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第五十一章謬言滔滔誤丙戈王朗遺恨嘆時迷>白話文詳細注釋】
第五十一章應該是繼第四十四章《又一個很低級的錯誤》后,剖析菲戈總經營不善的主觀原因之一,借古喻今,疼惜所謂高管不高、高管低管、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
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涂炭之苦。
罵死王朗的故事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其是《三國演義》中最滑稽的情節之一。正史上王朗,字景興,是三國曹魏時期重臣、著名經學家。王朗一直在朝堂之上為官,為曹魏的建設出謀劃策。王朗沒有領兵作戰,可能和諸葛亮也沒有見過面。諸葛亮“三寸不爛之舌”罵死王朗雖子虛烏有,也應是三國的作者情之所至,演義抒懷。
從罵死王朗的故事轉到站長與正大對話,站長是菲戈前站長,正大是菲戈前總工(兼職)。因而對話中自然而然又聊到菲戈總的近況。
“特別感謝站長給學生提供機遇。〔281〕”
“您客氣了!”
“教授,您這周啥時候有空呢?”
“報告站長,明天上午去學校上本學期最后一次課(2節)訂了20日去海南的機票其他時間均自由。”
“您現在在哪兒呢?”
“擇人不如撞日,看看能不能吃個便飯。”
“好。”正大隨手及時給站長秒回了雅學苑的微信導航位置。
“已上車,估計45分鐘后到。”
“辛苦。”
“我到了”
“我已到家。”
“謝謝站長。”
“教授,您現在方便通話么?”
“可以。”
“教授,您今天有時間不?我和曉紅想下午找您約個茶,或者晚飯都可以。”
“收到。”
“我們大概兩點到。”
“直接上二樓找個地方坐。”
“好的。”
“教授,我們已經到了。”
“OK。”
如果將進入杰出校友榜單前五的雍葭同學比喻為一匹千里馬,那站長與主任則是伯樂。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雍葭同學的人生目前已然是感恩相遇,不負遇見,繼續前行,未來可期。而這站長短短一周之內兩度遠道來訪,應該有事相商相求。
〔281〕指閔曉站長為雍葭提供崗位需求信息并推薦。
果然所料不差,雅學苑剛一落座寒暄幾句正大便從曉紅的異動中猜測一二。這曉紅與站長、教授原應是三事一主、三事同主的短暫前同事,互相均熟。只是其微信起初設置變更為僅聊天,后又從教授的微信通訊錄移除,繼而曉紅也就只能請站長代為引見。而這教授亦感恩站長給學生提供工作機遇,同時對其虛心好學頗為欣賞,今站長邀約,會員與非會員再度暢談雅學一番,也是必需的。
再度暢談雅學其中總免不了談到一起共事的主共事的人共事的事,談及菲戈總逆流盲動將一手好牌打爛,今作鳥獸散人去樓空,果然再度艱難,也免不了唏噓不已〔282〕。
〔282〕應該是因菲戈作為共同的朋友,其經營近況不佳導致。
“朗總,97人了。〔283〕”
“嗯。”
“會到100嗎?”
“會。”
“103。”
“還要增加嗎?”
“要。”
“正大總,與您匯報一下團建活動的事情。”
“曉紅,是不是要花一些錢?”
“是的。”
“COVID-19防控期間,是不是不宜組織大型聚集活動?”
“菲戈總,人員擴充建議從緩。”
“我已經多次與人事老總溝通交流,不能把人力成本做的過大。”
“要做好過冬的準備。”
“這些人養得起。”
〔283〕該對話應為菲戈人事高管、菲戈總與正大教授之間的對話。對話中正大對人力成本虛高持不同意見,建議做好過冬的準備,未果。“這些人養得起”(菲戈語)。
暢談雅學中正大還是隱去了一個細節,就是自己一種莫名的忌諱。想當初第一次聽到菲戈總委以重任的人事女性老總的名字竟然與廟堂之上朽木為官的王司徒同名,想來這父母應該也是都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未見人便印象不好。第一次見面就料定并直言斷定其干不好干不下來,不看好這現代女郎〔284〕,處處提醒時時建議督學未果。
這給娃娃取名字不但能夠泄露一些遺傳密碼,有時冥冥之中還有天氣預報人生之路的功能。想當年正大舅舅聽說自己侄兒取的名字與隋朝第二位皇帝的名字一模一樣,第一反應就是這名字要不得,這隋煬帝楊廣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昏君之一,身死國滅。而這侄兒讀書也就一直昏,估計至少在學校學習時代應該不受老師待見。
而當正大伯伯心意滿滿地解釋給自己的侄女為何取“昕”為名,昕在名字中有光明、破曉、明亮、美好、朝氣、陽光的寓意,字典中有一句是早晨五六點的太陽。不想老父親一句,這爹就一直不省事,這閨女如果又是早晨的太陽總出不來,這屋里就麻煩了,不想竟差一點一語成讖。
〔284〕王朗(女),小說中作者對其持否定態度。
值此公司運維艱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
“休產假了。”
“哦哦哦。”
可惜!
可悲!
可嘆!
抬頭看路,已在身后〔285〕。
〔285〕機不可失時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