡國各一人,位列別駕、治中之后,專司糾劾郡國高級長官,實數郡國大吏,也算顯任。王模、周逵起自寒微,但有才學。
陳群曾私下告訴劉備此二人德行不正,不可大用,但此時正值用人之際,也需安撫呂布舊吏。劉備曾暗查二人為人,知道二人多有放蕩不羈之處,以其出身來看也可諒解。置于部郡國從事這個得罪人的官職之上,也算得其所用。
“元龍屯田之事如何?”
陳群隨即回稟,“百姓分土已畢,正在搶種秋糧,但時節已過,怕是收成有限。”
“能收多少是多少吧,總強過顆粒無收,元龍處可有難處?”
“元龍日前來報,尚有幾處難點,一者男丁太少,近六萬百姓,丁男僅有四千多,其余皆是老弱婦孺,墾田進展緩慢;其二,二縣田畝荒廢日久,荊棘遍地荒草叢生,地上可燒荒,但地下盤根錯節,開墾不易,猶廢耕具。”
“其三,耕牛甚少,牲畜匱乏,左近不過百余頭;其四,百姓居所一時難以營建齊備,多有就野外鑿地穴安居者,天氣酷熱,百姓多生疾病,年老體弱者多有亡故?!?
“還有一事,頗為嚴重,周邊流民百姓聽聞主公行屯田之策,又有州府周濟錢糧,紛紛前來投效,每日不絕,眼下元龍已新募屯民兩三萬人之多,元龍左支右絀疲于應對,故此府庫錢糧農械每日耗費如流水......”
陳群言語不停,聽得出來,近些時日州事繁雜掌州不易,而州府錢糧匱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陳疲于應付,而近憂已在眼下。
劉備聽陳群說完,也是頭大不已,直皺眉頭。
“使君,彭城之西有銅山,生產銅鐵及石炭,可遣軍前往開采,冶煉甲兵農具。”糜竺拱手說道。
糜竺商賈出身,經營四方,對各地物產風俗多有了解。
劉備聞言頷首稱是,“彭城乃徐州西邊門戶,須遣重將前往鎮撫,云長驍勇,今命你為蕩寇中郎將,兼領彭城相,率本部兩千兵馬前往駐守,劉合升校尉可一同前往,到任后即刻募人開采銅鐵?!?
“謝主公?!标P羽領命歸座。
“至于開墾人力匱乏之事,我自夏丘帶回八千兵卒,其中多有羸弱不堪用者,裁去老弱,可得七千勞力,可撥五千調往良成、司吾,劃撥田畝,以為屯守?!?
“剩余兩千,可移往取慮屯墾,薄姑陂良田千傾,頗為富饒,不可荒廢;其中成家者,其家眷一并遷移,未成家者,可擇孤寡以配之。元龍處新近歸附百姓,可遷移半數至取慮,如此也可節省不少州府糧秣消耗。”
“至于百姓房屋諸事,城內有空閑居所,不論官宅民屋,皆可分配百姓使用,葛嶧山大營調兵兩千,協助百姓們營造房屋開墾荒田?!?
劉備略作思索,“調發兵卒要申明軍紀,敢犯百姓秋毫者,立斬不赦?!?
“至于州府空虛,錢糧匱乏,子仲可有良策應對?”錢糧之事劉備早與糜竺有所計議,如今問取不過是要取得州中吏員認同。
糜竺聽劉備問詢,隨即拱手,“無非開源節流兩途,節流者方才使君已經有所涉及,精兵簡政四字而已,如今州府各縣多有郡兵冗員,皆需州府公養,靡費繁巨,而有事時又不堪驅用,我意可酌情裁撤,揀選能吏任之,兵卒則放歸鄉野,自事生產,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即可為州府增添稅賦。”
“使君方才明言,府中一應供給皆減半供養,堪為吏員表率,我意州中上下將吏,值此危急時刻當與州府共渡艱難,一應俸祿可酌情削減?!?
“至于開源者,眼下即可實施,一、鹽鐵酒,重利所在,先漢孝武帝命桑弘羊官營之,國家由此富強,今漢雖效仿前漢舊制,但如今之世開山河之利,舊制多有廢壞;徐州東鄰大海,多有鹽場,彭城又產銅鐵,使君可著專人恢復舊制,收取鹽鐵之利;”
“二、徐州坦途千里,水運便利,又臨靠大海,有舟船之利,可通四方,使君可專設官商榷場,互通有無;”
“三、徐州水流眾多,湖澤遍地,眼下可著專人捕撈魚獲,且今天氣暑熱,田野多有瓜果桑葚,又有狼蟲虎豹鷙鳥飛禽,亦可捕獵食用,如此可濟一時之用,多余者可晾曬腌制以備儲存,供不時之需。”
“四、徐州紛擾多時,各地多有盜賊豪霸,使君可行撫剿之策,以取錢糧兵馬;”
“五、我與元龍入小沛迎接使君時,元龍曾言助使君集兵十萬,以抗兇暴,前日我與漢瑜公計議,愿奉獻家資與使君,以舒時困,我與漢瑜公亦可助使君號集徐州豪富之家,共聚糧草財帛,奉獻使君?!?
劉備聽糜竺言罷,立即起身拜謝陳珪、糜竺二人,“備得二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陳珪、糜竺也隨即起身回禮。
“子仲可書寫成表,詳載條目,我無不允準,糜芳有經營才略,可任司鹽校尉,糜??扇稳秷鏊抉R,子仲專司經營之事?!?
錢糧大事還是握在自己人手中比較穩妥。投桃報李,劉備隨即轉向陳珪,“素聞漢瑜公族親陳牧、陳孫二人有勇略,我欲任二人為校尉,典掌兵馬,不知漢瑜公意下如何?”
陳家出了如此大力,豈是白白施舍的,陳珪隨即說,“敢不應命?!?
“公臺,婚禮之事如何?”政事略有頭緒,劉備遂問及個人私事。劉備讓陳宮提前回下邳操持與糜氏結親之事,已有數日,料想有些眉目了。
“尊主公意,已請漢瑜公、元方公為媒,納征已過,尚未請期,只等主公決斷。”陳登略作交代。
婚儀六禮,分為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納彩即為提親,問名即為詢問女方姓名及生表,納吉為卜吉兆、會八字,納征為送彩禮,請期為擇定婚期,親迎則是迎新婦入門。
若依平常,六禮之下短則半年,長則數載。劉備新定徐州,正需婚禮壯勢,豈能遷延日久。依照劉備意愿,儀式從簡,故而前四禮都是虛走式樣。
“孫公祐出使瑯琊臧霸、蕭建處,并一路北上至孔北海、袁都督處報吉,簡憲和出使陳揚州處,皆未返回,故而婚期未決。”陳宮補充道。
孔融前被黃巾管亥所圍,劉備時隨公孫瓚部將田楷在青州濟南,遂往救之,孔融十分感激;后陶謙病逝,將徐州托付劉備,孔融與陳登、糜竺出力相助,二人由此深結情誼。
去歲袁譚攻田楷,田楷敗退幽州,青州無主,劉備遂表孔融為青州刺史。
劉備任豫州刺史時,為結納袁紹這棵大樹,將一年一個的茂才名額送與袁譚,因此袁譚算是自己的故吏門生。
提起袁譚,劉備不由得想起當時舉薦的另一個茂才,袁渙袁曜卿,前司徒袁滂之子。雖然年紀尚輕,可家世顯赫,品格端方,進退有禮。
初掌徐州時,被任命為功曹從事,持事公允,人皆敬服。可惜隨軍南下,軍敗后不知所蹤,聽張南說其被張勛俘獲,在居壽春袁術處。
陳揚州即陳瑀,因陳珪、陳登關系,更有共敵袁術在側,今后雙方還多有互相幫襯之處,派使前往也不算不妥。
至于曹操,徐州大敵,人所共厭;袁術,更是仇讎,何況劉備婚儀乃是私事,何必討嫌,兩處不派使者也合人情。
劉備見陳宮安排甚是妥當,“公臺費心了,安排很是妥帖?!?
見日已西斜,天色不早,劉備遂讓眾人離去,并命陳珪、陳群分別引毛甘、戴乾前來相見。
趁此空檔,劉備命夏侯博派人至良成喚陳登,命其連夜趕回下邳。
眾人散去,劉備獨留關羽在側。
“云長身負重任,此去彭城可有計較?”劉備與關羽對坐,沉聲問道。
關羽略作思索,“內撫軍民,外御敵寇而已。”
“可試言之。”劉備鄭重地說道。
關羽輕捋須髯,“先收郡兵,擇其精壯,汰其老弱,編成部伍,修整兵械城池,而后剿滅盜賊,募民屯墾,撫民以靜,此乃內政;”
“至于軍情者,彭城水陸交匯,泗水繞其城,東海馳道通其境,處于險要咽喉之地,其西多丘陵矮山,可修筑關防,以塞途徑,其后則進駐豐沛,截斷兗州入境通道?!?
曹操初伐徐州就是從彭城西側矮山通道涌入彭城,陶謙被打的措手不及,被殺一萬余人于泗水邊。曹操隨后沿泗水南下、走馳道東進,一路坦途,望風披靡。關羽如何不知道彭城位置的重要性。
“云長之策有些保守,入境之后可先收郡兵,掌握軍權,而后更換屬吏,掌控地方,需將彭城各地牢牢握于自己之手,之后囤積糧草軍械,伺機驅逐袁術,進占梁國、沛國,奪取糧草人口?!?
“徐州屢經戰禍,人口凋敝,庫帑耗竭,又處四戰之地,不可固守,豫州局勢混亂,可趁機謀劃,以濟危急,補徐州時用。”
“袁術為人驕奢淫逸,治政不明,治下民怨沸騰,士族多怨,又屢敗于曹操之手,兵卒將吏多已膽寒,麾下將士雖多,實則外強中干,云長破之不難。”
“兗州曹操,經張邈、陳宮之亂,又遭饑饉,糧草匱乏,必以治內為先,暫時無力圖謀徐州,聽聞其精兵已入潁川、汝南,想必也是此圖謀,天子困守雒陽,其似乎也有迎奉天子之意,此時當無東顧之慮。”
“值此之時正是圖謀豫州良機,如若遲緩,曹操穩住內部局勢,緩過氣來,提其麾下精兵猛將,揮兵東指,以徐州羸弱之兵,殘破之地,必無力抗衡,屆時我等當不知亡身何處了?!?
“時機易逝,等我整頓此間甲兵,撫平地方,協理好周邊,今秋當舉兵與你共進豫州,短短數月,職守繁重,只能寄君厚望,望君不負重托?!?
劉備條分縷析,言語頗多,為關羽點明彭城局勢、發展之要及今后拓境方向。
關羽聽劉備言罷,心中明了,方才明白自己肩上擔負的重任關系到徐州的生死存亡之機,遂莊重的說到,“某當盡心竭力,不負兄長重托?!?
劉備交代清楚,見天已昏暗,又肚中饑餓,遂命庖廚傳膳。
夏侯博侍立庭前,見劉備與關羽談話結束,遂上前稟報,“主公,陳國相攜毛甘、陳牧、陳孫,陳治中攜戴乾已經在廂房等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