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讀史筆記·三國志】【名臣奏疏語錄篇二一】

曹操奏獻帝論荀彧功

背景

荀彧在跟隨曹操之后至建安八年,屢建大功,屢獻奇謀。這其中包括為曹操據守兗州、規劃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之策、力排眾議建議曹操奉迎天子、官渡之戰中的奇謀秘計。此外還有作為尚書令的荀彧不斷為曹操舉薦包括郭嘉、程昱等重要謀臣和治國人才。因此曹操在建安八年的時候上表給漢獻帝,封荀彧為萬歲亭侯。

原文段一

六年,太祖就谷東平之安民,糧少,不足與河北相支,欲因紹新破,以其間擊討劉表。彧曰:“今紹敗,其眾離心,宜乘其困,遂定之;兗、豫,遠師江、漢,若紹收其余燼,承虛以出人后,則公事去矣。”太祖復次于河上。八年,錄彧前后功,表封彧為萬歲亭侯。

注解

建安六年,曹操率軍前往東平的安民之地就食,因糧草匱乏,難以長期支撐與河北袁紹的對抗。曹操遂萌生念頭,欲借袁紹新敗之際,轉而討伐劉表。然而,荀彧進言曰:“當前袁紹雖敗,其部眾人心渙散,正應趁此困頓之機,一舉將其徹底平定。若我軍遠赴江漢之地討伐劉表,致使兵力分散,一旦袁紹收拾殘部,趁虛而入,從后突襲,則我軍大業將危在旦夕。”曹操聽后,深以為然,遂再次屯兵于黃河之畔。建安八年,為表彰荀彧過往的卓越功勛,曹操上表朝廷,封其為萬歲亭侯,以示嘉獎。

原文段二

太祖表曰:“臣聞慮為功首,謀為賞本,野績不越廟堂,戰多不逾國勛。是故曲阜之錫,不后營丘,蕭何之土,先於平陽。珍策重計,古今所尚。侍中守尚書令彧,積德累行,少長無悔,遭世紛擾,懷忠念治。臣自始舉義兵,周游征伐,與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發言授策,無施不效。彧之功業,臣由以濟,用披浮云,顯光日月。陛下幸許,彧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研精極銳,以撫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勛?!?

注解

曹操上表道:“臣聞深思熟慮乃成就事業之首要,精心謀劃為論功行賞之根本。戰場上的英勇雖顯赫,其功績不應超越于廟堂之上的治國安邦;戰爭中的勝利雖眾多,其榮耀亦不能超過維護國家和平穩定的功勛。因此,孔子受封于曲阜的榮耀,并不亞于姜太公受封于營丘;蕭何的封地多于平陽侯曹參,彰顯其治國理政的卓越貢獻。這是自古以來便為世人所推崇。

侍中兼守尚書令荀彧,他長期以來積德行善,言行一致,從年少至年長皆無怨懟之心。面對世道的紛擾與動蕩,他心懷忠誠,念念不忘國家的治理與安寧。自臣起兵以來,轉戰各地,荀彧始終與臣同心協力,共謀王業大計。他在我左右,為我提供策略與建議,所言所行無不奏效,使臣能夠克服重重困難,猶如撥云見日,彰顯出日月般的光輝。

荀彧在陛下身邊擔任機要之職,他忠誠勤勉,恭敬順從,行事謹慎如同踏在薄冰之上,對待工作則精益求精,銳意進取,以此來安撫百姓,處理國家大小事務。如今天下得以安定,荀彧的功勛卓著,功不可沒。因此,臣懇請陛下賜予荀彧崇高的爵位,以表彰其卓越的功勛?!?

原文段三

彧固辭無野戰之勞,不通太祖表。太祖與彧書曰:“與君共事已來,立朝廷,君之相為匡弼,君之相為舉人,君之相為建計,君之相為密謀,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戰也,原君勿讓?!睆耸?。

注解

荀彧堅決辭讓,認為自己并未親赴疆場浴血奮戰,故不應受封,更未將曹操的表章上呈漢獻帝。曹操聽聞,特書一函給荀彧,言辭懇切:“自與卿并肩以來,共謀國是,創立朝廷。卿在輔佐朝政、選拔英才、策劃國策、密商大計等方面,貢獻良多,實乃國之棟梁。功業之成,非止戰場之勇,更在于幕后之智。望卿勿再推辭,以全朝廷之禮遇?!避鲝罡衅湟?,終是領受了這份殊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屯门区| 九江县| 镇赉县| 丰顺县| 武功县| 台东县| 襄垣县| 读书| 原平市| 宁津县| 宁德市| 东阿县| 南丹县| 正阳县| 抚州市| 金华市| 淮安市| 呼玛县| 青冈县| 苗栗市| 岫岩| 巴林右旗| 清丰县| 航空| 南涧| 遵义县| 南漳县| 同仁县| 宁阳县| 五家渠市| 内乡县| 疏附县| 德州市| 安龙县| 科技| 海安县| 宝应县| 丰顺县| 石泉县|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