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法律是什么?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法律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如果法律能做這么多事情,那么法律到底是什么?
從本質上講,法律是一系列調整人們行為的正式規則。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讀者將了解到我們可以在哪里找到這些規則——在立法、判例法和《澳大利亞憲法》中——但是當下,這個定義已經足夠了。規則是一條聲明、原則或指示,說明某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以及必須如何做。
調整:控制、允許和引導行為
* * *
規則:一條聲明、原則或指示,說明某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以及必須如何做
所謂“調整”行為,首先是指法律控制人們的行為。刑事罪名規定是最明顯的例子,因為此類規則禁止我們做某些事情。刑法也阻卻我們實施違反規則的行為。例如,一名青少年可能想從商店偷一件物品,但是后來決定不偷,因為他知道自己可能會因為偷竊而受到懲罰。
調整行為也包括允許人們做某事。法律可以規定人們可以做什么,什么時候可以做,以及必須如何做。例如,法律允許警察在向法官申請搜查令后搜查嫌疑人的房屋,并且規定警察進入房屋后可以進行哪些行為(更多關于警察權力的討論,參見第八章)。
搜查令:法官簽發的允許警察使用特殊權力的命令
法律是規定這些條件和要求的規則,但是法律并非規定所有規則。一條規則要成為法律,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法律并非是由任何人一時興起而創制的。例如,父母可能會告訴他們的孩子,他們在午夜十二點之前必須回家,或者他們只能在下午玩一個小時的電腦游戲。這些都是規則,而且可以通過處罰來保證其得到嚴格執行,但它們不是法律。法律是由議會權威頒布或由法院發布的規則(有關這方面的更多信息,參見第一章和第二章)。
重要的是,要理解法律不是完全靜止或固定的。許多法律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是它們并沒有像十誡那樣傳承給我們,永遠刻在石頭上。相反,法律是動態的,它們經常變化。當議會修改法律,以及當法官解釋這些法律并將其適用于新案件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法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這一觀點可能很難理解。學生們通常認為,法律是一個由嚴格的、特定的規則組成的體系,學習法律的目的就是學習這些規則是什么。有些律師甚至也可能以這種方式來對待法律,這是有充分理由的。為了在法庭上為一個案件進行有效的辯護,律師需要詳細了解當前的規則是什么。
一個更周全的方式是,思考法律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以及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過程如何受到社會不同群體和利益的影響。當議會通過新的法案時,這一過程會受到政治內訌、公眾輿論、媒體報道、人權問題、政府調查,以及一系列其他團體、機構和組織的深刻影響。
如果這個觀點現在看起來沒有什么意義,那也沒有關系,因為制定法律的過程將在下一章予以詳細解釋。現在的重點是,讀者不僅應當了解法律是什么,還應當了解法律是如何制定的。