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讀史筆記·三國志】【名臣奏疏語錄篇四六】

杜恕諫刺史應專務民事

背景

杜恕其人。杜恕,字務伯,京兆杜陵(今陜西省西安市)人。杜為人誠懇樸質,不善于表現自己,因此早期名聲不顯。但在朝中,他一心辦公事,不結黨營私,每當政策有失時,總是引用綱紀法度來規諫,因此深受侍中辛毗等人的器重。歷任弘農太守、趙國相、河東太守、淮北都督護軍等職,每到一處都致力于維護國家大體,樹立恩惠仁愛,深受百姓愛戴。晚年因不得罪權貴被免職。

奏疏背景。杜恕在政治上主張清靜無為、專心民政,反對刺史掌握兵權。他認為古代的刺史以清凈無為為名譽,而現在應該讓刺史專心管理民政。他還強調安民的重要性,認為積累財富、專務根本、節約用度是安民的關鍵。因此當朝廷讓鎮北將軍呂昭兼領冀州刺史的時候杜恕上書力諫。

原文段一

時公卿以下大議損益,恕以為“古之刺史,奉宣六條,以清靜為名,威風著稱,今可勿令領兵,以專民事”。俄而鎮北將軍呂昭又領冀州,乃上疏曰:

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術,在于豐財。豐財者,務本而節用也。方今二賊未滅,戎車亟駕,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然搢紳之儒,橫加榮慕,搤腕抗論,以孫、吳為首,州郡牧守,咸共忽恤民之術,修將率之事。農桑之民。競干戈之業,不可謂務本。帑藏歲虛而制度歲廣,民力歲衰而賦役歲興,不可謂節用。

注解

當時,朝廷中的公卿及以下官員正在廣泛討論國家政策的得失與改進,杜恕提出:“古代的刺史,遵循并宣揚六條政令,以清靜無為而著稱,同時以威嚴的聲望聞名。現今,我們可以不讓刺史兼任領兵之職,以便他們能專注于民政事務。”不久之后,鎮北將軍呂昭又被任命為冀州刺史,杜恕于是上疏陳述自己的見解,內容大致如下:

“帝王治理國家的最高原則,莫過于使百姓安居樂業。而實現安民之術的關鍵,則在于增加財富。財富的積累,需要致力于農業生產這一根本,并同時注重節約開支。當前,我們面臨兩大敵寇尚未消滅的局勢,戰爭頻繁,這原本是英勇的將士們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的時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那些身居高位、本應引領風氣的儒學士大夫們,卻紛紛對軍事榮耀表現出過度的向往和追求,他們激烈地辯論,將孫武、吳起等軍事家視為楷模。

這種風氣也蔓延到了地方州郡的牧守之中,他們普遍忽視了體恤民生、發展農業的根本之道,轉而熱衷于軍事訓練和將領的選拔。原本應安心從事農桑的百姓,也被這種風氣所影響,競相投身于軍事活動之中,這顯然不能說是致力于國家的根本。同時,國庫年年空虛,而國家的開支和制度卻年年增加;百姓的勞動力逐年減弱,而賦稅和徭役卻年年加重,這也不能說是注重節約。

原文段二

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喪亂之弊,計其戶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然而二方僭逆,北虜未賓,三邊遘難。所以統一州之民,經營九州之地,其為艱難,譬策羸馬以取道里,豈可不加意愛惜其力哉?以武皇帝之節儉,府藏充實,猶不能十州擁兵,郡且二十也。今荊、揚、青、徐、幽、并、雍、涼緣邊諸州皆有兵矣,其所恃內充府庫外制四夷者,惟兗、豫、司、冀而已。臣前以州郡典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宜別置將守,以盡治理之務,而陛下復以冀州寵秩呂昭。冀州戶口最多,田多懇辟,又有桑棗之饒,國家征求之府,誠不當復任以兵事也。若以北方當須鎮守,自可專置大將以鎮安之。計所置吏士之費,與兼官無異。然昭于人才尚復易,中朝茍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以此推之,知國家以人擇官,不為官擇人也。官得其人,則政平訟理,政平故民富實,訟理故囹圄虛空。

注解

如今,大魏雖然擁有十州之廣袤土地,但繼承的是戰亂之后的凋敝局面,其人口戶數已不及往昔一州之眾。然而,在此之際,我們仍面臨著東西兩方的叛逆勢力,北方的外族尚未歸順,邊疆三處又屢遭戰禍。因此,用這一州之民來治理和保衛其余的九州之地,其艱難程度,就如同駕馭一匹瘦弱的馬匹去長途跋涉,怎能不加倍愛惜它的體力呢?

回顧武皇帝(曹操)時代,以其節儉之風,國庫充實,即便如此,也無法在十州之內都維持軍隊,而是選擇重點在二十個郡駐軍。現今,荊、揚、青、徐、幽、并、雍、涼等邊疆各州均已設有軍隊,而能夠支撐國家內充府庫、外制四夷的,唯有兗、豫、司、冀四州而已。我之前曾建議,若州郡掌管軍隊,則官員們易專注于軍功而忽視民事,故應另設將領鎮守,以便他們全心全意地處理政務。然而,陛下卻再次將冀州這樣的重要之地交由呂昭統轄,并賦予其高位與權力。

冀州人口眾多,土地肥沃且廣被開墾,又盛產桑棗等經濟作物,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之地,實在不應再讓其承擔軍事重任。若說北方確需鎮守,自然可以專門設置大將以安民心。實際上,若僅從費用上考慮,專門設置大將與讓呂昭這樣的官員兼任并無太大差異。然而,像呂昭這樣的才人朝廷中還有很多,而朝廷中如果本就缺乏人才,那么能夠同時勝任多個職位的優秀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單方面管軍事的人才很多,既能管軍事又能管民事的人少)。

由此可以推斷,國家應當是根據人的才能來選擇合適的官職,而不是為了某個官職而去尋找合適的人。只有當官職得到了合適的人選,政治才能平穩,訴訟才能得到公正處理。政治平穩則百姓富足,訴訟公正則監獄空曠。這正是我們當前應當努力追求的目標。

原文段三

陛下踐阼,天下斷獄百數十人,歲歲增多,至五百余人矣。民不益多,法不益峻。以此推之,非政教陵遲,牧守不稱之明效歟?往年牛死,通率天下十能損二。麥不半收,秋種未下。若二賊游魂于疆場,飛芻挽粟,千里不及。究此之術,豈在強兵乎?武士勁卒愈多,愈多愈病耳。夫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今兗、豫、司、冀亦天下之腹心也。是以愚臣之見,實愿四州之牧守,獨修務本之業,以堪四支之重。

然孤論難持,犯欲難成,眾怨難積,疑似難分,故累載不為明主所察。凡言此者,類皆疏賤;疏賤之言,實未易聽。若使善策必出于親貴,親貴固不犯四難以求忠愛,此古今之所常患也。

注解

陛下即位以來,全國每年被判刑斷獄的人數從最初的百余人逐漸增加到五百余人。而民眾的數量并未顯著增加,法律條文也并未變得更加嚴苛。由此推斷,這難道不是政治教化衰敗、地方長官不稱職的明顯表現嗎?

過去幾年,牛只大量死亡,全國范圍內大約損失了十分之二。麥子的收成不到一半,秋季的播種也未能如期進行。假若此時東西兩方的敵寇仍在邊境游弋,那么長途運輸糧草輜重,其困難可想而知,恐怕千里之外都難以保障供給。深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之道,難道僅僅在于增強軍事力量嗎?實際上,武士和精壯士卒的數量越多,反而可能帶來更多的弊端。國家如同人體,只要腹心部位(即核心區域)充實健康,即便四肢有些疾病,終究不會構成大患。如今,兗、豫、司、冀四州正是國家的腹心之地。因此,我雖為愚鈍之臣,但衷心希望這四州的牧守能夠專注于發展農業生產這一根本事業,以支撐起整個國家的重負。

然而,我深知孤立的觀點難以立足,觸犯權貴、違背私欲之事難以成功,積聚眾怨的事情難以被接受,似是而非的道理讓人難以區分,所以多年來我的建議一直未能被明智的君主所采納。凡是提出此類建議的人,往往都是地位卑微、關系疏遠之人。而疏遠卑微之人的言論,確實難以被輕易采納。如果認為好的策略必須出自親近顯貴之人,那么這些親近顯貴之人為了避免觸犯上述四種困難(孤論難持、犯欲難成、眾怨難積、疑似難分),自然不會主動尋求忠誠與仁愛之道,這正是古今以來常有的弊病所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新化县| 顺昌县| 南澳县| 呼玛县| 阿瓦提县| 威海市| 丁青县| 谢通门县| 阿瓦提县| 陆川县| 托克托县| 新化县| 水城县| 凉山| 阳泉市| 仪征市| 仁布县| 天峻县| 额敏县| 广灵县| 文山县| 安西县| 五莲县| 上犹县| 徐闻县| 本溪| 闵行区| 信宜市| 腾冲县| 太白县| 延安市| 巴中市| 尉犁县| 琼海市| 永和县| 加查县| 盈江县| 衡山县| 莱州市|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