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讀史筆記·三國志】【名臣奏疏語錄篇四一】

董昭論關羽圍樊城及紈绔浮夸之風

背景

董昭其人。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董昭年輕時即被舉為孝廉,并擔任過癭陶縣長、柏人縣令等官職。后來,他成為袁紹的參軍,并在袁紹麾下多有戰功。然而,因袁紹聽信讒言,董昭不得不離開袁紹,投奔張楊。董昭在張楊軍中時,隨張楊迎接漢獻帝,并被拜為議郎。他與曹操在洛陽相見后,建議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縣,從而成為曹操的重要謀士。建安年間,董昭歷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職,深受曹操器重。曹丕稱帝后,升任大鴻臚,并先后擔任侍中、太常、光祿大夫、太仆等重要職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董昭轉任衛尉,并在太和六年升任司徒。董昭不僅在政治、軍事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和貢獻,而且在文化藝術領域也有一定的造詣和影響。

語錄背景。

論關羽圍樊城。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領荊州軍隊北伐曹魏連戰連勝,不僅打得樊城守將曹仁連連告急,還圍困了樊城。樊城作為曹魏抵御關羽和東吳的第一線陣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樊城失守,中原將無險可守,對曹魏極為不利。因此曹操一面增兵救援樊城,一面向孫權提出聯合東吳攻擊關羽,孫權派遣使者向曹操傳達了“遣兵西上,欲掩取羽”的意圖,并且囑咐曹操在要對東吳出兵的事情保密。曹操咨詢大臣,董昭主張將孫權的密信內容透露給關羽的軍隊,以激發其內部的不安和動搖。同時,他也考慮到了被圍困的曹軍將士的士氣低落,可以借此振奮軍心。曹操聽從董昭建議,后來局勢發展和董昭預料的一致。

論紈绔浮夸之風。在魏明帝當政期間,存在社會的風氣敗壞、道德淪喪等問題,“竊見當今年少,不復以學問為本,專更以交游為業;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游利為先“。仔細讀下來發現歷朝歷代都會存在這個問題。董昭針對此事上書皇帝,表示歷代君主都重視敦厚樸實、忠誠守信之士,而對虛偽不真之人深惡痛絕,因為這類人會破壞教化、擾亂治理、敗壞風俗、傷害道德。要改變社會風氣,需要先從打擊虛偽不真、紈绔浮夸之人開始入手,這封奏疏對當前改善社會弊端仍然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

原文段一

關羽圍曹仁于樊,孫權遣使辭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軍之圍,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備”。太祖詰群臣,群臣咸言宜當密之。昭曰:“軍事尚權,期于合宜。宜應權以密,而內露之。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可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又,圍中將吏不知有救,計糧怖懼,儻有他意,為難不小。露之為便。且羽為人強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太祖曰:“善。”即敕救將徐晃以權書射著圍里及羽屯中,圍里聞之,志氣百倍,羽果猶豫。權軍至,得其二城,羽乃破敗。

注解

關羽率軍將曹仁圍困在樊城,此時孫權派遣使者前來,向曹操傳達了他的意圖:“我將派遣軍隊向西進軍,意圖偷襲關羽。江陵與公安兩地是關羽的重要據點,糧草物資豐富,若關羽失去這兩座城池,他必定會自行撤退,如此一來,樊城之圍自然不救自解。因此,我請求您對此事保密,不要泄露給關羽,以免他有所防備。”

曹操聽聞孫權的計劃后,召集群臣商議,群臣大多認為應當保守秘密,不讓關羽得知。然而,董昭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軍事行動講究權變,以達到最佳效果為目標。雖然表面上應當保密,但在內部卻應當適度透露消息。如果關羽得知孫權即將偷襲他的后方,他可能會選擇回防自保,這樣樊城之圍便能迅速解除,我們也能從中獲利。同時,讓關羽與孫權兩軍相互牽制,我們則坐觀其變,等待他們兩敗俱傷。若一味保密,使孫權輕易得逞,這并不是上策。再者,被圍困在樊城的將領和士兵若不知有援軍將至,可能會因糧食短缺而恐慌,甚至產生異心,這對我們來說將是巨大的隱患。因此,適度透露消息更為有利。而且,關羽性格剛強,自恃江陵、公安兩城堅固可守,定不會迅速撤退。”

曹操聽后,點頭稱贊道:“說得好。”于是,他下令派遣援軍將領徐晃,將孫權的書信射入樊城被圍的曹軍之中,以及關羽的軍營內。被圍的曹軍將士得知孫權即將偷襲關羽后方的消息,士氣大振,信心倍增。而關羽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果然陷入了猶豫之中,不知是該繼續圍攻樊城還是回防后方。

最終,孫權的軍隊成功攻占了江陵和公安兩座城池,關羽的軍隊因此失去了后方支援,陷入了困境。在內外交困之下,關羽的軍隊最終戰敗。

原文段二

太和年間,董昭上疏陳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莫不貴尚敦樸忠信之士,深疾虛偽不真之人者,以其毀教亂治,敗俗傷化也。近魏諷則伏誅建安之末,曹偉則斬戮黃初之始。伏惟前后圣詔,深疾浮偽,欲以破散邪黨,常用切齒,而執法之吏皆畏其權勢,莫能糾擿,毀壞風俗,侵欲滋甚。竊見當今年少,不復以學問為本,專更以交游為業;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游利為先。合黨連群,互相褒嘆,以毀訾為罰戮,用黨譽為爵賞,附己者則嘆之盈言,不附者則為作瑕釁。至乃相謂‘今世何憂不度邪,但求人道不勤,羅之不博耳;又何患其不知己矣,但當吞之以藥而柔調耳。’又聞或有使奴客名作在職家人,冒之出入,往來禁奧,交通書疏,有所探問。凡此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雖諷、偉之罪,無以加也。”帝于是發切詔,斥免諸葛誕、鄧飏等。

注解

在太和年間,董昭向皇帝呈上了一份奏疏,詳細陳述了當時社會存在的種種末流弊端。其書面化翻譯如下:

“自古以來,凡是統治天下的君主,無不高度重視并推崇那些敦厚樸實、忠誠守信的士人,同時深深厭惡那些虛偽不真誠的人,因為這類人的存在會破壞教化、擾亂治理、敗壞社會風俗、傷害道德教化。回顧往昔,建安末年魏諷因謀反被誅殺,黃初之初曹偉也因不法行為被斬首示眾。我伏讀陛下前后所發的圣詔,深感陛下對浮偽之風的深惡痛絕,意圖通過嚴厲手段來瓦解邪黨,其決心之強,令人切齒。然而,遺憾的是,執法官員在執行過程中往往因畏懼權勢而不敢嚴格糾察,導致這些敗壞風俗的行為非但沒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我私下觀察到,當今社會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將學問視為根本,反而將交游視為主要職業;而那些本應成為國家棟梁的士人,也不再以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清心寡欲為首要品質,反而將趨炎附勢、追逐名利放在首位。他們結黨營私,互相吹捧,通過詆毀他人來達到懲罰他人的目的,將黨同伐異作為晉升的階梯。對于依附自己的人,他們不吝贊美之詞;而對于不依附自己的人,則千方百計地制造瑕疵和矛盾。更有甚者,他們竟聲稱:‘如今世道,何愁不能飛黃騰達?只要人脈廣泛,手段高明,又何愁不為人知?即使有人不識抬舉,也只需用藥物控制,使其柔順服從。’此外,我還聽說有人指使奴仆或門客冒充在職官員的家人,出入禁地,傳遞信息,窺探機密。

以上種種行為,皆是法律所不容許,刑罰所不赦免的。即便是魏諷、曹偉之罪,與之相比也顯得微不足道。因此,我懇請陛下能夠再次發布切實的詔令,對這類敗壞社會風氣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并對涉及此類行為的官員如諸葛誕、鄧飏等進行斥免處理,以彰顯陛下對此類問題的重視和決心。”

皇帝在聽取了董昭的奏疏后,深感其言之有理,隨即發布了嚴厲的詔令,對諸葛誕、鄧飏等人進行了斥免處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云港市| 靖宇县| 葫芦岛市| 长寿区| 麻阳| 龙川县| 密云县| 民县| 洪雅县| 四子王旗| 宜阳县| 印江| 福州市| 萍乡市| 咸丰县| 淮滨县| 兴业县| 象州县| 团风县| 开原市| 柏乡县| 广河县| 军事| 南木林县| 连山| 三亚市| 长岛县| 星座| 新乡市| 米泉市| 安康市| 浦城县| 裕民县| 晋中市| 宁夏| 加查县| 安顺市| 拜泉县| 漯河市| 仲巴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