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惠薦劉劭
背景
劉劭其人。劉劭,字孔才,廣平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人。建安年間入仕,歷任廣平吏、太子舍人、秘書郎等。入魏后,歷任尚書郎、陳留太守、騎都尉、散騎常侍,并受爵“關內侯”。在政治上,劉劭善于品評人物,景初年間,他奉詔制定《都官考課》72條作為選拔人才的規制。他著有《論略》、《人物志》等,其中《人物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人才學專著,對后世影響深遠。
奏疏背景。魏明帝青龍年間,魏明帝曹睿下詔廣求賢才,時任散騎侍郎的夏侯惠上書推薦了劉劭。他認為劉劭不僅清凈無爭,品行高潔,而且在文章、法理、國家制度、謀略等方面都很有造詣,應當薦拔重用。
原文
時詔書博求眾賢。散騎侍郎夏侯惠薦劭曰:“伏見常侍劉劭,深忠篤思,體周于數,凡所錯綜,源流弘遠,是以群才大小,咸取所同而斟酌焉。故性實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靜之人慕其玄虛退讓,文學之士嘉其推步詳密,法理之士明其分數精比,意思之士知其沉深篤固,文章之士愛其著論屬辭,制度之士貴其化略較要,策謀之士贊其明思通微,凡此諸論,皆取適己所長而舉其支流者也。臣數聽其清談,覽其篤論,漸漬歷年,服膺彌久,實為朝廷奇其器量。以為若此人者,宜輔翼機事,納謀幃幄,當與國道俱隆,非世俗所常有也。惟陛下垂優游之聽,使劭承清閑之歡,得自盡于前,則德音上通,輝耀日新矣。”
注解
當時,朝廷發布詔書廣泛尋求天下賢能之士。散騎侍郎夏侯惠舉薦劉劭時,上書說:“我伏案呈見,常侍劉劭,他忠誠深厚,思慮周密,對于事物的理解全面而深刻,辦事合乎禮儀,他的所作所為都能找出依據和憑證。因此,無論是才大還是才小的人,都能和他找出相似之處予以比較評價。
具體而言,那些本性實在的人敬佩他的平和與正直;清靜無為的人仰慕他的玄妙與謙讓;文學之士贊賞他推究事理之詳細周密;法理之士則明白他區分事物的精細與比照;深思遠慮的人理解他的沉穩與堅定;擅長文章的人喜愛他著述立論與文辭的優美;重視制度的人看重他化繁為簡、抓住要點的能力;長于策劃謀略的人則贊揚他思維敏捷、洞察幽微。所有這些評價,都是各取劉劭所長,而僅述其眾多優點中的一隅。
我多次聆聽他的清談,閱讀他的深邃論述,這些思想浸潤多年,我內心更加堅信,他確實是朝廷中一位非凡的人物。我認為,像劉劭這樣的人,應當輔佐機要事務,在朝廷的帷幄之中貢獻他的謀略,他的命運應當與國家的興旺同升,這是世俗之中不常有的賢才。懇請陛下以寬容平和的態度傾聽他的見解,使他能在清閑愉悅的氛圍中,盡情地在您面前施展才華,那么他的德行與智慧將上達天聽,如同日月光輝,日日更新,照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