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擇食(2024全新再版)
- 邱錦伶
- 1111字
- 2024-07-23 15:15:05
健康應該是只靠吃就能解決的事
我真不是空口說白話,如果我一生都是人生贏家,很多事情我一定會看不透,想不清楚,我也可能會選擇逃避,但就因為我也曾在困境中掙扎,才知道只要面對、突破,就能走出一條路。
我一直覺得養生應該是只要正確地吃,身體就會越來越好,而不是長期靠某些營養補充品或代餐來維持健康。基于這個信念,我開始想要自己出來走獨立咨詢的路。為了實踐自己的理念,我決定朝這條路繼續前進。因為能夠把生活開銷降到最低,只求有一口飯吃就好,所以我毫無顧忌地開始自己做很多研究。那些在身體功能還未恢復之時所需要補充的保健食品,我上網去找,找到加拿大的健康食品,它比臺灣地區賣得便宜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價錢,但它的質量是國際認證的,我不賣保健食品賺取費用,我只建議大家自己去網站上買。
我開始研究到底應該怎么吃,用自己的身體去試、去執行。我發現自己的狀況開始比之前吃保健食品時還要好,我更有信心可以做獨立咨詢。但是當我詢問朋友的意見時,朋友們幾乎全部反對,她們認為臺灣地區沒有這種文化和背景,沒有辦法接受不賣產品的獨立咨詢師,她們都認為我一定會餓死。但我執著地想反正銀行里的存款可以支持我去按照我的理念走走看,若真的走不下去,再找工作也不遲。
當時有朋友介紹我去身心靈中心開課程給客人聽,客人聽后若是覺得有幫助,再自己找我咨詢。沒想到兩三個月后這個收入就可以支持我的基本開銷。我一個星期只工作三天,卻可以讓自己不但在生活上擁有自由、賺取生活所需,更因為可以幫助很多人重獲健康而在心靈上獲得滿足。聽起來我的工作好像真的時間很短,但只要是找我咨詢過的人,都可以隨時發信息或打電話問我各種養生的問題,因此我在家里也常要接咨詢的電話,我卻絲毫沒有不耐煩,因為可以分享自己的養生理念,真的很快樂!
走上獨立咨詢這條路,我與咨詢者之間的關系非常直接,因此我漸漸發現食物對情緒的影響。每個咨詢者一共咨詢四次,每兩個月來一次,等于要咨詢半年以上,我會持續追蹤他們的健康狀況,每一次我除了記錄身體上的問題之外,也記錄他們的情緒,發現了他們在情緒上的變化。
我的科學邏輯來自同仁堂那段工作訓練和經驗,以及廖叔叔健康屋的營養學知識,其他就是不斷由自己的身體和朋友的身體來印證我的邏輯推演。掌握了人體運作的基本理論后,從基礎上去推演應該可以怎么樣,然后去嘗試,身體就會告訴我這樣的推演對或不對。很幸運,我確實有這方面的天分,這讓我越來越懂得如何大膽推論、謹慎執行、檢驗結果。
累積多年自我實踐和咨詢經驗后,這本書以向我咨詢過的人的真實案例,來讓大家理解食物和情緒的關系,并從中找到與自己相同的狀況,找到調整情緒和身體的方法。書中為顧及個人隱私,所有案例人物名稱和背景皆為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