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技術、場景與治理
- 王延川等
- 1515字
- 2024-07-18 14:56:14
二、“不斷迫近”的元宇宙現實
雖然元宇宙還處于“想象”之中,但是,由于很多人的努力,元宇宙也在趨近于現實。由于元宇宙處于一直變化之中,其終極“形象”不可知,因此“發展中”的元宇宙概念應該得到重視。雖然對于元宇宙人們無法有完全的體驗,但這種“部分”的體驗也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該種體驗會愈加美好。
第一,元宇宙可以滿足巨大的社會需求。用戶是元宇宙的重要推動力量。元宇宙中最早的原住民是游戲玩家。他們借助于沉浸式體驗,在游戲中獲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極大滿足。后來,更多的用戶加入元宇宙,他們的目的除了游戲之外,還有娛樂、教育、藝術、商業等。作為新的在線協作環境的典型范例,元宇宙激發了用戶的創造力,促使用戶從事數字性另類自我活動,并成為藝術家、作家和各類創作者的創作源泉。自此,元宇宙成為人類集中互動的強大社交平臺,聚集了全球數以千萬計的用戶,建構了巨大的經濟系統,催生了復雜社會關系和虛擬社區的形成。
第二,資本紛紛搶占元宇宙高地。在國外,資本是推動元宇宙發展的主力。2021年,扎克伯格宣布將臉書(Facebook)改名為元宇宙(Meta),讓世界為之震驚。緊接著,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英偉達等科技巨頭也不甘示弱,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各自的“元宇宙”計劃。各國資本“大鱷”也伺機而動,在其不斷“出手”后元宇宙產業發展可謂“波瀾壯闊”。全球知名咨詢機構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在一份報告中稱,2022年已有超過1200億美元的投資流向元宇宙;79%的活躍用戶在元宇宙進行消費;25%的高管表示,預計未來5年公司收入超15%將來自元宇宙。在我國,企業也紛紛涌進元宇宙產業。據預測,我國元宇宙上下游產業目前產值超過400億元左右,主要體現在游戲娛樂、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來五年,國內元宇宙市場至少突破2000億元大關。
第三,政府在加緊布局,以期帶動數字技術和產業發展。在我國,雖然元宇宙企業如“雨中春筍”一樣茁壯成長,科技公司也在推進元宇宙概念和技術。但由于元宇宙是新生事物,因此,企業界還是比較謹慎。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的態度就非常關鍵。我國的中央部委和各級政府也關注到發展元宇宙所蘊含的巨大技術和經濟機會,因此也成為元宇宙發展的重要“推手”。2022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將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視覺技術與銀行場景深度融合,推動實體網點向多模態、沉浸式、交互型智慧網點升級。2022年1月12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表示要創新發展“云生活”服務,深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融合,拓展社交、購物、娛樂、展覽等領域的應用。2022年10月28日,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聯合工業元宇宙領域的社會團體及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并發布了《工業元宇宙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計劃提出3年實現“三個100”的目標,著力推動工業元宇宙的技術儲備、標準研制、應用培育和生態構建全方位健康發展。目前國內有17個直轄市和省份出臺了28項政策明確支持元宇宙產業的發展。2022年6月底,《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發布。20個市級行政單位及有關部門出臺了明確支持元宇宙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或政策,總數達35項。其中,7個城市已規劃元宇宙產業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央部委和各級地方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視元宇宙,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通過元宇宙可以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二是發展元宇宙也會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由于技術限制,我們目前尚未看到完整的元宇宙;由于元宇宙的不斷發展,我們在未來可能仍然無法看到完整的元宇宙。因此,階段性地理解元宇宙,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捕捉元宇宙的特點和內容,是現實主義思路,也是正確理解元宇宙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