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火里的財富:人人都能學會的管理會計思維
- 郭曉梅
- 526字
- 2024-07-24 11:25:56
農民種菜為生的成本
決策不僅要算成本,還要看收入,把收入和成本對減,計算損益。當下,蘿卜已熟待售,小蘇這三畝蘿卜的盈虧情況如何呢?在行情好、都能賣出去的情況下,能賣8400元,扣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2740元(這個是真金白銀的支出),賺得5660元。用管理會計術語來說,賺的錢叫貢獻毛益。貢獻毛益又稱邊際貢獻,是指產品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可供抵償固定成本并創造利潤的數額。
貢獻毛益=銷售收入-變動成本
在上一個案例中,假設蘇太太本身沒有打工機會,那么在算盈虧時至少得再扣除小蘇不種菜而是外出打工的機會成本9375元,結果損益為-3715(5660-9375)元。你看,這哪里是賺了?要是再考慮蘇太太的人工機會成本,那更是虧大了。難怪小蘇抱怨種蘿卜不如去打工,他們實在是被種菜“耽誤”了!
至于小鐘,如果蘿卜收購價格降到0.17元/斤,他就只能讓收購者自己拔蘿卜了,至少還能省下請人采挖的工錢。節約的現金流出就是機會收入了,機會收入可以抵消相關成本,減少損失。
總結一下,決策時考慮盈虧的主要依據是貢獻毛益,要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并且這些成本都應該是相關成本。這是由于決策導致的現金流入或流出的變化。
思考題:菜賤傷農,難怪許多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可是菜貴傷民,政府又要想辦法穩住“菜籃子”。怎么幫助菜農解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